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小宅,客廳鋪「水泥」,造洄遊動線!一個人住太愜意了,曬曬

2020-12-18 建房裝修設計助手

屋主@MOBIUSFF酷愛海景,在30歲之前買下了這套位於臺灣新北市的海景住宅,這是她人生的第一套房子,也算是送給自己30歲之前的生日禮物。雖說面積只有49㎡,但經由設計師打造,全屋大氣場面高級。在客廳區域採用「水泥」無縫鋪設,並以功能牆體打造了主空間的洄遊動線,一個人居住太愜意了,曬曬!(圖片以及案例來源:屋主@@MOBIUSFF、原樸設計)

▲窗外海景
▲戶型設計說明

這套房子按照當地的計量標準為「15坪」,換算一下就是49㎡左右,此為套內使用面積。原始格局為兩室一廳,餐廳在廚房內,所以廚房的面積要比次臥更大,狹小的次臥利用率太低,考慮到平時只住一人所以打造了開放式格局,並拆除了主衛改成衣帽間。

▲進屋第一視角(註:本圖為效果圖)

女主人經常出差到國外,對於裝修風格的接受能力很高,喜歡LOFT和輕工業風裝修,希望自己的家極具休閒度假氣息,但又不喜歡旅店式的裝修,平時喜歡騎單車,需要一個掛放單車的展示牆。動線設計上要靈活,能夠照顧到每一寸空間。

以上為設計師規劃的進屋第一視角效果圖,右手邊為底部鏤空的頂天鞋櫃,收納能力很強大。

▲客廳完工實景

對比實景,可以看到實際裝修和效果圖的還原程度達到了90%。房子的舉架高度是3.2米,是個優勢,為了彰顯更大氣的空間,於是儘量減少吊頂的打造。沙發最左側用於懸掛單車,旁邊就可以通向廚房。

電視牆居於整個客廳中間,居中式布局打造了「洄遊動線」,這樣在客廳移動起來更順暢,幾乎沒有動線死角,女主人可以照顧到每一個空間。電視牆底部適當鏤空,用於陳列機頂盒收納電線等雜物,因為平時很少看電視,所以暫時沒有掛放電視機,未來可能會考慮投影設備。

沙發是赫登的,細腿高腳,款式簡約高級,坐墊和靠背都用到了仿麂皮材質,坐感舒適耐髒耐磨而且方便拆卸清洗。為語音元素,茶几也選擇了細腿高腳的款式,臺面為真皮和實木結合,圓形茶几減少了磕碰概率,看上去也非常復古高級。

▲餐廳(註:本圖為效果圖)

設計後期階段,女主人還是決定不要太多的定製柜子,所以左側的區域就留空出來,用於懸掛飾品,以及為將來提供更多可塑性。(未來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改善此處,讓家多一分可能)

電視牆背後就是餐邊櫃功能,中部鏤空方便擺放隨手件,諸如一些茶杯水壺等物品。

柜子採用了和茶几桌面一樣的復古木色元素,淳樸自然,至於拉手實際是沒有的,只需按壓開關即可,這樣從視覺角度講也更簡約好無累贅,打掃也十分方便。

▲地面

整個客廳到餐廳地面都鋪設了「水泥」(水泥無縫自流平),這是一種以特殊的環保材質打造了專用裝飾型水泥自流平,造價不菲維護成本低,質感很好而且非常耐用,完全無縫所以打掃起來十分方便。

▲廚房

右側廚房一直延伸到冰箱所在的區域,因為平時極少會自己做飯,加之即便做飯也不會爆炒葷油,所以開放式的廚房完全不擔心打掃恩替。此處櫃體和餐邊櫃一直,採用隱形門設計,非常簡約。

餐廳外是一個洗曬陽臺,採光不錯,有時候海風比較大,平時不用陽臺時會關上推拉門,拉上百葉窗簾可以較好地控制光線,還打造出了古色古香的文藝氣息。

至於百葉窗的打掃問題,實際不必擔心,一臺吸塵器就搞定了,其次當地灰塵很少,所以也不用過於擔心積灰問題。

▲臥室

實現了女主人需要有一個「海景書桌」的需求,沿著窗子打造個辦公區,兼備強大的收納功能,白天在此處辦公客觀海景,採光也很好,累了就躺在床上休息一下,一個人住簡直就像在度假一般。

床頭細節,並且了大而寬厚的床頭靠背,改為小靠背,輔以抱枕替代軟墊,靠感舒適也便於置換和清洗。右側把主衛改為了走入式的衣帽間,採用了長虹玻璃推拉門,節約空間且透光不透影。

▲衣帽間內部

拍攝時比較早了,所以當時衣帽間內還沒有太多衣物陳列。

▲休閒區

原本計劃把這裡打造成書房,不過現在暫時預留了出來,因為女主人希望給這個家更多可能,留出20%的留白空間,以備今後自己做空間DIY,至於未來怎樣,就看以後的心境和心情啦!這樣舒適愜意的家,想必一個人待久了真的會上癮,你們認為呢?造價參考:含電器不含可移動家具花費約27W(來自屋主真實描述),本案就分享到這裡了,希望給大家一些參考,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柯布西耶的「洄遊動線」,怎麼就火了?
    如果你在好好住APP搜「洄遊動線」,你會發現,這個聽起來很專業很超前的詞彙已經被很多住友掛在了嘴邊,也切實地走進了無數住友的家中。 洄遊動線、環形動線、回字形動線,本質上是一個事物,既通過環形動線將大小空間串聯,讓空間更流暢。
  • 120㎡現代簡約風住宅,水泥灰+原木色,讓人一進門就被迷住,曬曬
    導讀:120㎡現代簡約風住宅,水泥灰+原木色,讓人一進門就被迷住,曬曬!㎡的現代簡約風住宅,水泥灰和原木色完美的碰撞在一起,讓人一進門就被迷住,所以小編覺得必須給大家曬出來,希望會有喜歡的朋友,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不買」沙發,捨棄電視牆,陽臺抬高20cm,一進客廳就被驚豔了
    自然、至簡,是當下很多人追求的一種裝修效果,對待裝修,不僅僅是裝好而已,更需要注重的是未來一家人居住的互動率和家居氛圍,其實這都需要在設計的時候提前進行規劃。今日要分享的案例,是我認為自然、至簡裝修的典範。屋主「不買」沙發,捨棄電視牆,然後把客廳陽臺打通並抬高了20cm,做了一個超大休閒區,簡直太愜意了!
  • 客廳少買一組沙發,做個超大休閒區,簡直太實用了!曬曬全屋
    這次要分享的裝修案例來自浙江杭州,女主和老公都是90後,一個從事策劃工作一個從事平面設計工作,雖然平時工作很忙,在家休閒的機會比較少,但也不願辜負宅在家的休閒時光,給新房好好設計了一番。她的這套112㎡的家一點也不華麗,屬於現代簡約風格,但充滿著高級格調,而且全屋每一處空間都巧妙利用,最終效果耐看極了!
  • 56㎡住一家四口,兩房變三房、洄遊動線、大島臺……榨乾每1㎡!
    這是一個56㎡的小宅,居住成員為一家四口。因為面積不大,所以每一公分都要斤斤計較,雖然一般人看起來可能覺得這個房間好像很像膠囊旅館,但在這樣坪數限制下,不失也是一種空間解套的方式。▲ 公寓原始戶型圖屋主需求&存在缺陷:原始格局為兩房,需要在56㎡的空間中隔出三房,且兩個小孩必須有各自獨立空間,餐廳需要一個大中島。
  • 83㎡面積不算大,裝修卻很講究!玄關裝扇門,客廳吊張床好愜意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家,有的人理想的家的是戶型好,有的人理想的家是面積大,有的人理想的家是細節溫馨,而本案的這個日本三口之家,住的房子83㎡面積不算大,但就是注重動線布局收納小細節,進門玄關單獨一間房,餐廳廚房客廳打通一間房,書房就在旁邊,一家人隨時可以互動交流。
  • 被陽光穿透的LDK空間,讓66.7㎡小黑屋變身大光明
    居住:三口人硬裝費用:14萬委託人崔先生家住在一樓,幾乎囊括了所有老房子的缺點和目前大部分業主的居住問題:66.7㎡住三口人,怎麼算都不夠用採光極其差,站起來都會擋著稀疏的光線LDK布局,即客廳、餐廳、廚房在一個空間4. 增加兒童房,小花園重做布局,隱藏洗衣房5.
  • 72㎡ 做個一室戶,客廳、廚房、臥室全開放,這設計太個性了!
    這套 72㎡ 的公寓位於巴西,由 Crippa e Assis Arquitetura 設計,為了讓室內空間更顯通透,設計師將空間一分為三,並規劃出一套合理的 U 型動線,客廳——餐廚——臥室。」,利用淺色的皮質沙發作隔斷,劃分開區域且不佔用過道空間,保證了動線的流暢性。
  • 租住切換:她買下60㎡小公寓,LDK一體化、主臥變客廳,一個人住太棒了!
    這套60㎡的小公寓位於四川成都,屋主莉莉本來租的房子在現在的家樓上,當時突然看到樓下的房子在出售就想一定要買下來,因為習慣了這樣的居住環境,讓她特別有安全感。 莉莉平時喜歡跑步、登山,也喜歡小動物,她嚮往舒適自在、隨性的生活方式,希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可以享受獨立的個人空間。
  • 50㎡小戶型,打造輕鬆度假風,宅在家的日子也能像旅遊一樣輕鬆!
    50㎡小戶型,打造輕鬆度假風,宅在家的日子也能像旅遊一樣輕鬆!工作煩心!生活不易!但都不能讓我們放棄前進的腳步,與其迷茫不知所措,與其走不出圈子兜兜轉轉,不如將家裡打造成一處可以忘卻煩惱、輕鬆生活的度假房吧!
  • 160㎡私宅,把陽臺納入客廳,室外帶院子,是理想中的房子!
    今天小帥要分享一個160㎡的私宅,全家四口人住,一開始就把房子規劃到了未來10年後的生活樣子,室內寬敞大氣,室外帶一個小院子,整體乾淨簡約,忍不住曬曬。院子沒有鋪地磚,在更加天然的土地上放了兩張實木桌子,一家人可以在這裡曬太陽、喝茶。玄關大白牆搭配深藍色玄關門,清新簡單,鏤空的竹編換鞋凳上方安裝了一面多邊形木框鏡子,為出門前整理儀表提供便利,此外,在換鞋凳與門之間的牆面還裝了穿衣鏡,使整個空間更顯寬敞有層次。
  • 96㎡新房,全屋打造「莫蘭迪」風,都說客廳的設計最迷人,曬曬!
    導讀:96㎡新房,全屋打造「莫蘭迪」風,都說客廳的設計最迷人,曬曬!對於《延禧攻略》這部古裝劇,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除了劇情精彩外,莫蘭迪色系也是一大亮點吧,這對90後小夫妻對於「莫蘭迪」風也是非常的痴迷,所以在裝修的時候,就堅持給全屋打造「莫蘭迪」風,最後的效果還是蠻不錯的,能把人一進門就給迷住,原來高級耐看、內斂和不張揚是真的能夠共存的,小編參觀後覺得還是挺不錯的,特別是客廳的設計,來參觀的朋友都說最迷人,所以小編就給大家曬曬這
  • 90後小夫妻的29㎡小宅,「不買」床和沙發,全屋不是一般的高級!
    房子再小也要好好生活,小戶型的裝修,往往考驗了居住者的生活智慧以及設計師的巧妙布局能力,今日案例我們要分享的是一對90後小夫妻的29㎡小宅,他們堅持「不買」床和沙發,完工後全屋不是一般的實用和高級,一起看看吧。
  • 次臥床頭兩側裝衣櫃,客廳水泥現澆電視櫃,全屋實用極了!曬曬!
    比如次臥床頭兩側裝衣櫃,還有我家客廳的水泥現澆電視櫃,餐廳的水泥現澆卡座!頗具年輕範工業氣息,雖然沒有設計師的設計,不過全屋我也覺得實用極了!分享出來曬曬,給各位選擇清包裝修的提供點經驗嘿嘿!喜歡水泥工業風的也可以收著,以備將來裝修參考來點靈感哦!進門的鞋櫃我家的鞋櫃是定製的,選的是灰色的極簡啞光櫃門,拉手就是那一條黑色邊條,大氣簡約。
  • 香港53㎡小豪宅:不買床不買沙發,完工反而太實用!收納井井有條
    坐標香港,分享的是一對香港夫婦的53㎡小豪宅,之所以稱之為「小豪宅」,筆者絕對沒有誇大其詞的意思,是因為它位於離崗核心區,房價單平米為15W-20W,可謂寸土寸金,稱之為小豪宅完全不為過。53㎡為使用面積,空間雖然不算大,但細節設計可謂井井有條,功能一樣不少,用起來舒心、住起來順心。裝修風格上比較清新自然,有點北歐風結合日式風格的感覺。
  • 日本人都住小戶型,為什麼從不抱怨 擠?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住宅精細化設計,動線合理。動靜分區,洄遊動線,通過環形動線將家裡大大小小的空間串聯起來,無論你是從臥室到衛生間,還是從客廳到廚房,都是最優活動路線,動線順暢,空間亦顯開闊。③起床——洗漱——吃早飯——換衣服——換鞋出門,大家瞄一下這動線,冗長迂迴、頻繁交叉、浪費時間,這一早晨可夠折騰的了。相比之下,這套房子的衛生間和臥室挨得很近了,出門就是衛生間,便利許多。但也存在一個小問題:訪客動線不是很好。
  • 53㎡小家砸出大平層,衛生間極致三分離,還有專屬貓別墅!
    快給住範兒「標星」或者文末點擊「在看」,不要錯過每日裝修和家居乾貨分享!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案例位於成都,使用面積只有53㎡,屋主是一位獨居的攝影師——阿閱,喜歡日雜風、原木系、看起來溫暖自然的東西,她的要求不多,想要一個有人有貓,有生活、有愛好的靜謐溫潤空間。設計師何雨晴幫她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居住空間,更是一種緩慢自在的生活方式。
  • 139㎡全屋簡約風,耐看還不過時
    甘蔗板製作的簡易書桌和隔板架,與水泥粉光地面相輔相成,透露著自然氣息。地板和水泥地面轉角處,採用弧形設計減少尖銳感,利用通透的玻璃圍塑一方小空間,既滿足女主養殖花花草草的需求,又維持了空間採光通透。沙發邊定製弧形收納櫃,增加收納又不影響動線流暢。沙發牆背面是嵌入式收納櫃,界定了空間又實現了洄遊動線,無明裝門把手設計,保持平面整潔。▼餐廚設計屋主一家熱愛烹飪,期望擁有寬敞的空間,因此餐廚採用開放式設計。L型的廚房透過中島臺,實現與餐廳的完美銜接互動。
  • 一個人住40㎡小公寓,多餘家具1個都不要,難怪家裡這麼幹淨整潔
    之前朋友給我說她之前認識的一個日本女老師,單身35年也不願成為人們眼中的全職日本主婦,一個人住40㎡小公寓,極其自律,多餘的家具1個都不要,顏色不超過4種,也難怪家裡這麼幹淨整潔、一塵不染!根據她家戶型圖的改動,大家可以簡單參考一下:①入戶門2邊衛生間,撤掉一個主衛,原客衛改成主衛。②原隔斷窄牆打通,打造一個開放式的LDK動線空間(客餐廚)。③臥室放在了走廊,後砌了牆體做和客廳之間的隔斷。
  • 78㎡北歐小戶型,用色彩搭配小清新,這樣的配色讓人好喜歡,曬曬
    導讀:78㎡北歐小戶型,用色彩搭配小清新,這樣的配色讓人好喜歡,曬曬!對於很多在城市裡打拼的人來說,想要擁有一套大房子,然後和家人一起幸福的生活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情,可是面對高額的房價,我們才知道這是多麼奢侈的願望,實際上只要能在某個地方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哪怕房間面積不大,只要布置的溫馨舒適,那麼也是很不錯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套78㎡的北歐風居家效果圖,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小戶型是如何打造大空間的,在色彩搭配上很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