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落無塵
米爾說過:「當窮神悄然進來,虛偽的友誼就越窗倉促而逃。」
這句話既真實又很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看起來一臉真誠的模樣,內心著實很虛偽。
我們在與人交往時,若是不懂得去識別對方言語上的真假,便會信以為真,上了對方的「套」。
俗話說:念從心起,禍從口出。
一個人嘴裡說的話,其實就是他內心真正的想法。
所以,一個人若是經常把一些話掛在嘴邊,或是他特別喜歡說的幾句話,都會在不經意間,暴露出他心裡最真實的想法。
因此,我們要善於通過他人的言語,讀懂他內心的真誠和虛偽,才能更好地解讀對方真實的意圖,這樣也就避免了自己被一些虛假之人而傷。
一般來說,一個人越虛偽,越愛說這些話,敬而遠之為好。
01
喜歡說:「你放一百個心。」
古語有言:「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
意思是說:一個人,若是說話不靠譜,做事沒有原則,只要看到有利益,就拼命去鑽營。那麼,這樣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小人了。
由此可見,那些輕易許諾的人,說出來的話真的不讓人信服。做人之道在於,同別人承諾過的事情,就要兌現諾言,因為這也是你說出話後要負起的責任。
老話說得好:「言出如山」、「一言九鼎」、「金口玉言」。所以,為人處事,不能輕易就許諾他人。
那些經常和你打包票,對你說著「你放一百個心」的人,其實才最讓人不放心。
他們這樣說,只是為了贏得你對他們的信任,也或者說,這句話其實是他們早已習慣的口頭禪。
就像生活中常見的推銷員,在你沒付錢之前,他們的服務可謂是春風拂面,嘴裡一定是「您放心,一定讓您滿意」的承諾。
可是,一旦錢到手後,有什麼問題出現,他們保準會翻臉不認人,推卸自己的責任。
話說得太滿,讓人不可信,對於那些喜歡說「你放一百個心」的人,我們還是要多留個心眼才是。
02
經常和別人說:「求你了。」
房玄齡曾言:「飢則附人,飽便高揚」。
意思就是:餓了就歸附,飽了就飛走了。往往比喻一些不得志的小人,落魄時會來依附,得志時就遠走高飛,忘恩負義。
由此可見,那些動不動就示弱裝可憐的人,其實就是小人最慣用的虛偽伎倆。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求你了」。
想想也是,本來求人就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更何況經常對別人說:「求你了」。我想,大概也只有臉皮厚過城牆之人,才會把求人當作自己實現某種目的的手段吧。
最可氣的是,這種人在求你幫完忙之後,轉身就會翻臉不認人,實足是典型的「白眼狼」。
我有一同事,就是這樣的人。
時常還沒到月底,就到處問別人借錢,開口就是:「求你了,我真的有急用。」
大家最初也都相信了,後來不見他還錢,互相一問才知道,他幾乎問所有的同事都借過錢,有的借了好幾年也沒還。
所以說,若是一個人總愛對人說:「求你了。」我們不要對他善心泛濫,你幫了他的忙,也不見得會落好。
03
喜歡恭維人說:「你說得太棒了。」
比爾博姆說過:「溢美模糊了成功者的眼睛。」
生活中,那些什麼事都順著別人意思的人,必定是虛偽之人,他們一味去恭維他人,其實可能卻是居心叵測,所說的話中虛情假意的成分居多,千萬不能當真。
喜歡凡事都說「你說得太棒了」的人,從表面上看,他完全贊同你的觀點,似乎願意積極地配合你。
其實,內心還不知道在打什麼主意。這種人最容易蒙蔽你的眼睛,往往在你背後搞小動作的人,也是這種人。
朋友小王,就被這樣的同事坑過一回。
有一次,他剛寫好招標計劃,同事小李就過來和他討教。他把自己心裡所想的都說給了小李聽,小李當時就豎著大拇指,誇他的想法棒極了。
誰知,小李轉身就在領導面前,大批了他的計劃。結果,領導最後採用的是小李遞交上來的招標計劃書。
這種極度恭維別人的人,真的是心懷鬼胎之人,切不可對這種人深信不疑。
04
常說這些話的,往往是內心虛偽之人,別深交
比如,「你放一百個心」,「求你了」,「你說得太棒了」。
遇到了這種虛假之人,最好能躲多遠就躲多遠,否則就是在給自己找氣受。
有句話說得好:「真誠的人,走著走著,就走進了心裡;虛偽的人,走著走著,就淡出了視線。」
真心待你的人,早晚你都會知道他的為人,虛假的人,早晚你都會看清他的假意。
願我們都能擁有這世間最真摯的情誼,以真心待彼此,以真情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