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納雍縣5.5萬畝瑪瑙紅櫻桃投產,2.1萬噸鮮果全部售出,平均銷售價從往年 的每斤4元提升至每斤8元,為貴州精品水果出山打響「當頭炮」——
—— 納雍 ——
瑪瑙紅櫻桃產銷兩旺
明年春天甜蜜再相約
這個春天,納雍縣厙東關鄉的櫻桃種植戶原本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受疫情影響,我們都特別悲觀,以前的收購商都來不了了,遊客也來不了了,都想著今年的櫻桃會爛在樹上。」陶營村櫻桃種植大戶楊才貌說。 種植戶們的悲觀不是毫無緣由,在他們眼裡,自己幹的就是靠天吃飯的行業,他們已經習慣了由於天氣變化、自然災害、市場浮動等不可預見的因素造成產品欠收和滯銷。「去年下幾場冰雹打得我們的櫻桃減產一半以上,今年要是再賣不出去,可能就會有農戶挖樹了。」 「靠天吃飯」的發展模式,讓傳統農業缺乏抵禦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是產業規模越大,農戶的損失越嚴重,受到的傷害越深。
納雍縣,瑪瑙紅櫻桃的原產地,種植歷史超過20年,到2020年,全縣共種植瑪瑙紅櫻桃13萬畝,其中投產面積近5.5萬畝,涉及農戶7萬餘人。在主產區厙東關鄉和維新鎮,群眾經濟總收入的60%以上來源於瑪瑙紅櫻桃,多個貧困鄉鎮的減貧摘帽依託的也是這一產業。 納雍縣,也是貴州省剩餘的尚未脫貧的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截至今年2月,全縣還有46個未出列貧困村,有剩餘貧困人口10492戶28538人。「春季第一果」瑪瑙紅櫻桃的產業發展情況,直接關係納雍縣能否在今年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總溪河畔的土地上,種滿了瑪瑙紅櫻桃。
5月中旬,納雍的櫻桃採摘期結束,其收益情況究竟如何? 納雍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宋睿介紹,今年該縣5.5萬畝瑪瑙紅櫻桃投產,產量達到2.1萬噸,所有鮮果全部售出,平均銷售價從往年的每斤4元提升至每斤8元,實現產銷兩旺。 納雍瑪瑙紅櫻桃實現產銷兩旺,楊才貌的收入帳是佐證:楊才貌家的50畝櫻桃全部掛果,2020年平均畝產為900斤,產量達到4.5萬斤左右,比去年增產1萬斤。由於管理精細,楊才貌家櫻桃的商品果率達到70%,平均售價為每斤10元,櫻桃總收入近45萬元。除去各類管護物資和人工成本,淨收入為27萬元,比去年增收8萬元。 其他櫻桃種植戶的收益增幅更加明顯,「今年算是櫻桃大年,收成好產量大,銷售上又沒有一顆櫻桃滯銷,相比去年每家每戶都得到了雙倍收益,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驚喜。」厙東關鄉總溪河興農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運說。 從悲觀到驚喜,面對疫情影響,納雍瑪瑙紅櫻桃如何實現成功抵禦風險轉而逆勢上行? 貴州省水果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的回答是:用科學技術增產提質,以品牌塑造拓寬市場,靠營銷手段穩抓客戶。改變「靠天吃飯」的發展模式,促進水果產業增長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轉變。
納雍瑪瑙紅櫻桃開始成熟上市
把專家請進來
技術支撐確保品牌「叫得響」
瑪瑙紅櫻桃本身,就是響噹噹的品牌。 這種由貴州自主培育的櫻桃品種,顆粒大、肉質厚,呈心形,熟透的果子紅中透紫,像晶瑩剔透的紅瑪瑙。它有著獨特的品種優勢:果味香甜,徹底改變了大櫻桃比較酸的缺點,同時可在常溫下存放4天不變色,克服了大櫻桃不能過夜的缺陷。 基於這樣的品種優勢,瑪瑙紅櫻桃一直廣受市場歡迎。2005年到2015年,每到採收期,採購商就排著隊到納雍收購,最好的時候收購價達到30元/斤。湖南、雲南、四川等地的果農也慕名前來購苗種植。 這樣好的品牌,這樣好的水果,也面臨著難賣的問題。
成熟的瑪瑙紅櫻桃俏枝頭。
從過去的30元/斤排隊收購到前兩年5元/斤都會滯銷,瑪瑙紅櫻桃的培育者、納雍縣萬壽瑪瑙紅櫻桃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富軍思考著原因:「以前我們都說是種的人太多了,市場供大於求導致滯銷。其實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品質不穩定,市場就不穩定,產業才會不穩定。」 穩定果品品質,要用現代果業的要求來發展產業,不僅要在種植端上做到標準化,還要在採摘、貯藏、運輸等各個環節都做到標準化。這對貧困縣納雍來說,很難。「沒有技術,也沒有人才。」為此,省水果專班把專家團隊請進納雍,結合產業發展現狀和產品特性,做研究、搞培訓、教技術。 從2019年冬天開始,省水果專班特色櫻桃戰隊首席專家、貴州大學教授文曉鵬的團隊便進駐納雍,查看瑪瑙紅櫻桃生長、成花和坐果情況,根據不同階段櫻桃發育期的特點,現場指導農戶進行技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2019年12月18日,文曉鵬教授在納雍開展瑪瑙紅櫻桃「冬季充電」技術培訓,對瑪瑙紅櫻桃果園的冬季管理和冬季修剪技術進行了詳細講解和示範。這次培訓收到了良好的成效,4月10日,瑪瑙紅櫻桃果實接近成熟,文曉鵬教授來到厙東關鄉黑沙垮村和陶營村櫻桃矮化修剪示範基地,發現瑪瑙紅櫻桃結果部位下降,果實明顯增大,產量明顯提升。
貴州大學教授文曉鵬查看瑪瑙紅櫻桃生長情況。
「以前我們就是產量太低了,果子小賣相不好就賣不出好價錢,但是也找不到原因,現在才知道是修剪方法不對。」厙東關鄉櫻桃種植大戶吳豔琴介紹,除了教授果園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專家還會及時發布氣象信息,幫助他們提前應對冰雹大雨等極端天氣,保姆式的服務讓納雍種植戶今年的櫻桃產量普遍增長了一倍。 對於櫻桃這種嬌氣的水果,不僅要保證種植端「出好果」,還必須有採後端加持「保品質」,才能賣得出、賣得好。為此,省水果專班採後儲藏戰隊首席專家、貴陽學院教授王瑞帶來了自發氣調包裝技術,將瑪瑙紅櫻桃採後保鮮時間由3天延長至20天,並開發「保鮮包裝+蓄冷劑」技術用於電商宅配物流,可以實現瑪瑙紅櫻桃48小時到北京、上海、廣州、廈門後,仍保留新鮮,銷售半徑和銷售價格實現大幅提升。 「好果才能賣好價,以前很多種植戶的管護都是很隨便的,技術不能落實到田間。今年只要是管得好的聽專家話的,都是大豐收賣高價,效果大家都看到了,都願意花精力管理了。」楊才貌說,這兩天到他家學習採後管護技術的農戶比往年多很多,齊心協力讓「瑪瑙紅」品牌叫得響已經成為當地農戶的共識。
採取避雨栽培模式的櫻桃園,產量更多品質更優。
把客商請進來
產銷對接確保櫻桃「出得去」
「總算可以在貴陽買到正宗的瑪瑙紅櫻桃了。」 4月20日,隨著貴州精品水果展示銷售點「消費扶貧1號店」在貴陽市延安東路首楊店開業,納雍瑪瑙紅櫻桃在全省各地的首楊水果門店同步上市,許多市民感嘆,終於有渠道購買到貴州原產的精品水果了。 「瑪瑙紅櫻桃品牌是有的,在業界的口碑也好,我們一直有聽說但沒有銷售過。」貴州首楊水果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易祥輝直言,首楊的擔憂,是果品供應量和品質把控的難度。「首楊在貴州有300多個直營店,而且全面進駐了北京華聯、永輝、星力等大型商超,在全國19個城市還有批發業務,這需要很大很穩定的供應量,一旦出現斷供或者果品質量問題,對瑪瑙紅櫻桃和對首楊而言都會是很大的打擊。」 要打消採購商的顧慮,就要把他們請進果園請進基地。
櫻桃銷售期,貴州精品水果展示銷售點「消費扶貧1號店」貴陽市延安東路首楊店,納雍瑪瑙紅櫻桃擺在最顯眼處。
4月13日,納雍縣櫻桃產銷對接工作會在厙東關鄉舉行,省水果專班和省供銷社請來了首楊水果、惠民生鮮、盒馬鮮生、星力超市等30多家渠道商和採購商,進基地、看果子、測單果重、測糖度、談價格、籤訂單…… 第一次來納雍的易祥輝也親自到果園去看並品嘗。「現場看了之後還是很有信心,『瑪瑙紅』名副其實,是非常珍貴的果品,產業發展的未來空間很大。我們願意發揮自身的力量,讓瑪瑙紅櫻桃紅出納雍、紅到貴州、紅遍全國。」 「賣得出,產業就穩了,我們在探索從銷售端來破題產業發展,所以組織策劃了這場產銷對接工作會,帶領企業、採購商、經銷商走進果園基地。」省水果專班副班長邵宇說,從現場的對接情況來看,瑪瑙紅櫻桃這個產品的吸引力是足夠大的,經銷商都是有備而來,但最後的效果會怎麼樣,誰都無法預料。 好在,瑪瑙紅櫻桃沒有讓大家失望。從4月20日在首楊水果各大門店上架到5月1日,10天便完成銷售量300萬斤,平均20元/斤的價格沒有讓消費者望而卻步,而是天天排隊購買,成為首楊的銷售爆款。 瑪瑙紅櫻桃引爆的,不僅是線下市場,還有線上市場。
顧客品嘗納雍瑪瑙紅櫻桃。
省供銷社旗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牽頭整合京東生鮮等企業電商資源形成貴州水果產銷聯盟,並在淘寶、京東、微信等平臺開設「貴州精品水果」銷售專區,構建線上銷售體系,打通線上銷售渠道,藉助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支撐,將貴州水果銷往全國。4月以來,共銷售納雍瑪瑙紅櫻桃11萬餘單。 「去年我們是不敢賣,因為線上銷售條件不成熟,沒有冷庫,櫻桃品質無法保證,總共出了7000單1.4萬斤。今年只是稍微放開了營銷力度,訂單量就大幅激增,最後交付了3萬單6萬斤。跟蹤售後的情況,消費者對瑪瑙紅櫻桃的整體評價很好,回頭客比例也得到提升。」京東物流生鮮冷鏈業務部經理王興貴介紹。 瑪瑙紅櫻桃終於走出大山!在貴農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餘元躍看來,這才是最大的意義。 「以前,貴州的櫻桃都是在周邊賣,進省外市場很少。從來沒有進過北京、廣州、上海、長沙、重慶等市場,但今年我們做到了。許多消費者還說,明年春天還要買。」 下個春天,和瑪瑙紅櫻桃再相約。這個美麗的約定,貴州一定能兌現。
厙東關鄉櫻桃基地的移動冷鏈設備。
把流量請進
多元渠道確保產品「賣得好」
貴州省旅遊集散中心主任、交通旅行社總經理鍾嵐一直很遺憾,「我們進入的時間太晚,都到採摘後期了,要是早一點介入,效果會更好。」 4月23日,鍾嵐帶著第一批旅行團來到納雍縣,遊完九洞天景區後,遊客來到總溪河畔的櫻桃種植基地,50多人一下車就四散著鑽到了櫻桃林裡,拍照、品嘗、採摘,每個人都玩得不亦樂乎。「今年時間晚了,而且受疫情影響遊客不多,都是省內的遊客,只組織了4個團200多人,但是這些遊客入園採摘的量達到了2000斤。進園每人10元,帶走每斤10元,遊客的消費能力太強大了。」鍾嵐說。
村民通過網絡直播,線上推介納雍瑪瑙紅櫻桃。
此外,在集散中心特惠商城的微信群裡,省外遊客看到了採摘遊客的照片後,紛紛要求帶貨,玩起了瑪瑙紅櫻桃帶貨接龍:上海李銳5筐、上海陳志華3筐、杭州林莉3筐、深圳吳小其5筐、大連王佳2筐……算下來接近2000斤,就算是高達50元一筐的運費遊客也願意花,鄉村旅遊的帶貨能力不容小覷。 「我們不能簡單地把貴州的精品水果當成農產品,更要將其打造成旅遊商品提升價值。」鍾嵐介紹,對納雍來說,賞花、採果,一年至少可以組織兩次大規模的鄉村旅遊,對當地櫻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來說是極大的助力。而今年,交通旅行社也將全面助力貴州精品水果的銷售,做到貴州精品水果熟到哪裡,旅遊就組織到哪裡。 剛組織完納雍瑪瑙紅櫻桃採摘遊,藍莓又即將進入採摘季。5月13日,鍾嵐又帶著團隊來到麻江,看果園做方案,即將開始新一輪的忙碌。 把流量請進來,除了遊客之外,今年全省各櫻桃產區紛紛做起了最流行的直播帶貨。
遊客進園採摘櫻桃。
4月18日,納雍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覃堃變身主播直播銷售納雍瑪瑙紅櫻桃,1小時賣出7000餘斤櫻桃,銷售額達14萬元。 4月18日,在織金縣馬場鎮中心村聶克芬家櫻桃園,村民熊琴和白朝青正穿著民族服裝做抖音直播,推介凹河的櫻桃、自然風光和當地的民族風情。此後,許多遊客慕名前來採摘櫻桃,日均接待量2000多人次。 4月20日,水城縣發耳鎮新聯村的又一邨櫻桃種植基地裡,顆顆晶瑩剔透的紅櫻桃掛滿枝頭,村民趙英虎通過直播介紹自家的櫻桃,1個小時賣出4000斤,交易額5.6萬元。 5月6日,黔西縣雨朵鎮櫻桃熟了,由於這裡的櫻桃成熟晚,當地人已經吃膩了,所以不好銷售。黔西縣第一小學教師倪維和她的學生張芷涵決定直播帶貨,輕鬆幽默的風格、與網友互動頻繁,被網友親切稱為最美「櫻桃師生」的她們,幫助解決了300畝櫻桃的銷售難題…… 多元渠道助推貴州櫻桃「賣得好」。據統計,截至4月底,全省櫻桃種植面積達到52.18萬畝,其中投產產量達8.89萬噸,投產產值達15.67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72%、26.7%、34%。
納雍瑪瑙紅櫻桃讓總溪河畔及周邊果農過上了紅紅火火的日子。
「瑪瑙紅櫻桃的成功銷售,打響了貴州精品水果出山的當頭一炮。接下來,我們還將加大組織力度,著力強化產銷對接,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保證水果主產區縣縣有大型電商平臺入駐,確保農民群眾增收穫益、按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省水果專班班長向青雲說。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方春英
圖片 廖迅 韓賢普 林劍 張曉勇 陳曦
編輯 唐怒嬌
編審 陳毓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