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重慶城,依山傍水。
20年前的來龍巷,除了是遠近聞名的金飾一條街。還有一段值得流下口水的記憶。
每天伴隨著解放碑的鐘聲響起,從清晨到日落,各種香氣開始在來龍巷飄蕩。麻辣十足的板凳小面,鐵鍋熬煮著撲鼻牛油香的小火鍋,老闆娘叫賣的井水甜豆花。市井百態在這條重慶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旁的小巷裡上演。
20年後,伴隨著重慶成為都市旅遊目的地。一家「集合體」小吃店 -- 渝來龍出現在來龍巷中。店裡包含了幾十種川渝的特色小吃,分為川渝甜品、川渝飲品、老山城街頭小吃、小火鍋、大抄手、牛油火鍋米線(粉面)、幹拌冒菜等幾個大類。
在一家店鋪,即可品嘗到川渝兩地的特色美食。一天旅途的奔波勞碌就在一份份美味的小吃中化解。正應了那句:「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銀行職員、工程碩士、紋身、健身比基尼小姐、餐飲品牌主理人。渝來龍的創始人曾嫣的人生經歷頗有幾分傳奇色彩。作為土生土長的老解放碑人,她對來龍巷有著更深的感情:「初中在29中讀書,來龍巷的各家美食素來就是學生時代的飯堂,這裡承載著幾代重慶人的記憶。重慶匯聚了全國各地的美食,尤以小吃出眾,重慶現今傳承下來的老字號囊括了抄手、豆腐腦、麵食、湯圓、包子等,這些都源自那個時期,都能在其他省市的飲食裡找到源頭,這些都是歷史給重慶飲食留下的瑰麗寶藏,我覺得重慶的歷史賦予它的美食靈魂應該是海納百川。」
在渝來龍中的小吃中,地域混搭、跨界融合都不稀奇。在菜品創作中,老闆娘用了很多巧思,不僅把川渝小吃的特色相融合,並且別出心裁的混搭出許多美食。
招牌油茶是一道有巧思的改良版小吃,將油茶與豆腐腦這兩個重慶街頭最具代表性的小吃,融合為一體。
將油茶裡的豬油以大骨雞湯代替,保留傳統工藝精華的部分,現炸饊子,配上秘制酥肉渣,香脆加倍;以爽滑的雜糧豆腐羹替代傳統的白水米羹,口感倍增,一口香脆一口滑嫩。豆腐腦點制的好手藝則是登門拜師於「舌尖上的中國」——峨眉東門豆腐腦。
「一根筋」甜水麵是店裡的招牌美食,有十幾味佐料
甜水麵發源於四川成都,是地道的川味小吃。過去常與涼麵、涼粉同賣,現在也不多見
澆上麻醬和老闆娘調製的秘方紅油,甜水麵的靈魂也鮮活起來
老山城「小火鍋」,對比成熟的冒菜和串串香。相差無幾的「重慶小火鍋」已經極為少見。來龍巷傳承下來的小火鍋,重慶的「小火鍋」有著多年傳承,但現在已經日漸稀少。在這家小店裡還完整的保留著童年的記憶。放學時嗦一碗小火鍋酸辣粉,加一份血旺,曾經是學生誰愛的最愛。
保留了當年擺在學校門口的香氣和味道,只是從竹婁變成了不鏽鋼婁。
寬苕粉是很多女生的最愛
豆面涼糕,在傳統涼糕上混合了北方常用的豆面。豆面很香,與傳統的紅糖融合的很好。
創新版「幹溜湯圓」,幹溜小面常見,幹溜湯圓是第一次見到。
一道創新甜品,紅糖熱豆花
點的甜品來張全家福
值得推薦的「油炸響鈴」,皮脆肉足
店鋪地址:解放碑商圈來龍巷(國泰廣場旁,重百下梯坎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