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多錢口罩賣兩塊!洛陽一起高價銷售一次性醫用口罩被查

2020-12-22 掌上洛陽

2月3日,記者從欒川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近期,該局執法人員主動加大市場巡查力度,依法立案調查多起涉嫌哄抬物價、銷售假冒偽劣消毒產品等違法行為,進一步淨化了市場環境。

1月31日上午,欒川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接群眾舉報稱,縣城興華西路上的一家家居飾品店銷售有一次性醫用口罩,且口罩售價高於市場價。執法人員迅速趕到該店展開調查,當場扣押了在售的128隻一次性醫用口罩。

執法人員王鵬說,該店在售的口罩售價為每隻2.5元,是市場零售價0.17元/只的十餘倍,存在哄抬物價的違法行為。同時,該店沒有取得銷售醫療器械的相應資質。

店主在接受調查時稱,1月底,他到市區進貨時順道在關林市場買了200隻一次性醫用口罩,盤算著等口罩緊俏時高價出售賺取利潤,「沒想到,剛賣了幾十個就被查了」。

王鵬說,涉事店主的行為涉嫌違反《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和《價格法》的相關規定,或將面臨罰款5萬元至300萬元的處罰。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查辦中。

2月1日,王鵬等執法人員在欒川縣濱河路農貿市場巡查時發現,一雜貨店在售的消毒產品有問題,當場查扣84消毒液340公斤、酒精50公斤。

「這批消毒產品的產地在上海,標明的出廠日期是2020年1月31日,但第二天就出現在了欒川縣,這不符合常理,很顯然是假冒偽劣產品。目前,我們正委託有關機構進行鑑定。」王鵬說。

欒川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邱海蛟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該局主動加大對市場的巡查力度,重點監督檢查在售防疫類醫療物品,已累計摸排、查實違法案件線索6起。目前,相關調查正在有序推進。

相關焦點

  • 曝光| 賣高價口罩的這家店,被查了!
    曝光 | 賣高價口罩的這家店,被查了!近日,武清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昊萱醫藥第五藥店銷售口罩價格過高。檢查人員現場檢查商品明碼標價情況,詢問舉報涉及口罩的銷售情況、進貨價格和銷售價格。經初步核實,該藥店銷售口罩等防護用品涉嫌存在不明碼標價的價格違法行為,檢查人員及時規範藥店價格行為,現場提醒告誡經營者要追求合理利潤,不得藉機漲價,切不可藉機發財,並於當天啟動立案程序,後續將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
  • 湖南這些藥店高價賣口罩、酒精被查
    經查,當事人在春節疫情防控期間銷售的邦納日用防護口罩(顆粒物帶閥均碼1+1)進貨價18元/盒,以35元/盒對外銷售;一次性使用防霧霾靜電吸附口罩(成人款)進貨價48元/包,以78元/包對外銷售。網店高價銷售口罩被罰款天心區湘晨百貨超市在美團網上開設網店(網店名:天貓小店(湘府西路店))銷售3M口罩,1月26日購進「3M 9001型自吸過濾式防顆粒呼吸器隨棄式面罩(口罩)無呼氣閥 」100隻,購進價格為20元/只,在網店銷售價格為70元/2隻(35元/只),已銷售41隻,獲利356.7元
  • 洪湖一藥房6毛口罩賣1元,負責人稱非醫用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孫釗)湖北洪湖一藥房因「加價4毛出售口罩」被罰4萬餘元,引發「機械執法」爭議,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啟動重新調查程序。同時,藥房售賣的口罩因沒有中文標識,亦受到質疑。今日(2月14日),涉事的洪湖華康大藥房負責人回應新京報稱,該批口罩確為勞保口罩,並非醫用口罩,購進的44000隻均已售罄。其還承認「抬高價格出售,願意接受處罰。」藥房涉嫌哄抬物價被罰據新京報此前報導,「0.6元進價口罩賣1元,湖北一藥房涉嫌哄抬價格被罰4萬餘元」的消息,引發熱議。
  • 河南愛心大藥房一次性醫用口罩賣20元一包,被罰150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楊書貞 口罩,在這個特殊時期激發起廣大市民的「特別需要」。高價賣口罩一直被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2月12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疫情期間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例,河南愛心大藥房被「天價處罰」,一般賣3~4元一包的一次性醫用口罩該藥房賣到20元一包(10隻/包),結果被罰150萬元。大河報記者梳理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例發現,河南愛心大藥房在榜單中的罰金高居首位,且兩次被罰。
  • 囤積居奇高價倒賣酒精口罩 天津紅橋破獲非法售賣醫用藥品案
    囤積居奇高價倒賣酒精口罩天津紅橋破獲非法售賣醫用藥品案 疫情發生以來,天津市公安機關持續加大打擊高價售賣疫情防護用品類違法犯罪力度。近日,紅橋分局會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查處一起非法售賣醫用藥品案件,抓獲涉案人員2名,現場查獲大量桶裝酒精和一次性口罩4000餘個。1月30日17時許,紅橋分局民警巡邏至紅橋區一廢棄廠院時,發現院內有幾人正往一輛白色麵包車上搬運塑料桶。民警立即上前檢查,發現麵包車內已塞滿塑料桶,桶上標有「醫用酒精」字樣,而院內一間房裡也擺滿這種塑料桶。
  • 醫用一次性口罩一包二十個賣88元合理嗎?
    今天來說說標題:請問醫用一次性口罩一包二十個賣88元合理嗎全國上下乃至全世界都在抵抗,攻破疫情,醫院物資變得非常的緊張起來。疫情期間,醫用物資短缺,加工生產材料就會大幅度使用,價格也是直線上升。其中口罩就是醫用物資之一,不光是醫生需求,而我們普通民眾也是每天不可缺少的。只要是醫用一次性口罩,都是可以起到防護冠狀病毒傳染的效果的。
  • 為啥你買不到口罩,朋友圈卻有那麼多賣高價口罩的?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即使政府已經控制口罩生產企業的供給出口,朋友圈兜售高價口罩的現象依舊常見。看似矛盾的市場行為隱藏著一個潛規則——口罩生產企業的口罩流出問題。熔噴布告急 價格暴漲20倍熔噴布是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生產的重要材料,是口罩的「心臟」。
  • 口罩進價6毛賣1塊 湖北一藥店被罰4萬 當地:啟動重新調查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3日訊2月12日,針對「洪湖市某藥店進價6毛的口罩售價1元被罰」一事,湖北省洪湖市對該處罰啟動重新調查,藥店經營者也對該處罰作出回應,稱漲價被罰是內部溝通出了問題。口罩進價6毛賣1塊,進銷價差4毛,哄抬價格?
  • 高價銷售口罩、售賣假冒3M口罩 成都這些藥店被查處
    案例一:一次性醫用口罩價格翻十倍 彭州一藥店被查處1月24日,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接群眾投訴舉報,對彭州市軍樂鎮某藥店進行調查。經查,當事人藉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機,將原價3元/袋(十隻裝)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價格抬高至30元/袋進行銷售。當事人行為涉嫌哄抬價格,彭州市市場監管局按照執法程序對該案事實進行調查處理,並移交彭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立案調查。
  • 掛羊頭賣狗肉!餘姚有藥店賣這樣的「醫用口罩」被查!
    這樣的「醫用口罩」不要買市場監管局已責令相關藥店下架並展開調查記者昨天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執法人員近期在針對學生返校復學期間的零售藥店開展專項檢查時,發現部分藥店在賣一種號稱「醫用隔離面罩」的醫用口罩。所謂的「醫用隔離面罩」它到底是口罩,還是面罩?
  • 防塵口罩當醫用口罩高價賣,兩男子獲利1萬餘元被查處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重慶新聞頻道轉載請註明來源疫情防控,口罩成了大家的急需品,然而一些不法商人卻動起了歪腦筋,把防塵口罩當醫用口罩賣近日,重慶市忠縣警方就處理了一起這樣的案件。2月4日,忠縣公安局任家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任家鎮街上高價販賣醫用口罩。此線索引起警方高度重視,隨即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調查。據忠縣公安局任家派出所民警馮磊介紹,他們假扮顧客以需大量購買口罩為由,很快就聯繫上了嫌疑人,並約定好時間地點進行見面交易。
  • 上海居委會購買的口罩只是普通一次性的,不是一次性醫用口罩
    2020年4月17日,我們居委會發布了第六輪口罩登記購買公告。在這之前,我已經購買了四次,第一次是小區購買,第二次、三次是送貨上門,第四次是居委會購買。第五次的時候去居委會告知賣完了,以後也不一定有。第一次價格是兩塊多5個,其他幾次都是5塊錢5個。原本以為第五次之後就不會再有,結果收到了第六次購買公告,怕再次賣完,於是周六上午就去居委會了。一進大門,已經不像往常的很多人,一個人有人沒有,桌上有個牌子,今日口罩價格,9.4元,我心裡還在想,怎麼突然漲價這麼多,是換成N95了嗎?
  • 購買大量酒精口罩高價賣 兩男子落網
    近日,公安紅橋分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查處一起非法售賣醫用藥品案件,抓獲涉案人員2名,現場查獲大量桶裝酒精和一次性口罩4000餘個。1月30日,公安紅橋分局民警巡邏至紅橋區一廢棄廠院時,發現院內有幾人正在往一輛白色麵包車上搬運塑料桶。民警立即上前檢查,發現麵包車內已塞滿塑料桶,桶上標有「醫用酒精」字樣,院內一間房間內也擺滿這種塑料桶。民警遂將正在搬運的劉某、張某等人帶回派出所。經初步審訊,這些醫用酒精是從武清區某地購買的,暫時囤積在此地。
  • 19起疫期售假醫用口罩案件被查 河南飄安很「受傷」
    9起案件涉及銷售假冒「飄安」醫用口罩據通報,今年1月31日起至2月初,蘇州工業園區市場監管局下轄四個分局陸續接到消費者舉報,稱轄區內多家藥房所售「飄安」品牌一次性口罩質量低劣,涉嫌假冒。各基層分局執法人員快速核查所涉15家藥房予以立案。
  • 諾米高口罩:普通一次性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的區別
    保障您的安全是我們的要務,為您節約每一分錢是我們的追求。目前,諾米高公司已經系統的建立了完整的結構體系與廣闊的銷售、服務網絡,與眾多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醫院裡沒有分那麼多種類型口罩,一般只分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及醫用防護口罩。那麼,怎麼區別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呢?
  • 慎買朋友圈口罩!假冒偽劣口罩小作坊製作 流動銷售
    疫情暴發以來,全國警方打擊多起製販假口罩案件。記者梳理發現,假口罩多通過網絡銷售到人口集中省市,例如北京、河北、天津、武漢、安徽、蘇州等。同時,也有遊商從網絡進貨後流動銷售。據醫生介紹,假口罩生產成本很低,佩戴無法抵擋病毒細菌,還容易對疫情防控造成威脅。
  • 生產、銷售問題醫用口罩,最高可判無期
    在這些案件中,不法商販或低價收購過期口罩,改頭換面再高價對外銷售;或沒有生產許可和生產條件,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或生產、銷售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者名稱的口罩。這些問題口罩,在生產出來後被打著「醫用」「醫用外科」口罩的名義對外銷售。疫情當前,製售問題口罩的行為,究竟會涉嫌哪些犯罪呢?
  • 疫情期間,警惕口罩陷阱:醫用口罩變普通,到手一包變一個
    市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口罩銷售十大陷阱。 微商微博賣口罩 收了貨款藏貓貓 消費者2月5日向某商家購買了42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價格174元。消費者付款後商家一直不發貨,也無法查看訂單的記錄,小程序店鋪名稱也發生了變更,無法聯繫上商家。
  • 20個一次性口罩賣400元?西昌一藥房被立案查處
    四川在線消息(楊玲玲 記者 何勤華)西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月25日通報,該市西門坡廣聚堂大藥房高價銷售一次性口罩涉嫌價格違法行為,市場監督部門已依法立案查處。據了解,1月25日,有網友在微信朋友圈舉報投訴,稱在西昌市西門坡廣聚堂大藥房買了20個一次性口罩商家收費400元,同時附上微信付款截圖。該信息被轉西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後,市西城監管所組織人員前往現場調查處理。
  • 防塵口罩當醫用口罩賣!男子「偷梁換柱」攤上大事
    疫情防控,口罩成了大家的急需品,然而一些不法商人卻動起了歪腦筋,把防塵口罩當醫用口罩賣。近日,重慶市忠縣警方就這起案件進行了查處。2月4日,忠縣公安局任家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任家鎮街上高價販賣醫用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