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藝術家創作的卡通人物頭骨化石

2020-12-13 環球網

一些知名的動畫角色,按照解剖學原則,他們的頭骨會是什麼樣子的?捷克3D藝術家Filip Hodas,結合動物學、解剖學,對此還原了「「卡通化石」

該過程中最難的部分是要參照原始動物的頭骨。老鼠的頭骨和鳥的頭骨製作起來特別困難,它們骨頭間都是小孔、縫隙和精細的細節,很難想像它們在 3D 中的形狀。菲利普盡了最大的努力使這些卡通頭骨看起來像是根據現實生活中的頭骨製作的。不過,他還是加了一些創造性的內容,「顯然,老鼠的頭骨不會有耳朵,也不會有拱形部分以突出眼睛的形狀,但是如果沒有這些,根本就不像卡通。」

「我所追求的整體氛圍是創造一種懷舊感,重建被遺忘已久的世界和願景,並將它們與我兒時的想法融合在一起。」 菲利普說。

大力水手

海綿寶寶

高飛狗

米妮

唐老鴨的叔叔史高治

Canaria Tweetea

相關焦點

  • 博物館驚現海綿寶寶、米妮、高飛等卡通化石!?
    近日,來自捷克的3D藝術家菲利普·霍達斯(Filip Hodas)發布了其最新創作的C4D作品《Cartoon Fossils》系列。藝術家Filip Hodas將自己喜歡的海綿寶寶、大力水手、米妮和高飛等卡通人物都一一變成了化石。
  • 海綿寶寶、唐老鴨、大力水手…博物館驚現卡通人物頭骨
    一位來自布拉格的藝術家用一系列仿真骨骼化石來紀念他最喜歡的動畫片。在Filip Hodas的卡通化石系列中你可以看到海綿寶寶、大力水手、唐老鴨等熟悉的卡通人物的頭骨,甚至列出了他們首次出現在熒幕上的動物學名稱,例如 Anas Scroogius、Homo Popoculis、Mus Minnius 等等。
  • 「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 冰客本報訊記者昨日獲悉,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其中「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 據悉,此次當選為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的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他創作「黑暗」風格卡通人物,小豬佩奇的紋身竟然是自己
    巴西藝術家創作「黑暗」風格卡通人物,網友大呼:毀童年他創作「黑暗」風格卡通人物,小豬佩奇的紋身竟然是自己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自己童年的回憶都有著不同的印象甚至有人在這些充滿童趣的動畫片基礎上,進行了二次創作,從而衍生了風格完全不一樣的作品。巴西有一位藝術家,就酷愛「黑化」卡通人物,很多純真、善良的主角,在他的筆下都變得世俗、油膩,甚至還帶著幾分恐怖和猙獰,讓無數網友看後大呼:「毀童年」。Yan Blanco是無數恐怖愛好者的偶像,他筆下的動漫人物都有著一個典型的特徵:恐怖。
  • 華龍洞人類頭骨化石躋身 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日前,中國古生物學會公布了「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東至華龍洞遺址發現的30萬年前人類頭骨化石躋身其中。這一具有現代人特徵的頭骨揭示了該時期東亞古人類已經出現向早期現代人演化過渡的趨勢,為論證東亞地區人類演化區域連續性提供了新證據。
  • 南非發現200萬年前頭骨化石 提供人類進化新信息
    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的頭骨為人類進化提供了更多信息綜合媒體消息,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稱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的頭骨為人類進化提供了更多信息。這塊頭骨來自羅百氏傍人,羅百氏傍人是直立人的近親,而直立人被認為是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這兩個物種生活在同一時期,但羅百氏傍人滅絕得更早。研究團隊稱,新發現令人興奮。「大部分化石都是零散的一顆牙齒,所以能發現這樣的化石非常罕見,也非常幸運,」利斯(Angeline Leece)博士說。
  • 這個200萬年前頭骨化石提供人類進化新信息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稱,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的頭骨,為人類進化提供了更多信息。據報導,這塊頭骨來自羅百氏傍人,羅百氏傍人是直立人的近親,而直立人被認為是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
  • 恐龍化石發現外星人頭骨,科學家表示,可能成了恐龍的食物!
    2億年前,人類還沒有出現,恐龍可以說是地球上無可爭議的霸主,但是因為恐龍的滅絕,人類對恐龍的了解只能依靠對化石的研究了。 在考古學家的探索中,偶然在美國的俄克拉何馬州發現了一顆疑是外星人頭蓋骨的化石,而且這可頭骨是在一隻 1億1千萬年前的大型長頸龍化石的腹部裡發現的
  • 16000年前的人頭骨化石 人類到底經歷了什麼
    16000年前的人頭骨化石  近日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
  • 南非發現200萬年前頭骨化石,提供人類進化新信息,網友熱議:怎麼看...
    虎撲11月13日訊 近日,據BBC中文網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稱,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的頭骨。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南非發現200萬年前頭骨化石# 提供人類進化新信息】據BBC中文網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稱,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的頭骨,為人類進化提供了更多信息。
  • 3D藝術家將卡通角色,變成真實世界的模樣,小豬佩奇最醜
    我們每個人都看過許多經典的卡通片,這些卡通片的角色形象主要以動物為原型,例如:以老鼠為原型的米老鼠、以熊為原型的維尼、以狗為原型的史努比等等。 雖然,這些動畫片都是以動物為主角,但是,它們的模樣並不是真實的模樣,而是一位位動畫師,從這些動物提取特徵,再將它們變成像人類一樣思考和行動的卡通角色。
  • 3D藝術家將卡通角色,變成真實世界的模樣,小豬佩奇有點萌
    我們每個人都看過許多經典的卡通片,這些卡通片的角色形象主要以動物為原型,例如:以老鼠為原型的米老鼠、以熊為原型的維尼、以狗為原型的史努比等等。雖然,這些動畫片都是以動物為主角,但是,它們的模樣並不是真實的模樣,而是一位位動畫師,從這些動物提取特徵,再將它們變成像人類一樣思考和行動的卡通角色。你有沒有想像過,假設這些卡通角色到了現實生活中,會是什麼模樣呢?
  • 農民發現恐龍頭骨化石 系北美最古老的暴龍物種
    據CNN2月10日報導,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發現了恐龍頭骨碎片的化石,屬於北美最古老的暴龍物種之一。加拿大的約翰·德格魯特(John De Groot)是一名農民,同時也是一名古生物學愛好者,他在艾伯塔省海斯市附近的一次徒步旅行中發現了這些化石。據艾伯塔省皇家泰瑞爾博物館的一份新聞稿說,化石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展出。
  • 人類的眼神,野獸的形象,他用非凡想像力創作驚人3D動物插畫
    如果說有一類人的思想天馬行空不受限制,那藝術家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用自己的想像力,讓這個世界變得充滿藝術感,變得更加美好也更加奇特。今天油畫醬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擁有獨特創作風格的俄羅斯藝術家,他的名字叫做馬克西·姆施克雷特。
  • 恐龍頭骨化石上,科學家發現「子彈孔」,到底是誰留下的?
    恐龍頭骨化石上,科學家發現「子彈孔」,到底是誰留下的?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地球的生物是恐龍,它們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時間,當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候,恐龍卻已經消失不見了。我們現在也只能通過一些恐龍化石來還原它們當時在地球上的場景,目前關於恐龍到底是如何在地球上消失不見的,科學界也有不同的說法,火山爆發說地球倒轉說等等,目前科學界最為主流的說法是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的撞擊,導致了恐龍從地球上消失不見。在地球上我們可以找到的恐龍化石數量是非常有限的,因為時間太過於久遠,這些恐龍化石的保存並不怎麼完整。
  • 大山深處走出的靈魂畫家 卡通下的珠寶情緣——青年藝術家張柏濤作品賞析
  • 3D列印歷史雕塑人物,土耳其藝術家的傑作
    自古希臘希臘化時期以來,雕刻家就將一些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半身像擺在半身,通常是用石頭和青銅雕刻而成。雕塑是最古老的藝術之一,並且繼續受到全世界的關注,特別是隨著3D列印技術的最新發展使藝術家能夠擴展可能的界限,從而帶來更身臨其境的創造力體驗。
  • 廣美教授回應被指抄襲米菲兔 所有公共符號都是藝術家創作的詞語
    廣美教授回應被指抄襲米菲兔 所有公共符號都是藝術家創作的詞語時間:2021-01-16 22: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廣美教授回應被指抄襲米菲兔 所有公共符號都是藝術家創作的詞語 1月15日,有網友發文稱,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馮峰在其近期展出的《鴨兔元旦》中的卡通人物形象,與家喻戶曉的米菲兔高度相似
  • 動畫公司介紹3d人物建模軟體有哪些
    隨著3d動畫的商業化趨勢,許多人想學習從事相關的製作,首先需要了解基礎人物的設計建模。下面藝虎動畫介紹,3d動畫人物建模軟體有哪些。 姜子牙 1、Maya 3d動畫人物建模軟體Maya應用對象是專業的影視廣告、角色動畫、電影特技等,Maya功能完善靈活、易學易用
  • 陶藝家創作"卡通毛澤東" 頭大身小難覓五官(圖)
    陶藝家創作"卡通毛澤東" 頭大身小難覓五官(圖)   (記者蔣太旭 通訊員李雨若)用藝術作品表現偉人並不新鮮,可你見過像卡通人物一樣的陶藝毛澤東嗎?前日晚,在武昌曇華林半畝園美術館二號館開幕的《浴——陳飛現代陶藝展》上,藝術家陳飛用他的陶藝作品,為觀眾呈現了毛澤東的「另類」形象。  年近天命之年的陳飛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瓷藝術專業,現為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湖北開明畫院副院長,為我省中青年著名陶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