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不止於美的鳥類科普典藏

2020-12-21 瀟湘晨報

鳥類就像是翱翔於天空的精靈,嚮往著自由的它們,從不會被約束。豐富多彩、豔麗多姿的鳥類世界吸引著大量觀鳥者和鳥類研究者進行觀察和研究,而一本好的鳥類圖鑑則是他們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套集科學性與藝術性為一體的鳥類科普典藏——《中國野生鳥類》叢書

這套叢書是我社承擔並獲評「優秀」的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共分四卷,包括:《中國海洋與溼地鳥類》、《中國荒原與荒漠鳥類》、《中國森林鳥類》和《中國青藏高原鳥類》

《中國野生鳥類》

由鳥類學泰鬥鄭光美院士擔綱總主編,國內十餘位鳥類學、生態學權威專家學者擔任分卷主編,並由國內一線鳥類研究專家、眾多自然手繪插畫師和野生鳥類攝影師通力合作,耗時8年完成。

美的開始

厚重的書脊,簡約精緻的設計,每一卷用了一個主題色,海洋的藍色、草原的草綠、森林的墨綠、青藏高原裸巖的磚紅色,一隻只體型不同、姿態各異的鳥種剪影壓凹在殼面上;海洋的中華鳳頭燕鷗、草原的大鴇、森林的綠孔雀和青藏高原的黑頸鶴。

腰封的設計更是獨具一格。外側選用了各生態系統代表性鳥種的剪影,用相應的主題色呈現,內側則呈現了相應鳥種的原色手繪。

腰封內側手繪圖

美無止境

這套叢書共包含圖片11700幅,圖片數量已遠超一般的圖鑑類圖書。翻開這套書的內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本書中大量的手繪圖了。「中國野生鳥類」叢書招募了十幾位國內頂尖的鳥類手繪學者,用了5年時間,繪製出1445種中國鳥類的手繪。鳥類手繪需要將繪畫的藝術性與科學的嚴謹性相結合,這種繪畫方式在日本和歐美國家十分流行,而由中國人自己完成的本國鳥類全譜系的手繪工作,尚屬首次。

細節豐富、神態生動

手繪圖之所以稀缺,一個原因是能夠繪製精美又準確手繪圖的藝術家太少了。

繪圖者既需要有高超的繪畫技巧,又需要對被畫物體有充分的了解。最好還親眼見過被畫物體活著的樣子。它們是如何飛行,如何覓食,如何休息的這點非常重要。

有些圖鑑中的繪圖,之所以看著很呆,很大可能是繪圖者照著標本畫的。而標本,除了製作極端精美的極少數外,其他的早已失去了動物活著時候的那股「靈氣」。也正因此,優秀的自然藝術家少之又少。

鸛類這一章就繪製了7種鸛,並配以拉丁學名

手繪圖稀缺的另一個原因在於繪圖過程時間長、成本高。一幅圖鑑用的鳥類繪圖,少則一天,多則三五天,這還不包括搜集資料,確認特徵的時間。如此長的時間周期,在趕進度出快書的風潮下,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書中涉及到的每一種鳥都有自己的彩色繪圖,一些類群還不止一張彩圖。更重要的是,同一個類群的鳥類,在同一頁面中嚴格按照大小比例放置。

每一類群的鳥類嚴格按照大小比例放置

此外,書中還有數張溼地生態系統示意圖,這些圖片每一張都可以稱之為一副藝術品,其背後則是十餘位自然藝術家以及這套書編輯共同努力的結果,同時也是這本書的一大亮點。

圖為溼地生態系統示意圖,展示了主要的溼地鳥類類群

這套書也不缺乏精彩的照片,每一種鳥都有不止一張照片。值得一提的是,照片的選取更側重了鳥類的行為,與繪圖互為補充,使這套書「圖」的部分更加豐富。

圖為正在取食蓮藕的紫水雞

不止於美

本套叢書文字數量高達 7331千字,全部來自於一線的科研工作者和保護工作者。從我國各種鳥類生態環境的生態系統特徵、分布和功能、鳥類的受脅和保護現狀,到各種生態環境下鳥類形態、行為生態特徵以及目前積累的研究信息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和說明。

詳實的文字是這套書最有分量的部分。

這套叢書在內容編排上也是獨具匠心,首先它的章節劃分是通過類,而不是目。一個類中,會收錄一個或多個目,一種鳥所屬科目的變化時,一般不會出現類的變更,所以即使由分類的新進展,它還是很容易在類的章節中被找到。

其次這套叢書並沒有按照一般鳥類書籍那樣,按照分類系統進行排列,而是按照生態環境進行劃分,這種分冊方式,無疑是兵行險招,因為不少鳥類的生態環境並非單一的,而且也不嚴格,例如青藏高原上同樣會存在荒漠,以溼地為主要生境的翠鳥家族中,赤翡翠就是比較典型的林棲翠鳥。

但是這樣分冊也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對於某種生境的研究者和保護區來說,使用起來更有針對性,而且能夠使閱讀者更加認識到生境對於鳥類的重要意義。

大量鳥類野外生態照

由上百位攝影師實地拍攝

生動呈現鳥類真實的生活狀態和行為

是觀鳥和自然愛好者的觀察實踐指導讀物

【來源: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野生鳥類》:一套誠意滿滿的科普典藏
    文丨陳紅軍面前是一套「中國野生鳥類」叢書,厚重的書脊,簡約精緻的設計,每一卷用了一個主題色,海洋的藍色、草原的草綠、森林的墨綠、青藏高原裸巖的磚紅色,一隻只體型不同、姿態各異的鳥種剪影壓凹在殼面上:海洋的中華鳳頭燕鷗、草原的大鴇、森林的綠孔雀和青藏高原的黑頸鶴
  • 巢湖半島國家溼地公園鳥類科普展館建成使用
    巢湖半島國家溼地公園鳥類科普展館建成使用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巢湖半島國家溼地公園鳥類科普展館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成為市民、遊客零距離「接觸」、認識野生鳥類、普及鳥類科普知識的好場所。
  • 有一套科普書我一定要推薦
    這麼說吧,凱迪克大獎80年歷史中,獲獎的科普大師屈指可數。其中一位,我曾給大家介紹過——史蒂夫.詹金斯。而另一位凱迪克大獎得主科普大師,就是陳振盼。他榮獲的獎項實在是太太太多了……不同於一般科普作品的純非虛構,他作品的特色在於,科普+故事的形式。故事的發展,推動著科普知識的展開與串聯,趣味性極強,別說叮噹,我陪讀都被吸引其中。
  • 一大群「珍稀鳥類」空降青城!
    機會來了內蒙古自然博物館有一場烏梁素海野生鳥類蘆葦畫展!今天,「大美烏梁素海鳥類生態藝術作品展」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臨展廳正式開展。本次展覽展出「烏梁素海野生鳥類蘆葦畫」265幅、鳥類攝影家聶延秋的烏梁素海鳥類攝影作品36幅、《中國烏梁素海全國攝影作品展》優秀作品50幅,同時還展出了部分烏梁素海珍稀鳥類標本。
  • 為什麼鳥類會飛翔?你知道鳥類飛行的奧秘嗎?
    世界上的鳥類眾多,不同的鳥有著自己的獨家飛行本領。為什麼鳥類會飛翔?魚兒會遊泳,人類通過後天學習亦能掌握這項本領。但鳥類的飛行本領卻無法被人類所掌握,再多的練習也無法使人們單獨憑藉自身飛上天空。鳥類能飛上天與它們巧妙的身體構造是分不開的。
  • 我的「玩」美動物世界,一套邊玩邊漲知識的動物科普繪本
    有趣好玩的科普書籍必不可少!牆裂推薦Make & Play「玩」美動物世界!好玩的6大場景海洋 ,草地, 森林, 非洲大草原, 恐龍, 神龍生動的24個動物科普30個動物模型盡情搭建它既是一套互動主題遊戲書,又是一套新穎獨特的動物科普繪本,整套可掌握76種動物認知。孩子在動手又動腦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中收穫許多小動物的科普知識,收穫最初的動物科普啟蒙。
  • 小科普|如何保護鳥類免受電力線的傷害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和西班牙多尼亞納生物站的科學家比較了3種不同類型的驅鳥器(他們稱為「飛行轉向器」),它們被固定在電力線上,使鳥類更容易看到。更常用的PVC螺旋管雖然也能降低鳥類的死亡率,但效果遠不如擋板。此項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全球生態與保護》(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上。玻璃建築和風力渦輪機常被視為鳥類面臨的主要危險,但其實電力線是一個更普遍的威脅。即使在鄉村地區,電力線也隨處可見。
  • 冬天鳥類也露腳脖子,它們會感覺冷嗎?其實鳥類保暖的方式有很多
    小編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世界上有近10000種鳥類,有的生活在熱帶地區,在一年的時間裡,大部分都享受著陽光和溫暖的天氣;有的鳥類則生活在極地地區,就像南極洲和北極圈,在那裡生活的鳥類,就不得不適應那樣極端寒冷的溫度。那麼生活在極地地區的鳥兒們,又是通過什麼辦法來使得自己免受寒冷的洗禮呢?
  • 尊重自然精靈 共享美好生活 (52)通體深緋紅色鳥類之酒紅朱雀
    【尊重自然精靈 共享美好生活】               自然界有不少鳥類羽毛以紅色為主,混搭其它顏色很漂亮。例如前面介紹的紅頭長尾山雀、紅腹錦雞、紅嘴相思鳥等,羽毛顏色靚麗,光彩奪目。本集的主角是幾乎全身羽毛為深緋紅色的酒紅朱雀。它也是朱雀家族的成員。本集還配發了另外3種朱雀和1種紅色鳥類。
  • 英語繪本57 Birds 原來這些動物都是鳥類,漲知識了
    小科普:這只在飛的鳥是老鷹,老鷹四十歲要蛻變的故事大家都聽說吧,沒聽說過的可以去查一查哦。 小科普:大家知道麼,企鵝也是鳥類,所以再者說這隻鳥正在遊泳。
  • 珍稀鳥類斑魚狗現身海口金沙灣
    5月4日,海口金沙灣出現三隻珍稀鳥類斑魚狗。記者陳衛東/攝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5月4日消息(記者陳衛東)5月4日,海口金沙灣出現三隻珍稀鳥類斑魚狗,被在此守候拍蜂鳥的攝影師們意外地拍到。
  • 曾昭寶到古城南湖溼地和新鄭閣水庫調研越冬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商丘新聞網訊 12月16日,市政協主席曾昭寶先後來到古城南湖溼地和梁園區孫福集鄉田八莊新鄭閣水庫,實地調研越冬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加強我市越冬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廣泛開展科普宣傳和公眾教育,不斷提高公眾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的意識,切實營造愛鳥護鳥、保護野生動物的良好社會氛圍。
  • 「大美烏梁素海·鳥類生態藝術作品展」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開展
    12月18日,由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蒙古烏梁素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大美烏梁素海·鳥類生態藝術作品展」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開展。烏梁素海是地球8條候鳥遷徙通道之中亞路線的重要節點,是候鳥繁殖地和遷徙停歇地,每年有600多萬隻鳥類在此繁衍生息,是我國疣鼻天鵝的最大繁殖地。
  • 超過40種鳥類現身青秀湖公園
    社會公益組織發起對南寧綠地生物多樣性速查,有好消息超過 40 種鳥類現身青秀湖公園" 自然探索家 " 們在公園尋找生物。今年 4 月開始,由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簡稱美境自然)組織發起的對城市綠地生物多樣性速查活動正式啟動,對市區內的廣西藥用植物園、青秀湖公園、青秀山風景區、五象嶺森林公園等 8 片綠地進行了生物多樣性速查,目前,總共進行了 11 次調查,出動 101 人次,記錄了超過 1800 條數據。
  • 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東太湖
    據介紹,黑臉琵鷺屬珍稀鳥類、世界瀕危物種,上一次在蘇州發現其蹤影還是在六七年前。昨天下午2時許,記者跟隨吳中區林業站、東山鎮農林站工作人員、蘇州自然溼地學校觀鳥專家一起進入溼地公園深處巡護、觀鳥,在一處蘆葦蕩邊發現了成群的候鳥,有數十隻之多,它們時而盤旋空中,時而落在淺草處覓食,悠閒自在。
  • 「雅藝之美」 梵克雅寶典藏臻品回顧展,詮釋經典與傳奇(海量高清美圖)
    20世紀30年代末,作品的裝飾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樣,柔和生動的鳥類和風格化植物主題開始出現。 隱密式鑲嵌工藝Van Cleef &Arpels梵克雅寶隱密式鑲嵌工藝可謂享譽世界。閃亮的珠片巧妙組合,將胸針的線條美和形態美提升至新境界。
  • 現生鳥類「親戚」關係如何?萬種鳥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
    長期以來,人類對鳥類系統發育關係的了解比其他任何脊椎動物都少。自1861年第一塊始祖鳥化石報導以後,鳥類的起源更成為科學家們感興趣的課題。早期鳥類祖先自恐龍演化形成後,經歷了快速的物種大爆發,形成了現今鳥類的物種格局。100多年來,科學家們對現生鳥類物種的分化過程和物種關係樹提出了眾多猜想,然而答案仍莫衷一是。
  • 女蝸典藏美炸!
    女媧典藏美炸! 百裡守約人氣還是非常火爆的,特別是玩他的玩家非常期待他的新皮膚,那麼既然這次KPL的皮膚不是他的,天美應該也會想點別的辦法補償大家。
  • 走進臥龍湖溼地科普館|Walking into Wolong Lake Wetland Science Museum
    瀋陽臥龍湖科普館是一座集收藏、展示、宣教、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科普展示場館。
  • 武則天榮耀典藏皮膚發布,紫色星空技能特效美爆,大招召喚五彩星球...
    說起新皮膚,魯班六元限定和五款鼠年新皮膚都是小菜,武則天榮耀典藏皮膚發布,紫色星空技能特效美爆,大招召喚五彩星球是亮點! 二技能特效是武則天雙手一揮,直接使用浩瀚星空之力擊退周圍所有敵人,並且對敵人造成減速效果,這款典藏皮膚比普通皮膚還多了一個特效停留效果,不愧是至高典藏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