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人可能覺得漢服是在大漢朝的時候興起的,其實呢?漢服可能比日本的產生的歷史都要久,因為早在黃帝的時候,漢服就已經產生了,而且其延續的時間也很長,她經歷了很多個朝代變更,一直持續到清朝初期,依然是很多人嚮往的標準禮儀服飾,下圖是男士漢服:
漢服。她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巔峰的工藝和美學。她有著漢族獨特的特徵,或著說,她是明顯區別於其他的民族的,因為她的由來是來自於漢族,所以自然帶著漢族的獨特特性,這是毋庸置疑的,至於她為什麼會區別於其他民族,我覺得是那個時候,各民族之間可能機會沒有交流,或者多發生戰爭,自然會產生很多的文化差異,也就會產生很多的不同文化,所以差異自然會越來越明顯。下圖是女士漢服:
「漢服」中的「漢」,這個字其實是有特別的含義的,她表示了歷史的推進,或者是朝代的擴張,表達了中華精神。狹義來講漢服是漢朝的服飾禮儀,也就是基本上你穿上漢服接待客人,就表示了你的尊重,而在面見比你官職大地位高的人的時候,那麼就必須要穿上漢服,這已經演變成了一種制度,在很多文獻裡的冠服體系,記得孔子說的周禮,其中就包括了漢服的著裝整齊。而漢服也正是通過其自身獨特的魅力以及其獨特的歷史意義來影響著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其中還最出名的就是日本了吧,因為他的和服現在可能比漢服還要出名,讓我想到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女士漢服特徵:
和服,在日本有和服之前,是不叫衣服的,其實是叫「著物」也就是說,日本所有的衣服都可以成為「著物」,而在學習了中國的漢服,通過所謂的「借鑑」之後,稍加改進,也就產生了和服,就像下面這個一樣:
而和服也不僅僅是引進漢服這麼簡單,日本對漢服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例如袖口,腰部,以及腿部,領口等都做了相應的改變,可能這也是作為和服的一個重要條件吧,因為在這之前還是著物的日本,以後有和服了,自然不可能叫做漢服,日本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善於學習和模範的民族,所以自然會進行一系列的改變,至於是不是更舒適,更好看了,我覺得還是有圖有真相,自己對比著來看看比較好!
當然,我建議只看衣服,不要看人,因為這樣會影響自己的判斷,還是客觀一點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