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上講,世界上就不存在我們無法感知的客觀存在。或者說,我們無法感知就相於不存在。而但凡能夠被我們感知的存在,就一定會被我們的感官通道扭曲。因為我們的感官通道並非真空通道。同樣的美景,經過不同人的視、聽覺系統扭曲後,在各自大腦中產生的景象是會有些差異的。
正因為如此,人的主觀能動性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因為絕對無法感知的客觀並不存在。一旦被人們感知到了,變成了語言、文字甚至觀念或者文化,又變成了主觀的產物了。對於每個人來說,個人的心靈體驗才是最最重要的,因此心理學也逐漸發展成了一門顯學。
現在我們學校的心理學科專業老師越來越多,學校還設立了專門的心理諮詢室——聊聊吧。每天上班時間都會安排專業的心理學老師輪流值班,為全校的師生提供相當專業的心理呵護。
在我看來,自信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基石。
百度上關於自信的專業解釋是:自信,是指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對我們的生活非常重要,我們的事業、我們的愛情、我們的生活,不管是哪一個領域,自信都是無比重要的。自信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快樂。
我認為人生中的很多事情根本沒有對與錯,全賴於自己的價值判斷。內心建立起來強大自信的人,他對自己的判斷充滿信心,能夠盯著自己的目標,堅持奮鬥下去。而缺乏自信的人,對事情做出判斷時就容易受到他人意見的幹擾,常常在決策時優柔寡斷。當事情的發展不如意時,往往又會懊悔不迭。
那麼,怎樣才能成長為一個自信的人呢?
人是通過與周圍的人不斷打交道而認識這個世界的。我不知道天生自信的人有沒有,但是我知道,如果在與同齡人的各種競爭中能夠經常獲勝,這個人一定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一、與同齡人競爭中的獲勝體驗能夠不斷積累自信
基於這種認識,我在女兒才三歲多一點時,就有計劃地著手培養她的英語學習能力了。因為我們的家庭教育起步早,因此我女兒的英語學習成績在同班同學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這為她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自信打好了基礎。在2019年高考中,她的英語成績是148分。
有一次,我跟一位同事聊天。她說不想在學習上把孩子逼得太緊了,想讓孩子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問她:「你知道怎樣才能使一個孩子變得快樂嗎?」她一怔,我笑著說道:「學習成績好!你想想看,一個學生成績好的學生,無論在老師、同學,還是在家長眼裡,都是自帶光芒的那種。人走到哪裡,開心就會跟到哪裡。而對於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凡是在校學習期間,估計都很少有機會能夠真正快樂起來。」
誰不知道一個孩子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我們得面對現實呀,一學期兩次大考,誰能躲得開?鋼琴彈得再好,足球踢得再好,每年能有多少次給孩子們露臉的機會?
當然,我並不是反對孩子們發展業餘愛好。對於父母屬於工薪階層的孩子,發展業餘愛好一定要建立在學習成績好的基礎之上,否則就是捨本逐末。因為學習成績給孩子們提供的競爭機會最多,競爭的結果也能得到最廣泛的認可。
如果孩子憑藉某項特長足以讓他升入當地的重點高中,最終入讀全國的重點大學,那就另當別論。否則,人的時間和精力那麼有限,現在孩子們的學習競爭又如此激烈,如果每次考試成績都不那麼耀眼,想要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何其艱難?
當然,如果您認為優秀的孩子不一定要讀大學,那麼請您別往下看了,我們談的不是一回事兒。
二、人不應該攀比,要教會孩子這一點並不容易
稍微懂點佛學知識的人都知道,人的很多痛苦就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攀比。按理上說,這一點對於孩子們也一樣,如果他們也能做到不與同齡人攀比,直面自己的生命,那該有多好呀!
遺憾的是,理想與現實有著很大的差距。就拿成年人來說吧,我估計多數人也是通過無數次與人攀比之後,發現結果既痛苦又毫無意義,最終才透徹理解「不攀比」的要義,學會放下的。
可對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他們面對的世俗力量太強大。在他們內心自信的種子還沒有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之前,他們是很難抵抗得了他人的看法對自我認識造成的幹擾。
儘管我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一再告訴她,不要跟別人比。要自己跟自己比,「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比,只要每天堅持有進步,這樣的人生就能算成功。
我相信沒有多少成年人會反對我教女兒的話。問題是,不用說孩子了,作為成年人,您能做得到嗎?只有作為家長的您首先做到了,您才有可能教育和引導您的孩子做到。否則,咱就此打住,別在這條路上往下扯了。
說來說去,想通過這條道路培養孩子的自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麼,有沒有別的辦法呢?
您別說,我對照著自己的人生經驗,琢磨了半天后發現,還真有!
三、別管閒言碎語,直面自己的錯誤,忘掉臉皮
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國人確實普遍比較在意面子,殊不知,面子是自己掙來的,不是別人給的。因此,平時我們根本沒有必要把寶貴的生命浪費在別人的閒言碎語中,我們應該時刻反省的是:我們的所作所為,究竟值得不值得別人尊重?
只要我們自信自己是一個行端影正之人,何懼蜚短流長?
關於如何變得自信?我給出一條建議,可謂兵行險招。您首先要做到:「丟掉面子」!就是說,您要變得沒臉沒皮!
是不是說,我要教您變得不顧廉恥,違法亂紀?
非也,非也!
我要介紹的這一招直指人心——時刻盯住自己所犯的錯誤!
寶寶們:對不起,我錯了!
操作要領:遇事要直面自己的錯誤,只要自己有錯,不論大小,都要勇於承認,而且不要在意別人批評自己的態度。無論別人批評或者指責我們的態度有多麼惡劣,只要在我們的生命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就默默承受。
別人批改的態度不好是別人的錯,我們不要在意。即使在承受別人的訓斥時,我們心中仍然應該想著自己所犯的錯誤,哪怕這個錯誤微不足道。犯錯之後,我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反覆提醒自己的大腦,聰明的人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學習時,盯住自己做過的錯題,生活時,盯住自己犯過的錯誤。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產生的矛盾,一般情況下雙方都有責任。自信的人,會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辨識對錯。只要是自己有錯,曾經無意間舉起過巴掌,哪怕是不小心與對方的巴掌碰到了,仍然要勇敢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要在意「另外一方是主動舉起巴掌,甚至用力扇過來的」,那是別人的錯誤,我們不能在乎,我們應該在乎自己所犯的錯誤。
作為一個成年人,如果您能長期堅持對自己如些苛求下去,請您設想一下,您的內心會變得有多麼強大?
不求人、不靠人,不與人廝混,把與別人發生摩擦的機會降到最低,保持最基本的人際交往就行。把生命中有限的時間都用來修正自己,不斷學習,不停反省。
寶寶們:我批評你們的時候態度不好,請原諒我!
生活中難免有意外。如果偶爾遇到一些認知水平低,不講道理的人,為點小事和我們糾纏不清。只要花錢能夠解決問題,我們就讓他們贏一些人民幣,又有何妨?
老祖宗不是早就留下了「破財消災」的古訓嗎?
作為家長,如果我們能夠勇敢直面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犯的一些錯誤,學會向孩子、家人、同事、領導、學生、家長等利益相關人真誠道歉,我們在很大概率上是一位自信之人。孩子如果長期跟我們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何愁您他將來會變得不自信?
一個人,只有擁有了自信的品質,才有可能開啟智慧的大門,挖掘出自身的潛能,主動搭建起屬於自己的人生舞臺,讓生命之花綻放得燦爛茂盛。在每日燃起的無盡希望裡,走完自己精彩的一生。
#與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