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柿子說】對內振奮精神、鼓舞鬥志、增強凝聚力,對外顯示企業活力、提升企業形象:這是大眾對企業歌曲的寄望。那麼,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怎樣的企業歌曲能夠不負所望,夠得上「優秀」呢?
新優勢企業文化諮詢機構項目總監夏中華老師這篇解讀《華潤之歌》的文章,是否能夠給你啟發?
《華潤之歌》
取三點水
寫一個潤字在掌心上面
一滴來自長江
一滴來自黃河
一滴來自五千年億萬人眼睛裡
無邊的海面
取一束光
寫一個華字在掌心上面
一橫跨越東西
一豎縱貫南北
一撇劃出八千裡路雲和月
徵程上滄桑的臉
與您攜手
揮毫家國情懷的詩篇
歌頌大地
唱響江河山川
潤一花一葉
和這煙火燦爛的人間
與您攜手
潑墨美好生活的畫卷
描繪歲月
暈染眉間歡顏
潤一心一念
和這童真般的心願
在萬物面前
訴說我的名字
那是中華兩個字
最溫潤的陪伴
在時光面前
講述我的故事
那是中華兩個字
最長情的眷戀
當手機裡響起這首熟悉的旋律之時,思緒一下子回到了2018年12月17日華潤八十周年紀念大會的現場。
是夜,銀漢皎皎,燈火璀璨,如絮晚風掠過深圳灣畔,傳遞著一些瑣碎的美好與細節的動人。就是在這樣一個寧謐的夜晚,作為華潤八十周年紀念活動的重頭戲,《華潤之歌》在深圳春繭舉行了首發式。當這首歌曲在遼遠夜空嫋嫋響起、迴環盤旋的時候,現場所有的人們,都被帶入到歌曲所描繪的深沉意境與厚重的歷史記憶之中。
那一刻,這首《華潤之歌》,讓所有的華潤人,以及與華潤有各種合作關係的盟友、夥伴,找到了一種強烈的共鳴。
這就是一首優秀企業歌曲所產生的強大感染力,無需鋪墊,直透心扉。
一直以為,企業歌曲在傳達企業理念主張、激發情感共鳴方面,有著其他載體無與倫比的優勢。多年來,筆者極力推崇華僑城「讀城」主題曲《城市客棧》,其旋律之優美,其詞作之雅致,彌足深品;但《城市客棧》有著何沐陽鮮明的個人風格,偏重於一種文藝範,未免傳唱度有所欠缺。本次的《華潤之歌》,格調高雅,情感深沉,氣象磅礴,正所謂中國傳統禮樂中的「大雅希聲」。
筆者以為,《華潤之歌》的藝術張力,主要源自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主旨緊扣企業的使命擔當,彰顯出深沉的家國情懷。
據傳,《華潤之歌》最初的名稱是《潤物耕心》,取自華潤八十周年慶典主題,表達了華潤心繫國家民族與社會大眾的情懷與信念。
在國人樸素的民族情感中,家國情懷始終是最能感染人的一個主題。但企業傳唱家國情懷,卻總會讓人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隔離感。而華潤不同,華潤創立的背景、發展的歷程,以及八十年來肩負的使命與擔當,使得家國情懷已經深深融入華潤的血液與靈魂,成為其區別於一般企業的獨特秉性。
在筆者看來,華潤的家國情懷,集中表現為三個層面:
一是與祖國命運的休戚相關。華潤八十年的發展史,也正是中華民族從獨立解放到繁榮富強的奮鬥史;而在每一個重要的歷史關頭,華潤總是以拳拳赤子之心報效祖國。無論是抗戰年代募集抗日物資支援民族獨立解放,還是解放戰爭年代打通貿易通道、配合三大戰役、恢復生產、平抑物價、接管中共在港貿易機構,抑或是進出口貿易時代與世界各國加強貿易聯繫、為計劃經濟年代的中國外貿事業作出貢獻,乃至於實業化時代投資香港基礎設施建設和內地實業、服務民生經濟,甚或是社會主義新時代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寫一個華字在掌心上面」,「揮毫家國情懷的詩篇」,始終是華潤不變的使命主旨。
二是對民生幸福的孜孜追求。華潤是一家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多元化企業,涉及消費品(零售、啤酒、食品、飲料)、醫藥、燃氣、電力、水泥、房地產、金融等多個產業領域,其產品與服務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華潤與廣大民眾有一種的天然的情感聯繫。關注民生,「與您攜手,潑墨美好生活的畫卷」,心懷蒼生之福,滿足社會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華潤家國情懷的另一個層面。
三是對時代進步的矢志引領。現代商業發展是時代進步的重要標誌與推動力量,華潤以「引領商業進步」作為自己新的歷史使命,彰顯了自己作為「共和國長子」的宏大格局與時代精神。「在時光面前,講述我的故事」,這種歷史的穿透感與時代的變換感,無疑也將家國情懷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優秀的企業歌曲,除了要有獨特而動人的旋律,更重要的是要有靈魂,要能揭示企業最為獨特的秉性。以詠唱家國情懷為主旨,緊扣企業八十年的使命擔當與理想追求,《華潤之歌》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也正因此,才給廣大聽眾帶來了直叩心扉、通達靈魂的情感共鳴。
其次,歌詞雋永與意境深遠,極富水墨意象,予人以無盡想像力。
《華潤之歌》的詞作者是被稱為央視才女的著名作詞人喻江。喻江一直有一個觀點:歌,就在那裡,只是需要浮現出來,被肉眼看到,被紙張呈現;歌,就在那裡,在時光裡的某處的一個博物館裡,與其說是寫字,不如說是取字。從那個也許存在在時光某處的博物館裡,去把早就在那裡的字取出來。而詞作者,就是那個取字的人。
談到這首歌的「取字」,喻江開始找得並不順利。到後來時間久了,念念不忘的就只有「華潤」這兩個字了。所以這首歌的歌詞創作就是由「潤」和「華」兩個字鋪陳開來,只是其中融匯了傳統書法與水墨丹青的表現形式,且以整個中華民族的恢弘氣象作為背景。
以書法起筆,以水墨渲染,看似傳唱華潤,卻又分明是在寫吟詠整個中華民族,ABC三部分六小段,從始至終將華潤與中華民族水乳交融、相互疊加,給人如夢隨形、亦真亦幻之感。這顯然是一種極為獨特的歌詞創作方式。
A部分兩小段中,「取三點水,寫一個潤字在掌心上面,一滴來自長江,一滴來自黃河,一滴來自五千年億萬人眼睛裡,無邊的海面」,「取一束光,寫一個華字在掌心上面,一橫跨越東西,一豎縱貫南北,一撇劃出八千裡路雲和月,徵程上滄桑的臉」,在這裡,「華」和「潤」的意象,不僅僅描述了華潤的孕育背景與創業史,也可理解為整個中華民族的厚重歷史。作者有意將華潤的發展與整個民族的歷史關聯到一起,為後面「家國情懷」的點題起到了很好的鋪陳作用。
B部分兩小段,一寫「家國情懷」,一寫「美好生活」,表達了華潤的使命擔當與理想追求。這兩段凸顯了寫意水墨的感染力。「揮毫」、「暈染」,本就是常用的水墨技法;「潤一花一葉」、「潤一心一念」,更顯寫意丹青的空靈意象;而「煙火燦爛的人間」、「童真般的心願」,則讓整個畫面由形入神,可謂神來之筆了。
最末C部分兩小段,華潤與中華民族的疊加意象再度顯現,似是暗寓二者的休戚相關。「萬物」,體現的是物理空間的廣博,可理解為中華之博大,也可理解為華潤涉足領域之廣、直面對象之多;而「時光」則體現的是歷史歲月的延拓,可理解為民族歷史之悠久,也可理解為華潤基業之綿長。 「溫潤的陪伴」、「長情的眷戀」,直抒胸臆,深情脈脈,餘味不絕。
從整首歌的歌詞與意象來看,雋永而深遠,宛如丹青之留白,極富空靈之美。恰如喻江所說:每次唱起這首歌,就開啟了一段神奇的旅程。我仿佛看見時光博物館的屋簷,還有屋簷下飛過的燕子,看見牆壁如河流一樣柔軟,泛著月光,一塵不染。
其三,曲風高雅而充滿溫情,磅薄大氣,令人回味無窮。
《華潤之歌》由知名作曲家徐向榮譜曲。在為這首歌譜曲之時,徐向榮曾頗為費難:歌詞前兩段主要在營造「華」字與「潤」字,要用什麼樣的音樂才能吸引聽眾?這是一首品格高雅的歌曲,如何既要保持優雅的風格,又要適應華潤四十多萬名員工的傳唱度?
整首歌曲聽下來,我們能體味到,一開始音樂的營造充滿溫馨、寧靜、遼遠之感,似遠而近,娓娓敘來。到中間兩段,曲調漸至磅礴大氣,如夢似幻,似水墨暈染之感。而到最後部分進入尾聲,曲風則倍顯深情而悠長,令人回味。在曲風的溫情、磅礴、優雅與悠長的銜接中,作曲家做到了最巧妙的過渡處理。
好聽的歌首先是創作者要走心,而《華潤之歌》無疑就是一曲走心之作。用徐向榮的話來說,什麼樣的音樂選擇是最合適八十年的華潤呢?我得很耐心且沉下心來去捕捉,靜靜地去捕捉八十年華潤的心跳,歌曲的心和華潤的心必須是吻合的。
如今,《華潤之歌》已在整個華潤集團廣為傳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歌曲高雅品格與傳唱度已經實現了最佳結合。
《樂記》載:「樂者,通倫理者也」、「致樂以治心」。在儒家看來,音樂生於人心,可以感化人,進而影響到社會民政。
對於企業而言,企業歌曲的創作傳唱,不僅能讓員工找到思想情感共鳴點,更能讓企業的品牌形象與理念主張通過聲覺系統,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烙下更深刻的符號印記。當然,優秀的企業歌曲,必須做到內容主旨、歌詞意境與曲風格調的整體統一。在這方面,《華潤之歌》無疑為我們樹立了經典的範例。
想學習最實戰的企業文化落地招數嗎?歡迎大家報名參加3月28號下午的企業文化公開課哈,孫健耀博士主講。了解詳情,戳:
你有一封企業文化公開課錄取通知,請打開!
《企業文化評論》
國內訂閱人數最多、互動性最強、專業度最高的
企業文化分享交流平臺
諮詢熱線:0755—86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