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意念力的幾個科學實驗

2021-02-15 靜境

 

克利夫·貝克斯特是最早主張人類意念是可以影響植物的人之一。

 

他最初想知道水從植物底部到樹葉所需要的時間,於是利用測謊機去測試,測謊儀的工作原理是:當一個人撒謊或情緒波動時,測謊機圖紙上的線條會急劇起伏。

 

測試過程為:將電極片夾在樹葉上,當水傳到樹葉時,粘到電極片,電路就會產生電阻,記錄在測謊機上。

 

他本以為線條會慢慢上升,反映樹葉的電阻因為溼氣增加而慢慢降低。然而實際相反,圖紙上的線條起初往下走,繼而微微跳動,就跟一個害怕被測謊的人出現出的狀況一樣。他認為自己目睹了植物的一種人類模式反映。

 

我們知道,當人受到威脅或驚恐時,神經系統會產生劇烈的反應。接著他想繼續探尋龍血樹的情緒反應,比如給它一個巨大的威脅,當他升起用火柴去燒葉子的念頭時,測謊圖紙線條開始劇烈起伏,幾乎像是脫韁的野馬。他還沒有真正去燒葉子呢,只是想這樣做而已,但不知怎地,龍血樹感應到了這個意念,變得極端驚恐。 

接著,他真正點燃了一根火柴,在龍血樹的葉子下面晃了晃,圖紙上的線條依然上下亂跳。知道貝克斯特把火柴放回原處,圖紙上的線條才緩和下來,最後變成一條直線。

 

看來,植物可以讀到人的心思。

 

再有,如果進行多次這樣的假威脅,龍血樹就不會有什麼反應,它似乎知道了實驗人員不是認真的。看來,植物還能分辨人類意念的真假性,植物是會學習的。

 

 

貝克斯特還發現植物會與周遭環境的其他生物體不斷交換信息。

 

有一天,貝克斯特同樣用測謊機測試盆栽植物,他把煮咖啡的一點多餘開水倒在旁邊的水槽裡,這時候測謊機的線條發生了強烈反應。他們從水槽取出一些樣本,發現有很多細菌,他們大膽推測,盆栽之所以產生如此強烈的反應,是因為接收到了細菌在被開水燙死前發生的求救信號嗎?

 

於是,他與其他科學家跟他一起做了多次實驗,結果都一致。

 

大量的證據顯示,所有生物體,不管有多原始,即便不具備感情,仍然可以感應到人類的意念,並且生物體會與環境不斷溝通。

 

1985年,由哈佛醫學院心臟病專家赫伯特·本森領導的團隊在北印度喜馬拉雅山上一座透著冷風的寺廟,對5個西藏喇嘛進行禪定實驗研究。這五個喇嘛衣服單薄,但他們似乎並沒有感覺到冷,然後一個寺僧給他們輪流披上泡過冰水的溼被單,普通人如果被這樣刺激,幾分鐘內就會休克,失去生命跡象。然而,這五個喇嘛不但沒有發抖,反而開始流汗。蒸汽從溼被單上冒出,一個小時後被單就幹透了。寺僧重新把幹被單換上溼被單,這時候,五個喇嘛的身體已經熱如火爐,溼被單迅速變幹。第三批溼被單亦是如此。

 

1992年,威斯康星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理察·戴維森同樣選擇了5個修為高深的喇嘛進行實驗,另外將5個大學生(從未修習過禪定)作為對比組,實驗前,戴維森為這5個大學生安排了一個星期的禪修課程。

 

然後將2組成員的頭顱上全部連接腦電波放大器,以便偵測他們腦部不同區域的電活動。

 

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腦波分為3種狀態:一種是α波,一種慢速的腦波,它會在淺夢中出現;一種是θ波,更慢速的波,它是熟睡時的典型意識狀態;一種是β波,速度較快,一般人醒著的時候狀態。

 

實驗過程中,5個喇嘛進行慈心禪,祈願一切眾生解脫痛苦。經過15秒後,腦電波放大器的讀數顯示,5個喇嘛的腦波迅速從β波轉變為α波,然後又回到β波,最後升至γ波(γ波是最高頻率的腦波,γ狀態也被認為可以導致腦部突觸的改變)。

 

雖然是中年人,但喇嘛的腦波卻比對比組的年輕人還要和諧、有條理。就連休息的時候,他們γ波的出現頻率還是比那些年輕人高。可見,禪修可以讓腦部以極高的速度運作。

 

經過一系列的實驗研究證據顯示,發送意念最重要的第一個步驟都是進入一種高度專注的狀態;禪修能讓左右腦半球以一種特別和諧的方式交流;禪修可讓修習者的感官變得清明,對外來刺激保持高度敏感;禪修可以讓腦結構永久改變,提高信息接收能力,增強有意識地察覺能力。

 

 

伊莉莎白·塔爾格是精神病理學家,1999年,她做了一個讓她聲名鵲起的實驗。將晚期癌症病人分為兩組,治療組通過治療師進行遠距離念力治療,對比組則按正確情況不做任何幹預,第一輪實驗顯示,控制組40%的病人死亡,而治療組的病人不只全活著,而且各方面還比從前更健康了。

  

癌症專家暨心理學家勞倫斯·李山醫生研究過心靈治療師如何工作。他發現,這些心靈治療師除了進入高度專注狀態外,還有兩個共有的特徵。一是他們想像自己與病人連結在一起,二是想像自己與病人一起被連結到所謂的「絕對」。

 

治療師感覺自己進入到了病人的身體,站在一個制高點。雖然無法得到病人的疼痛,但卻可以感受到病痛的存在。為了完成治療的任務,治療師必須與被治療者合一:成為對方,佔有對方的生理史和情緒史。

 

塔爾格說,她在各式各樣的治療方法之間找到一些共通點,即愛心或慈悲心在發送治療的念力時是必需的。她發現那些治療師扮演著「中介者」的角色,即懂得站到一邊去,讓更高的力量接手。

——《念力的秘密—叫喚自己的內在力量》

相關焦點

  • 意念力--不可思議的力量
    回答只有一個:那就是來自人類自身,是人的能量場通過大腦所發出的意念力。意念力是存在的,它來自於人體的能量場,但人的這一能量場會隨著後天不斷產生的欲望而減弱。減少欲望,保持心態的平和,多做善事能增加這一能量場。可以說德行是人體能量場的源泉,修煉人練什麼,就是修煉人的心性和德行。人的意念(信念)越專一,這個力量就越大。
  • 意念力治病的特殊功效
    回答只有一個:那就是來自人類自身,是人的能量場通過大腦所發出的意念力。     意念力是存在的,它來自於人體的能量場,但人的這一能量場會隨著後天不斷產生的欲望而減弱。減少欲望,保持心態的平和,多做善事能增加這一能量場。可以說德行是人體能量場的源泉,修煉人練什麼,就是修煉人的心性和德行。人的意念(信念)越專一,這個力量就越大。這也就是人們為什麼常說「心誠則靈」的道理。
  • 科學實驗百寶箱來了!189個實驗,平均5毛一個,也太值了吧!
    近幾年,科學實驗盒子儼然成為小朋友假期的「剛需」。 漫長的冬季,每天花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做科學小實驗,讓小朋友逃離手機遊戲的吸引,沉浸在科學的探索中,有趣而且有益,是個相當不錯的活動。
  • 關於意念力的神奇原理
    (3)遠距離念力治療實驗 伊莉莎白·塔爾格是精神病理學家,1999年,她做了一個讓她聲名鵲起的實驗。將晚期癌症病人分為兩組,治療組通過治療師進行遠距離念力治療,對比組則按正確情況不做任何幹預,第一輪實驗顯示,控制組40%的病人死亡,而治療組的病人不只全活著,而且各方面還比從前更健康了。
  • 魔力科學小實驗,幾塊磁鐵就能控制你的電腦,確定不是拍科幻片!
    每天1個科學小視頻,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文|魔力科學小實驗,本文為原創,歡迎關注及轉載分享。其實關於隔空控制電腦這事,幾塊簡單的磁鐵就能辦到,一起來看看,奶爸是如何用磁鐵隔空控制筆記本電腦的吧!#點擊播放按鈕,觀看視頻#實驗材料:筆記本電腦、釹鐵硼磁鐵若干、螺母、回形針。取適量的釹鐵硼磁鐵疊放在一起(謹防夾傷)。
  • 風靡全球的帶娃神器:一套科學盒子,16個親子實驗材料,孩子從此愛上科學
    這幾個實驗都是和「海洋」 相關的,就是說和【水】有關係,把課本上枯燥的科學道理變成了有趣的小遊戲,一起來看下這16款遊戲吧!16個實驗,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不僅會充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娃輕鬆get科學思維哦,還能培養孩子的耐心。就像最後一個實驗,種下一份「期待」,孩子們每天就多了一份對生命的探索。零基礎也可以輕鬆上手的小實驗,給寶寶用,安全性必須到家。
  • 廣西來賓市實驗小學科學實踐精彩集錦:我們在科學實驗中觀察、思考...
    2020年寒假期間我們師生宅家學科學、用科學,師生在科學實驗中觀察、思考和交流,迅速提高了科學素養,培養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學生在參與和體驗科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科學知識和學習方法,播種一顆「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火種。實小在傳統與現代、嚴謹與寬容、規範與自由、紮實與靈動中得到了奇妙的和諧與統一,實現了由優質學校向精品學校的跨越。
  • 4個兒童科學小實驗,簡單又有趣,讓孩子在遊戲中探索科學大世界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科學小實驗、小挑戰,充滿了樂趣。不僅能夠引導孩子們探索科學事物,還能讓孩子們了解到不少知識。幼兒在上幼兒園期間,很多幼兒家長開始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學習了。但殊不知,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如今,暑假假期已經到來,小編忍不住向大家推薦一些我「私藏」已久的科學小遊戲,快和孩子一起玩起來吧!
  • 8個大人忍不住玩的趣味科學實驗,你試過幾個?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我們都喜歡做一些魔幻,有趣又好玩的實驗。而Brightside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趣,可是一點都不危險的科學實驗。
  • 17個趣味小實驗,帶給孩子不一樣的科學啟蒙
    彩虹實驗盒子217個趣味科學小實驗適合年齡:3-8歲大象優選二人拼團價:僅 99 元拼團規則:2人團,新老顧客皆可拼團,活動截至3月18日 23:59:50。一盒有17個全新的科學實驗項目,一周玩兩個,一套玩具玩兩個月不重複。不僅輕鬆哄娃,更是高質量的陪伴。引導孩子在實驗過程中觀察、思考,帶給孩子不一樣的科學啟蒙,它是非常高性價比、且有意義的一套親子玩具。接下來,我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其中的一些小實驗。
  • 《科學實驗王》家庭小實驗
    又把杯裡注滿開水,往裡加了幾大勺鹽之後,孩子興奮地叫道:「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隨著孩子的不停攪拌,雞蛋浮到了水面。「你從哪裡學到的?」我問。「藍軍一號夏令營的時候,這是我們的一個任務,若雞蛋破了,任務就失敗了。」孩子說。「為什麼雞蛋會浮起來呢?」我問。「浮力的作用吧。」「浮力?這個詞好專業,物理方面有這個詞。」
  • 【科學實驗】——陝西自然博物館優秀科學實驗展示第二期
    實驗材料:洗潔精、皮筋、盤子、清水、攪拌棒、塑料瓶口、溼巾1、將已剪好的瓶子套上溼巾,然後用皮筋綁好。2、往盤子裡先後倒入洗潔精和清水,比例約1:10,用攪拌棒攪勻。3、將綁好溼巾的瓶子在倒入洗潔精和清水的盤子裡蘸一下,用嘴對著瓶口吹氣,我們期待的泡泡龍就出來啦!1、泡泡是如和形成的?
  • 31個簡單易操作的家庭科學小實驗,趁著暑假做起來!
    其實,生活中孩子們好奇的現象和科學知識息息相關,家長想要對孩子的好奇心予以支持,不妨從家庭科學啟蒙開始吧。那麼如何在家對孩子進行科學啟蒙?可以試試這兩個方法:一是閱讀科普類書籍;而是帶孩子參與相關科學實踐。閱讀科普類書籍,相信大家心裡都有一串書單了!但帶孩子參與相關科學實踐,聽起來有些難以實現。
  • 簡單的科學小實驗
    hello,大家好,丸子又來帶大家做實驗咯~今天是什麼實驗呢?嗯。。。
  • 簡單有趣:14個讓孩子驚喜到爆的科學小實驗
    本平臺的大部分文章均為作者麥格編輯而成,歡迎個人轉發,有公眾號需要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謝謝:)關於我們 創意盒子Touchbox,不只分享精彩的創意內容,還出產原創的兒童創意手工產品,每月定期發布新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頁底的「閱讀原文」到微店來看看:)本篇文章來自微信號「牛媽養牛」,生活中的牛媽是個非常用心的媽媽,她在工作之餘常常陪伴5歲的兒子牛牛做手工玩遊戲,從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 【創意科學實驗】彩色泡泡串
    關於實驗,有問題?有想法?可以在右下方留言哦!
  • 15個好玩的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拍科學大片!
    米粒媽一下子想起來,米粒在上幼兒園的寒暑假 ,老師留過幾個科學小實驗當做家庭作業,米粒玩嗨了,好奇地問我各種小常識。好玩又能引發孩子好奇心,漫長的假期裡最適合帶娃邊玩邊漲知識!做個實驗試試。把氣球的邊緣套在瓶口處,讓孩子使勁吹,盡情吹;氣球永遠都不會吹大米粒媽補刀:氣球內外的壓力是平衡的,當氣球內吹一定的壓力時,氣球外就產生與之相等的壓力進行抵消 ;所以氣球不會吹大。試著在瓶子底部或者側面打個小孔,再讓孩子試試,現在應該能把氣球吹打吹破了。
  • 3個兒童科學實驗,父母快陪孩子做,科學啟蒙就是這樣簡單
    說到科學啊,不只是高深莫測的專業知識,它不分領域、不分年齡,只要耐心觀察,生活的一切皆是科學。對於孩子來說,科學啟蒙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成長環節,而實驗往往更容易受到孩子的青睞。光說不練假把式,3個兒童科學實驗,快陪孩子做起來,科學啟蒙玩兒出來!
  • 科學小實驗 探索大世界——實驗學校科學創想常規作業展
    ……孩子們包羅萬象的十萬個為什麼,趣味盎然卻又撲朔迷離,讓我們打開奇妙的科學大門,穿梭在豐富瑰奇的科學世界裡。校園文化包羅萬象,濃濃的科學文化氛圍,可以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我校一直堅持科學創想常規實踐作業。本周,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孩子們又有哪些新作品!
  • 【科學小實驗】No. 50 隔空吸盤
    每 晚 5 分 鍾 ,用 1 個 小 實 驗學 1 個 小 知 識,帶 著 孩 子 探 索 新 世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