文|辭風華年
「你不是說我什麼樣子你都喜歡嗎?」
花妖一語言畢,就立馬失去了生命。
筆者在看到花妖身死的時候,竟然有點傷心,也替她覺得不值。
花妖很單純,從未想過去傷害無辜的人。
她玩人奴,是因為烏童和她說:「你自己挑幾個人奴陪你玩兒」;
她端有毒的點心給敏覺吃,是因為烏童和她說:「獄裡的的那個人幾天沒吃東西了,你去把點心端給他吃。」
花妖只是一直在做一件事——聽烏童的話。
她本性不壞,她從來沒有想要去傷害別人,只是烏童讓她在無形間充當了壞人的角色。
修煉一事不易,修成人形更為不易。花妖修煉歷劫,是烏童替她擋下了天雷,她很感激烏童,就想著報答他。
烏童一向不做虧本的買賣,他救花妖是有很強的目的性——借體掉魂,他想把花妖變成玲瓏。
這樣組合而成的「玲瓏」的確和真正的玲瓏神似,烏童也很滿意,烏童寵著花妖,花妖也很開心。
可是替代品終究是替代品,永遠也不能變成真的,然而這時的花妖,已經愛上了烏童,她甚至天真地以為,烏童也喜歡她。
殊不知,烏童喜歡的只是她的皮囊,和她身體裡一半屬於真正玲瓏的靈魂。他不愛原本的她。
「我知道你的本性並不壞,等元神各自歸位,你還是離開天墟堂吧!你好不容易修成人形,去尋一處安樂之所,找一個真正愛你的人。」
敏言勸她早點離開烏童,修成人形不容易,可是花妖謝絕了,她抱著「烏童喜歡她」的希望,回到了烏童身邊。
她以為烏童喜歡自己本來的樣子,所以選擇放棄逃出去的機會,她以為烏童也會像她一樣滿心歡喜。
有句話說得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花妖的悲劇就在於她「自欺欺人」。
她和烏童一開始就是錯的,她本來就是玲瓏的替身,她通過烏童和其他人的種種表現都可以看出來——她是替身,可她還是執迷不悟。
因為是替身,所以烏童根本就不會真愛花妖。
一個人是否真的愛你,通過日常他的表現就能發現:
不愛你的人,你卑微成什麼樣子他都不愛你;
愛你的人,就愛你本來的樣子,你只需要做自己。
為了不愛你的人失去生命,的確很可悲!
愛一個人時,可以竭盡全力,但不能自己騙自己。
我是小辭,這裡有深度的書評、影視評論,也有搞笑的段子!
歡迎關注 評論留言 分享,如果喜歡,幫點個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