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肌肉起止點 +圖片,值得收藏!

2022-01-30 國際康復會議與展覽

人體肌肉共639塊。約由60億條肌纖維組成,其中最長的肌纖維達60釐米,最短的僅有1毫米左右。大塊肌肉約有兩千克重,小塊的肌肉僅有幾克。一般人的肌肉佔體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

按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種,按形態又可分為長肌、短肌、闊肌和輪匝肌。平滑肌主要構成內臟和血管,具有收縮緩慢、持久、不易疲勞等特點,心肌構成心壁,兩者都不隨人的意志收縮,故稱不隨意肌。骨骼肌分布於頭、頸、軀幹和四肢,通常附著於骨,骨骼肌收縮迅速、有力、容易疲勞,可隨人的意志舒縮,故稱隨意肌。骨骼肌在顯微鏡下觀察呈橫紋狀,故又稱橫紋肌。

人體的肌肉按部位可分為軀幹肌、上肢肌、下肢肌和頭頸肌。

●軀幹肌

軀幹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會陰肌。

背肌分為淺、深兩層。背淺層肌包括斜方肌、背闊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背深層肌分為背長肌和背短肌。背長肌包括豎脊肌和夾肌。背短肌包括橫突棘肌、棘間肌和橫突間肌(包括半棘肌、迴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鋸肌等。胸固有肌包括肋間外肌、肋間內肌和胸橫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和腹後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帶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帶肌起自鎖骨和肩胛骨,止於肱骨。包括三角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和大圓肌。其中,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構成一種叫做「肌腱袖」(又稱「肩袖」)的結構,有加固和保護肩關節的作用

上臂肌包繞肱骨周圍,分前、後兩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頭肌、喙肱肌、肱肌。後群(伸肌群)包括肱三頭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較高,多為具有長腱的長肌,分為前後兩群,每群又分為淺深兩層。前群肌位於前臂前面及內側,後群肌位於前臂後面及外側。前群肌的淺層主要有肱橈肌、旋前圓肌、橈側腕屈肌、尺側腕屈肌等。後群肌的淺層主要有橈側腕長伸肌、橈側腕短伸肌、尺側腕伸肌等。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帶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盆帶肌分前後兩群。前群起自骨盆內面,後群起自骨盆外面。前群(內側群)有髂腰肌、梨狀肌。後群(外側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為前外側群、後群和內側群。前外側群有股四頭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後群有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塊肌合在一起稱為膕繩肌或股後肌群。內側群有恥骨肌、長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後群和外側群。前群有脛骨前肌、趾長伸肌。後群有小腿三頭肌、趾長屈肌、跚長屈肌、脛骨後肌。外側群有腓骨長肌和腓骨短肌。

●頭頸肌

頭頸肌中,頭肌可分為表情肌和咀嚼肌;頸肌分淺、中、深三群,頸淺肌群有頸闊肌、胸鎖乳突肌。

胸鎖乳突肌解剖


胸鎖乳突肌

部位:頸闊肌深層,頸部兩側。

起點:胸骨柄和鎖骨胸骨端。

止點:顳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頭頸向同側屈,並轉向對側;兩側收縮,肌肉合力作用線在寰枕關節額狀軸的後面使頭伸,肌肉合力作用線在寰枕關節額狀軸的前面使頭屈。上固定時,上提胸廓,助吸氣。

菱形肌的解剖 
菱形肌

部位:斜方肌深層。

起點:第6、7頸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點:肩胛骨內側緣。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上提、後縮和下迴旋。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脊柱胸段伸。

脊肌的解剖
豎脊肌

部位:脊柱兩側,由棘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組成。

起點:骶骨背面、髂嵴後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點:頸、胸椎的棘突與橫突、顳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兩側收縮,使頭和脊柱伸。上固定時,使骨盆前傾。

背闊肌的解剖

背闊肌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後外側皮下。

起點: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後部和第10~12肋外側面。

止點:肱骨小結節嵴。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伸、內收和內旋。遠固定時,拉軀幹向上臂靠攏,並可輔助吸氣。

三角肌的解剖 

三角肌

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

起點:鎖骨外側半、肩峰和肩胛岡。

止點:肱骨體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時,前部纖維收縮使肩關節屈、水平屈和內旋;中部纖維收縮使肩關節外展;後部纖維收縮使肩關節伸、水平伸和外旋;整體收縮,可使肩關節外展。

肩袖肌群與大圓肌的解剖

岡上肌
部位:肩胛骨岡上窩內。

起點:肩胛骨岡上窩。

止點:肱骨大結節。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外展。

岡下肌

部位:肩胛骨岡下窩內。

起點:肩胛骨岡下窩。

止點:肱骨大結節。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外旋、內收和伸。

小圓肌

部位:岡下肌下方。

起點:肩胛骨外側緣背面。

止點:肱骨大結節。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外旋、內收和伸。

肩胛下肌

部位:肩胛骨肩胛下窩內。

起點:肩胛下窩。

止點:肱骨小結節。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內旋、內收。

大圓肌

部位:岡下肌、小圓肌下方。

起點: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點:肱骨小結節嵴。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內旋、內收和伸。

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肘肌的就解
肱二頭肌

部位:上臂前面淺層,有長、短兩頭。

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上結節,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點: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肘關節屈和外旋。遠固定時,使上臂向前臂靠攏。

肱三頭肌

部位:上臂後面,有長頭、外側頭和內側頭三個頭。

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下結節,外側頭起自肱骨體後面橈神經溝外上方,內側頭起自橈神經溝內下方。

止點:尺骨鷹嘴。

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伸,長頭還可使肩關節伸。遠固定時,使上臂在肘關節處伸。

肘肌

部位:位於肘關節後面,呈三角形。

起點:起於肱骨外上髁。

止點:止於尺骨背面上部。

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伸並加固肘關節。遠固定時,使上臂在肘關節處伸。
前鋸肌的解剖

前鋸肌

部位:胸廓側面淺層。

起點:上位8~9肋骨外側面。

止點:肩胛骨內側緣和下角前面。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前伸;下部肌纖維收縮可使肩胛骨下降和上迴旋。遠固定時。

胸大肌、胸小肌的解剖

胸大肌

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點:鎖骨內側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軟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點:肱骨大結節嵴。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水平屈、內收和內旋。遠固定時,拉軀幹向上臂靠攏,提肋助吸氣。

胸小肌

部位:胸大肌深層。

起點:第3~5肋骨前面。

止點: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迴旋。遠固定時,提肋助吸氣。

肱肌、喙肱肌的解剖

肱肌

部位:肱二頭肌下半部分深層。

起點:肱骨前面下半部分。

止點:尺骨粗隆和冠突。

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屈。遠固定時,使上臂向前臂靠攏。

喙肱肌

部位:位於肱二頭肌上半部內側,為長梭形肌。

起點:起於肩胛骨喙突。

止點:止於肱骨中部內側(與三角肌粗隆相對應)。

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內收和外旋。

前臂肌群的解剖

肱橈肌

起點: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點:橈骨莖突。

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屈,並使前臂內旋或外旋和保持正中位。

橈側腕屈肌

起點:肱骨內上髁及前臂筋膜。

止點: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時,使橈腕關節屈,參與手關節外展、輔助肘關節屈和前臂內旋。

尺側腕屈肌

起點:肱骨內上髁、前臂筋膜和尺骨鷹嘴。

止點:豌豆骨、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時,使橈腕關節屈、參與橈腕關節內收和肘關節屈。

旋前圓肌

起點:肱骨內上髁和尺骨冠突。

止點:橈骨外側面中部。

功能:近固定時,使前臂內旋,輔助肘關節屈。

尺側腕伸肌

起點:肱骨外上髁、前臂筋膜及肘關節囊。

止點:第五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時,使橈腕關節伸,參與手關節內收。

橈側腕長伸肌

起點:肱骨外上髁。

止點: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時,使手關節伸,參與橈腕關節外展及肘關節伸。

橈側腕短伸肌

起點:肱骨外上髁。

止點:第三掌骨底。

功能:基本與橈側腕長伸肌相同。

髂腰肌、梨狀肌的解剖

髂腰肌

部位:腰椎兩側和髂窩內,由腰大肌、髂肌組成。

起點: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體側面和橫突;髂肌起自髂窩。

止點:股骨小轉子。

功能:近固定時,使髖關節屈和外旋。遠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兩側收縮,使脊柱屈和骨盆前傾。

梨狀肌

部位:骶骨前面、小骨盆後壁。

起點:第2~5骶椎前側面。

止點:股骨大轉子。

功能:近固定時,使髖關節外展和外旋。遠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骨盆轉向對側;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

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的解剖

臀大肌

部位:骨盆後外側,臀部皮下。

起點: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點: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脛束。

功能:近固定時,使髖關節伸和外旋;上部肌纖維收縮可使髖關節外展,下部可使髖關節內收。遠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骨盆轉向對側;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

臀中肌和臀小肌

部位: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後部位於臀大肌深層,臀小肌位於臀中肌深層。

起點:髂骨翼外面。

止點:股骨大轉子。

功能:近固定時,使髖關節外展;前部使髖關節屈和內旋。後部使髖關節伸和外旋。遠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骨盆向同側傾;兩側前部肌纖維收縮,使骨盆前傾,後部肌纖維收縮使骨盆後傾。

股四頭肌、大腿內收肌群的解剖

股四頭肌

部位:大腿前面,有四個頭。

起點: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體前面;股外側肌起自股骨粗線外側唇;股內側肌起自股骨粗線內側唇。

止點:四個頭合併成一條肌腱,包繞髕骨,向下形成髕韌帶止於脛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時,股直肌可使髖關節屈,整體收縮使膝關節伸。遠固定時,使大腿在膝關節處伸,維持人體直立姿勢。

恥骨肌

部位:大腿內側上部淺層。

起點:恥骨上支。

止點:股骨粗線內側唇上部。

功能:近固定時,使髖關節內收、外旋和屈。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前傾。

長收肌和短收肌

部位:長收肌位於恥骨肌內側。短收肌位於恥骨肌和長收肌深層。

起點:長收肌起自恥骨上支外面,短收肌起自恥骨下支外面。

止點:長收肌止於股骨粗線內側唇中部,短收肌止於股骨粗線上部。

功能:近固定時,使髖關節內收、外旋和屈。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前傾。

大收肌

部位:大腿內側深層。

起點:坐骨結節、坐骨支和恥骨下支。

止點:股骨粗線內側唇上2/3及股骨內上髁。

功能:近固定時,使髖關節內收、伸和外旋。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

膕繩肌的解剖

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組成膕繩肌

股二頭肌

部位:大腿後外側淺層,有長、短兩個頭。

起點:長頭起自坐骨結節,短頭起自股骨粗線外側唇下半部。

止點:腓骨頭。

功能:近固定時,使膝關節屈和外旋,長頭還可使髖關節伸。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大腿在膝關節處屈;當小腿伸直時,使骨盆後傾。 

半腱肌和半膜肌

部位:大腿後內側,半膜肌在半腱肌深層。半腱肌下半為腱,半膜肌上半為腱膜。

起點:坐骨結節。

止點:半腱肌止於脛骨上端內側,半膜肌止於脛骨內側髁後面。

功能:近固定時,使膝關節屈和內旋,還可使髖關節伸。遠固定時,與股二頭肌相同。

脛骨前肌、小腿三頭肌的解剖

脛骨前肌

部位:小腿前外側淺層。

起點:脛骨體外側的上2/3。

止點:內側楔骨內和第1蹠骨底。

功能:近固定時,使踝關節伸(背屈)、內翻。遠固定時,使小腿在踝關節處伸,維持足弓。

小腿三頭肌

部位:小腿後部。包括淺層的腓腸肌和深層的比目魚肌。

起點:腓腸肌內、外側頭分別起自股骨內、外上髁。比目魚肌起自脛骨和腓骨後上部

止點:跟結節。

功能:近固定時,使踝關節屈(蹠屈),腓腸肌還可使膝關節屈。遠固定時,可使小腿在踝關節處屈,協助膝關節伸,維持人體直立。

腹橫肌、腹直肌的解剖

腹橫肌

部位:腹內斜肌深層。肌纖維橫向分布。

起點:第7~12肋骨內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溝韌帶外側。

止點:白線。其腱膜參與構成腹直肌鞘後壁。

功能:維持腹壓。

腹直肌

部位:腹前壁正中線兩側。

起點:恥骨上緣。

止點:胸骨劍突及第5~7肋軟骨前面。

功能:上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

兩側收縮,使脊柱屈。還可降肋助呼氣。

腹內斜肌、腹外斜肌的解剖

腹內斜肌

部位:腹外斜肌深層。肌纖維由後外下向前內上斜行。

起點: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溝韌帶外側。

止點:第10~12肋骨下緣和白線,其腱膜參與構成腹直肌鞘前、後壁。

功能:上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和迴旋;

兩側收縮使脊柱屈。

腹外斜肌

部位:腹前外側壁淺層。肌纖維由外上向前內下斜行。

起點:第5~12肋骨外側面。

止點:髂嵴、恥骨結節及白線。其腱膜參與構成腹直肌鞘前壁

功能:上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

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側屈和向對側迴旋;兩側收縮可使脊柱屈以及降肋助呼氣。

縫匠肌的解剖

縫匠肌

部位:大腿前內側淺層,肌纖維從大腿外上方向內下斜行。是人體中最長的肌肉,呈梭形。

起點:髂前上棘。

止點:脛骨粗隆內側面。

功能:近固定時,使髖關節屈和外旋,並使膝關節屈和內旋。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前傾。

肌肉作用

肌肉收縮牽引骨骼而產生關節的運動,其作用猶如槓桿裝置,有3種基本形式(圖3-4)。①平衡槓桿運動,支點在重點和力點之間,如寰枕關節進行的仰頭和低頭運動。②省力槓桿運動,其重點位於支點和力點之間,如起步抬足跟時踝關節的運動。③速度槓桿運動,其力點位於重點和支點之間,如舉起重物時肘關節的運動。

命名原則

肌肉的命名原則有多種,主要有:①按形狀,如斜方肌肉、三角肌肉;②按位置,如岡上肌肉、岡下肌肉、脛骨前肌肉、肋間肌肉等;③按起止點,如胸鎖乳突肌肉、胸骨舌骨肌肉等;④按位置和大小,胸大肌肉、胸小肌肉、腰大肌肉等;⑤按作用,如旋後肌肉、大收肌肉、屈肌肉、伸肌肉等;⑥按構造,如半腱肌肉、半膜肌肉等;⑦按結構和部位,肱二頭肌肉、股四頭肌肉等;⑧按部位和纖維方向,如腹外斜肌肉,腹橫肌肉等。

肌肉分類

骨骼肌

是可以看到和感覺到的肌肉類型。當健身者通過鍛鍊增加肌肉力量時,鍛鍊的就是骨骼肌。骨骼肌附著在骨骼上且成對出現:一塊肌肉朝一個方向移動骨頭,另外一塊朝相反方向移動骨頭。這些肌肉通常隨意志收縮,意味著想要收縮它們時,神經系統會指示它們這樣做。骨骼肌可以做短暫單次收縮(顫搐)或長期持續收縮(破傷風)。

紅、白肌纖維

人體的骨骼肌可以分為紅肌和白肌兩種纖維。紅肌纖維依靠血紅蛋白持續供氧運動,進行較長時間的收縮和拉伸,從而使我們進行日常行為活動。而白肌纖維則(多在緊急情況下)依靠內部快速化學反應迅速伸縮,其特點是持續、反應時間短,其反應時間是紅肌纖維的四分之一。

平滑肌

存在於消化系統、血管、膀胱、呼吸道和女性的子宮中。平滑肌能夠長時間拉緊和維持張力。這種肌肉不隨意志收縮,意味著神經系統會自動控制它們,而無需人去考慮。例如,胃和腸中的肌肉每天都在執行任務,但人們一般都不會察覺到。

心肌

只存在於心臟,它最大的特徵是耐力和堅固。它可以像平滑肌那樣有限地伸展,也可以用像骨骼肌那樣的力量來收縮。它只是一種顫搐肌肉並且不隨意志收縮。心肌有固定的收縮規律從而產生心跳。正常人的起搏細胞正常,心肌收縮規律一定,起搏細胞出現異常,心肌收縮規律會發生改變。

來源:網絡

國際康復會議與展覽  ID:rehabcanton  本稿由國際康復會議與展覽採編,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歡迎您關注國際康復會議與展覽公眾號,請回複數字選擇您想了解的內容。
歡迎您關注國際康復會議與展覽。回復「1」了解2019廣州國際康復論壇詳細介紹;回復「2」了解2018廣州國際康復設備展覽會精彩回顧;回復「3」了解2019第六屆(廣州)臨床康復肌骨、疼痛超聲介導技術培訓班;回復「4」獲得2020廣州國際康復論壇招商函

相關焦點

  • 最全的肌肉起止點 +圖片(精品必備)
    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上結節,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止點: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膜。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肘關節屈和外旋。遠固定時,使上臂向前臂靠攏。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下結節,外側頭起自肱骨體後面橈神經溝外上方,內側頭起自橈神經溝內下方。止點:尺骨鷹嘴。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伸,長頭還可使肩關節伸。遠固定時,使上臂在肘關節處伸。肘肌部位:位於肘關節後面,呈三角形。起點:起於肱骨外上髁。止點:止於尺骨背面上部。
  • 史上最全肌肉起止點+海量圖片
    肌肉的命名與其形態、位置、起出點和功能有關。如斜方肌和三角肌等是按其形狀命名的,岡上肌和岡下肌等是按其位置命名的,而肱橈肌和胸鎖乳突肌等是按起止點命名的,大收肌和肩胛提肌是按功能命名的等。豎脊肌位置與形態:為背肌中最長、最大的肌肉,縱列於軀幹背面,脊柱兩側的溝內,分為棘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三部分。起點:起於骶骨背面、髂嵴後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止點:止於頸椎和胸椎的棘突與橫突、顳骨乳突和肋骨的肋角。功能:下固定時,兩側同時收縮,使頭和脊柱伸;一側收縮,使脊柱側屈。
  • 《運動解剖學》最詳細的肌肉起止點附圖片,值得收藏!
    頸淺層肌群包括頸部皮下最淺層的頸闊肌和兩側的胸鎖乳突肌。(此文為私人教練陶雲俊編輯整理)胸鎖乳突肌部位:頸部兩側的淺層皮下,呈扁條柱狀,從胸廓前正中部斜向後外上,轉頭時清晰可見。起點:胸骨柄和鎖骨胸骨端。止點:顳骨乳突。
  • 亞協體適能—最全肌肉起止點
    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上結節,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止點: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膜。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肘關節屈和外旋。遠固定時,使上臂向前臂靠攏。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下結節,外側頭起自肱骨體後面橈神經溝外上方,內側頭起自橈神經溝內下方。止點:尺骨鷹嘴。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伸,長頭還可使肩關節伸。遠固定時,使上臂在肘關節處伸。肘肌部位:位於肘關節後面,呈三角形。起點:起於肱骨外上髁。止點:止於尺骨背面上部。
  • 人體最全的肌肉起止點和圖解展示
    約由60億條肌纖維組成,其中最長的肌纖維達60釐米,最短的僅有1毫米左右。大塊肌肉約有兩千克重,小塊的肌肉僅有幾克。一般人的肌肉佔體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按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種,按形態又可分為長肌、短肌、闊肌和輪匝肌。平滑肌主要構成內臟和血管,具有收縮緩慢、持久、不易疲勞等特點,心肌構成心壁,兩者都不隨人的意志收縮,故稱不隨意肌。
  • 人體肌肉起止點及分布圖
    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上結節,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止點: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膜。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肘關節屈和外旋。遠固定時,使上臂向前臂靠攏。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下結節,外側頭起自肱骨體後面橈神經溝外上方,內側頭起自橈神經溝內下方。止點:尺骨鷹嘴。功能:近固定時,使肘關節伸,長頭還可使肩關節伸。遠固定時,使上臂在肘關節處伸。(02)肘肌部位:位於肘關節後面,呈三角形。起點:起於肱骨外上髁。止點:止於尺骨背面上部。
  • 圖說人體肌肉功能與起止點
    起點,起於下2頸椎和上4胸椎的棘突。止點,止於肩胛骨內側緣。功能,近固定,使肩胛骨上提、後縮和下迴旋。遠固定時,兩側收縮使脊柱伸。3.棘上韌帶:棘上韌帶,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狀纖維軟骨組織。起自第7頸椎棘突,止於骶中嵴。
  • 身體肌肉的名稱、起止點和功能
    諮詢電話:陳釗 18600338216 (同微信)QQ:339543212小編提醒你哦:要想本事好,一定要了解身體肌肉的名稱、起止點和功能哈。 史上最全肌肉部位圖解—再找不到肌肉位置,就看這個圖吧!轉走吧!   上圖說明:1.斜方肌:(怎麼鍛鍊斜方肌?)
  • 人體肌肉起止點圖解
    止點:顳骨乳突。功能:下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頭頸向同側屈,並轉向對側;兩側收縮,肌肉合力作用線在寰枕關節額狀軸的後面使頭伸,肌肉合力作用線在寰枕關節額狀軸的前面使頭屈。上固定時,上提胸廓,助吸氣。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上結節,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止點: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膜。功能:近固定時,使肩關節屈、肘關節屈和外旋。遠固定時,使上臂向前臂靠攏。
  • 《身體各部分肌肉的名稱起止點功能》
    ,肱二頭肌的電位活動很小或不出現電位活動.這也是肱二頭肌練習基本上皆使掌心向前握持器械的主要原理之一,位於上臂前群肌淺層。8.前鋸肌:位於胸廓的外側皮下,上部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蓋,將肩胛骨內側向前拉的胸部肌肉,每組兩塊的前鋸肌從胸前部的肋骨開始,圍繞體側延伸到肩胛骨。前鋸肌可將肩胛骨內側向前拉而外翻,使肩膀抬高,「鋸肌」一詞描述此肌成鋸形的,也就是參差不齊的。前鋸肌是塊扁肌。
  • 身體各部分肌肉的名稱起止點功能2~
    1.肩胛提肌:位於頸項兩側,肌肉向上部位於胸鎖乳突肌深側,下部位於斜方肌的深面,為一對帶狀長肌,起自上位C3.4橫突的後結節,肌纖維斜向後下稍外方,止於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緣的上部。2.三角肌(前部)3.三角肌(中部)三角肌為肩肱關節外層有力的肌肉,是肩部的重要肌肉。
  • 肌肉起止點及其功能
    肌肉起止點 對於疼痛治療醫生特別是軟組織外科學實踐者來說,熟悉各肌肉起止點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強刺激推拿、銀質針、內熱針及小針刀治療均需牢記肌肉起止點,下面是網友收集整理並歸納的肌肉起止點及其功能,反覆看看對痛友們都有幫助。
  • 肌肉起止點
    外側和上方,至最下面四個肋骨的下緣。24. 上後鋸肌上後鋸肌通過抬高它連接的肋骨協助呼吸。肌連接:內側,至最下兩個頸椎和最上兩個胸椎的棘突。外側,至2到5肋骨角的外側。25. 肱二頭肌是前臂最有力的旋後肌。肌連接:近端,長頭自肩胛骨盂上粗隆,短頭自肩胛骨喙突。遠端,至橈骨粗隆並由肱二頭肌腱膜連至前臂筋膜。功能:屈肘和後旋前臂。26. 肱肌肱肌是最重要的屈肘肌。肱二頭肌的功能可由這一肌肉替代。肌連接:近側,至肱骨下1/3前表面。遠端,至尺骨冠狀突。27. 肱三頭肌
  • 上肢肌肉起止點、支配神經及功能
    橈側腕屈肌和尺側腕屈肌是在橈骨側負責腕屈和在尺骨側負責腕屈肌兩塊肌肉(一對屈腕肌)指淺屈肌和指深屈肌一個淺層一個深層,顧名思義收縮可以屈手指(一對屈指肌)旋前圓肌和旋前方肌一個淺層一個深層,方圓代表它們的形狀,都可以幫助前臂完成旋前活動(一對旋前肌)大拇指非常重要能佔整個手部50%的功能,有專門的負責它的拇長屈肌、拇短屈肌
  • 身體各部分肌肉的名稱起止點功能1~
    止點:上束纖維——鎖骨外側1/3及肩峰突 ,中下束纖維——肩胛棘上唇及尖端 功能上束纖維——上舉及外旋肩胛骨,協助頭部後仰,側屈及旋轉 中束纖維——內收(縮回)肩胛骨, 下束纖維——下壓肩胛骨。2.棘上韌帶: 棘上韌帶,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狀纖維軟骨組織。起自第7頸椎棘突,止於骶中嵴。
  • 身體各部分肌肉的名稱起止點功能3~一起來念經
    4.縫匠肌:縫匠肌呈扁帶狀,是人體最長的肌,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內下方,經膝關節內側,止於脛骨上端內側面。每一縫匠肌可有動脈5~13支,平均為7.6支,它們大致均勻地分布於肌的縫匠肌是使腿部彎曲的細長的大腿肌肉,負責將膝蓋舉起、放下與盤腿的動作。作用:屈髖、屈膝、大腿外旋外展、小腿內旋。
  • 常用肌肉起止點大匯集
    是前臂最有力的旋後肌。肌連接:近端,長頭自肩胛骨盂上粗隆,短頭自肩胛骨喙突。遠端,至橈骨粗隆並由肱二頭肌腱膜連至前臂筋膜。功能:屈肘和後旋前臂。26. 肱肌肱肌是最重要的屈肘肌。肱二頭肌的功能可由這一肌肉替代。
  • 【健身常用51塊肌肉解剖】起止點、位置、功能詳解
    肌肉解剖學,是健身最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
  • 最全足部肌肉解剖圖解,收藏這篇就夠了!
    不論是對於運動康復領域從業者來說,還是對於運動及健身愛好者來說,熟知肌肉的結構與功能,了解肌肉在人體活動機制中的作用,是安全進行體育鍛鍊及提升運動表現的重要步驟。《運動解剖學圖譜 肌肉結構與功能全解》這本書對人體180餘種肌肉的相關重要結構與功能知識點進行了詳細講解,本文將給大家分享足部肌群這一部分的內容。
  • 全身肌肉組織的解剖圖片,值得收藏!
    全身肌肉組織的解剖圖片,期末解剖實驗考試就靠它了!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