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期,家裡有爸爸媽媽,學校有熟悉的老師、同學。可以說中學時代的生活圈就是舒適圈。大學一般都是在外地,一切都是未知跟陌生的,進入大學之後,大一新生完全是跳出了舒適圈。沒有爸爸媽媽的照顧,沒有曾經熟悉的同學,一切都是陌生的。大一新生入學後,不管是家長還是新生,最擔憂的就是如何融入新環境。下面,學姐就來說一下快速與同學打成一片的5點。
1. 真誠、熱情、主動地與大家交流
進入大學之後,周圍基本上都是陌生人,大家第一次見面,要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熱情地與大家打招呼,積極主動地跟大家交流,加入大家的話題。不要把自己當成透明人,坐到角落裡不說話,可能你就是一個慢熱的人,想著等跟大家都熟悉了之後在敞開心扉。其實,想法沒錯,但不要表現得格格不入,讓大家覺得你很冰冷,拒人於千裡之外。這樣慢慢的可能大家就不想跟你交流了,只要懷著一顆真誠之心,熱情主動地跟大家打招呼,大家還是可以感受到的。
2. 有團隊意識
在家的時候,有父母寵著,事事遷就你,不想幹的事情就不幹。但是學校就不一樣了。在學校,班級是集體,宿舍也是集體,既然是集體,那就要有團隊意識。不想幹的事情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儘量不要搞特殊化。這樣會讓大家覺得你很矯情,不好相處,慢慢地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可能就找不到幫手了。
3. 順手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
大一新生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家裡離學校很遠。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就要學會互幫互助。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句話真的是一點都沒錯。當舍友或者同學需要幫忙的時候,要立刻援助之手。平時也可以多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比如幫同學拿快遞、搬東西、打水等。我們有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感覺,當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正好伸過來一雙手,這個時候,我們會溫暖許久。
4. 懂得與大家分享
在學校,要懂得與大家分享。分享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比如買了水果,大家一起吃,家裡了特產,分給大家一起享用。開開心了,跟大家一起分享喜悅,不開心了,大家一起排憂解難。懂得與大家分享,大家會感受到你沒把他們當外人,什麼事都想著他們,想著他們的心,已經足夠讓他們感動許久了。
5. 參加學生會或者社團
大一的時候,學生會跟社團都會招新。要積極參加學生會跟社團。不要覺得累、麻煩,什麼都不想參加,參加了有活動也不去。這樣是很難結識到新朋友的。多參加活動的好處還是非常多的,不僅可以擴展自己的人際圈,還可以鍛鍊各項能力。是在大學刷存在感的很好方式。
學姐說:只要是進入一個新環境,就需要一個適應期。容易快的學生,適應期就短。其實,快速跟同學打成一片的終極秘訣就是真誠禮貌,熱情善良,助人為樂。你對同學好,同學也對你好,都是相互的。大家覺得呢?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