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史|新視覺運動下的「裸體人像」是如何發展的?

2021-03-03 Meet 1 Camera

在新視覺運動的影響下,攝影師的藝術觀念在不斷變化,各式各樣的題材通過攝影的呈現不再具有「傳統意義」。其中,裸體人像也同樣吸引著新視覺派攝影師,也變得跟以往不同。裸體人像本身就具有典型的藝術性,在歐洲包括T.盧克斯·費寧格(T.Lux Feininger)拉歐爾·豪斯曼(Raoul Haumann)曼·雷(Man Ray)拉茲洛·莫霍利-納吉(Laszlo Moholy-Nagy)莫裡斯·塔巴德(Maurice Tabard)在內的攝影師,以裸體人像作為創作題材嘗試各種視覺藝術形式,包括蒙太奇、中途曝光、傾斜攝影和特寫。

△《裸體人像》(Nude),1929年,明膠銀鹽印相工藝,莫裡斯·塔巴德

捷克攝影家弗朗蒂塞克·德蒂柯爾就是其中將裸體人像題材處理得非常有藝術品位的一名攝影師。而畫意攝影的暗房工藝,諸如顏料印相,被用於前衛藝術的後期處理是很少見的,1927年的一幅未命名的作品採用了這種做法,畫面看起來像墨守成規的、程式化的裝飾藝術。

△《無題》(Untitled),1927年,明膠銀鹽印相工藝或溴釉印相工藝,弗朗蒂塞克·德蒂柯爾

無論是男性人體還是女性人體,都激發了美國攝影師特別的興趣,他們試圖讓以裸體人像為主題的如實攝影能夠更容易被觀眾接受。在阿爾弗雷德·施蒂格裡茨(Alfred Stieglitz)的信念裡,裸體人像代表了生命的力量,從而賦予他靈感拍攝喬治婭·奧基芙(Georgia O』Keeffe)。其他嘗試拍攝裸體人像的攝影師包括伊莫金·坎寧安(Imogen Cunningham)保羅·奧特布裡吉(Paul Outerbridge)保羅·斯特蘭德(Paul Strand)查爾斯·希勒(Charles Sheeler)愛德華·韋斯頓(Edward Weston)。坎寧安1928年拍攝的作品將人體軀幹轉換成一系列動人的不規則的三角形,畫面中的幾何圖形依舊能流露出人體肌膚具有的柔和感,喚起微妙的感官體驗。

△《三角形》(Triangles),1928年,明膠銀鹽印相工藝,伊莫金·坎寧安

根據韋斯頓的伴侶卡麗絲·威爾遜(Charis Wilson)的說法,韋斯頓認為女性裸體人像是「畢生的挑戰」,這一題材涉及到新視覺的藝術創作,也關乎他個人的情慾。1926年,韋斯頓以裸體人像為主題創作的作品,從視覺上將有血有肉的人體變成如石頭般堅硬,暗示著「根據創作者不同的理解和角度,同一事物本身可以被轉化成不同的形象」。

△《裸體人像》(Nude),1926年,明膠銀鹽印相工藝,愛德華·韋斯頓

拍攝男性裸體人像或者同時也拍攝女性裸體人像的攝影師較少,其中萊尼斯(Lynes)通過他的探索,將這一題材變得更加夢幻。

△《亞瑟·李的模特》(Arthur Lee’s Model),1940年,明膠銀鹽印相工藝,喬治·普萊特·萊尼斯

儘管對陰影的處理還是模稜兩可地傳遞了情慾的本質,但萊尼斯通過這種方式賦予裸體人像攝影一種超現實主義的色彩。這一時期,平面視覺運動和攝影領域的運動之間關係緊密,相機會在20世紀20年代末被用來表達超現實主義的理念也就不足為奇了。蒙太奇和前面提過的其他暗房工藝都成為傳達幻想視覺的工具,但是如實攝影的支持者渴望傳達潛意識是現實的一面,這種理念促使攝影師創作的時候,會虛構、安排、使用特殊光線來創造人為合成的現實。在阿根廷攝影師奧拉西奧·科波拉(Horacio Coppola)的作品中,或者德國藝術家漢斯·貝爾默(Hans Bellmer)奇怪的創意中,他製作了一個可以活動的紙質人像,然後在不同的背景下擺出各種姿勢進行拍攝,時裝模特和玩具娃娃經常會被當作情慾的隱含表達符號。

△《祖母的玩具娃娃》(Grandmother’s Doll),1932年,明膠銀鹽印相工藝,奧拉西奧·科波拉

△《玩具娃娃的遊戲》(Les Jeuxde La Poupee),1936年,明膠銀鹽印相工藝著色,漢斯·貝爾默

一批攝影師,包括恩寶(Umbo,原名奧託·恩波哈斯[Otto icgehrs]),使用商業模特模型作為超現實主義對於真實和非真實雙關意義表達的符號。

△《無題(三個模特模型)》(Untitled[Three Mannikins]),1928年,明膠銀鹽印相工藝,恩寶

歐文·布魯門菲爾德(Erwin Blumenfeld)出生在德國,但是活躍在巴黎和美國時尚攝影界,他喜歡讓裸體人像披上薄紗,營造出超現實主義的浪漫氣質,《溼潤的面紗》這幅作品讓人想起古典雕塑作品,但是比雕塑作品更有活力。

△《溼潤的面紗》(Wet Veil),巴黎,1937年,明膠銀鹽印相工藝,歐文·布魯門菲爾德

20世紀30年代,光繪、蒙太奇、中途曝光和其他的暗房處理工藝吸引了少數美國攝影師,但是曼·雷(儘管他住在巴黎)和弗朗西斯·布魯吉耶爾(Francis Bruguiere)例外,布魯吉耶爾之前是攝影分離派的成員,憑藉戲劇攝影在紐約獲得聲望。

△《光線的抽象》(Light Abstraction),20世紀20年代,明膠銀鹽印相工藝,弗朗西斯·布魯吉耶爾

大約在1926年,布魯吉耶爾開始嘗試多次曝光,他利用光線照亮剪紙,然後進行拍攝,他自己則把多次曝光出來的作品稱為「光線的抽象」。有的時候,這些作品超越了其攝製技術,通過抽象的形式表達一種戲劇化的效果和神秘感。在遷到英國居住後,布魯吉耶爾繼續專注於「創造他自己的世界」,創作超現實主義的攝影作品和抽象電影,其中就包括先鋒電影《光之韻律》(Light Rhythms)。在1938年包浩斯學院遷往芝加哥並改名為芝加哥設計學院(編者注:包浩斯學院於1933年被德國納強行關閉,從1938年開始包浩斯的一批教員陸續移居美國,通過芝加哥藝術學院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包浩斯精神)之後,蒙太奇和無相機攝影作品開始引起美國人的廣泛關注。洛塔·雅各比(Lotte Jacobi)是一位生活在柏林的肖像攝影家,後來遷居紐約,開始從事物影光效攝影(Photogenic),她用「物影光效攝影」來稱呼將光繪圖形和如實攝影相結合的創作手法。包括卡洛塔·考普倫(Carlotta Corpron)在內的一些攝影師開始認為攝影創作應該更多地利用光線,而不僅僅是簡單記錄事物。

△《物影光效照片》(Photogenic),約20世紀四五十年代,明膠銀鹽印相工藝,洛塔·雅各比

△《狂歡》(Mardi Gras),約1946年,明膠銀鹽印相工藝,卡洛塔·考普倫

在芝加哥設計學院教師喬奇·凱帕斯(Gyorgy Kepes)亞瑟·西格爾(Arthur Siegel)的指引下,很多學生探索新的攝影方式和方法,卡洛塔·考普倫創作了一系列光繪圖形。芭芭拉·摩根(Barbara Morgan)本來是畫家,後來也開始嘗試一系列攝影創作。在一幅1938年拍攝的題為《麥迪遜廣場的春天》的作品中,摩根採用了蒙太奇和無相機攝影的組合,來表達她所感受到的紐約的活力和能量,她的另一幅為舞者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拍攝的作品也採用了同樣的手法。

△《麥迪遜廣場的春天》(Spring on Madison Square),1938年,明膠銀鹽印相工藝,芭芭拉·摩根

△《瑪莎·葛蘭姆:給世界的信》(Martha Graham:Letter to the World),1940年,明膠銀鹽印相工藝,芭芭拉·摩根

20世紀20年代晚期,新攝影的核心理念變得日漸清晰。1928年,一篇題為《忘記閱讀,開始看圖》(Nicht Mehr lesen,Sehen)的文章發表,宣稱攝影「是當代物理、化學和科技領域最偉大的奇蹟」,攝影「是打擊機械化精神的最有力的武器」,文章的精華可以說是對10年前斯特蘭德所表達過的觀點的重申。1929年,這一重要理念在斯圖加特德意志製造聯盟組織的「電影和攝影展」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攝影師法蘭茲·羅(Franz Roh)和平面設計師揚·奇霍爾德(Jan Tschichold)共同發表的作品《照片的眼睛》(Foto Auge)表達了這一理念。斯圖加特國際電影和攝影展展出了歐美攝影師的作品。戲劇性的海報上刻畫了一個人和一臺相機居高臨下似乎統治著世界的狀態。

△國際電影和攝影展(Film und Foto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斯圖加特,德國,1929年,海報

美國攝影師的作品主要由施蒂格裡茨和愛德華·斯泰肯(Edward Steichen)挑選,作品形式和題材很廣泛,包括科技作品、公關和廣告攝影、時尚攝影、拼貼畫、蒙太奇、光繪圖形、電影劇照和追求自我表達的如實攝影。這個展覽(以及之前和之後在其他城市舉辦的展覽)囊括了那個年代攝影在傳達和溝通方面超凡的活力,展現了多樣化的創作手法,有些創作持續推動攝影的發展直至今日。展覽體現出一個強烈的信念,那就是對於鏡頭中現實世界的全新視覺,同工業化時代機器所製作出來的其他物質一樣,可以提高生活質量,促進人類更有創意地利用科技。奇怪的是斯圖加特國際電影和攝影展忽略了新聞攝影,儘管當時新聞攝影已經成長為可以影響公眾對事件解讀的力量。隨著廣告和公關攝影的發展,印刷媒體中圖片和文字的關係顯得日漸重要。總而言之,在新視覺運動的影響下,現代主義攝影蓬勃發展,各種各樣的題材也不僅僅是具體地被呈現,而是融入了藝術家們豐富的創意和靈感,從而擺脫傳統視覺藝術的束縛,帶來非同凡響的藝術變革。

條目注釋

1、T.盧克斯·費寧格(1910-2011),德裔美國畫家、先鋒攝影師、作家和藝術教師。

2、拉歐爾·豪斯曼(1886-1971),奧地利藝術家和作家。

3、曼·雷(1890-1976),美國視覺藝術家。

4、拉茲洛·莫霍利-納吉(1895-1946),匈牙利畫家、攝影師以及包浩斯學院教授。

5、莫裡斯·塔巴德(1897-1984),法國攝影師。

6、阿爾弗雷德·施蒂格裡茨(1864-1946),是一位身兼各派的全才攝影家。他早期曾是畫意派攝影高手,後又成為純粹主義攝影的倡導者和寫實攝影的先驅者。作為攝影分離運動的先驅,他與一些藝術家積極向美國藝術界引進包括馬蒂斯、畢卡索在內的歐洲前衛藝術家,對美國現代藝術觀念轉變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被譽為美國「現代攝影之父」。

7、喬治婭·奧基芙(1887-1986),美國藝術家。

8、伊莫金·坎寧安(1883-1976),美國攝影師。

9、保羅·奧特布裡吉(1896-1958),美國攝影師。

10、保羅·斯特蘭德(1890-1976),美國攝影師和電影製片人,他與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和愛德華·韋斯頓等現代攝影師一起,在20世紀幫助將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他的工作時間跨越60多年,涵蓋了美洲,歐洲和非洲的眾多類型和主題,20世紀美國攝影藝術界一位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

11、查爾斯·希勒(1883-1965),美國畫家和商業攝影師。

12、愛德華·韋斯頓(1886-1958),美國攝影師。

13、卡麗絲·威爾遜(1914-2009),美國模特和作家。

14、奧拉西奧·科波拉(1906-2012),阿根廷攝影師和電影製作人。

15、漢斯·貝爾默(1902-1975),德國藝術家。

16、歐文·布魯門菲爾德(1897-1969),出生於德國的美國攝影師。

17、弗朗西斯·布魯吉耶爾(1879-1945),美國攝影師。

18、洛塔·雅各比(1896-1990),美國一流的肖像攝影師和攝影記者。

19、卡洛塔·考普倫(1901-1988),美國攝影師。

20、喬奇·凱帕斯(1906-2001),匈牙利畫家、設計師、攝影師、教師和藝術理論家。

21、瑪莎·葛蘭姆(1894-1991),美國舞蹈家和編舞家。

22、法蘭茲·羅(1890-1965),德國歷史學家、攝影師和批評家。

23、揚·奇霍爾德(1902-1974),德國設計師和藝術家。

24、愛德華·斯泰肯(1879-1973),世界知名的攝影大師,被譽為20世紀最傑出的人像攝影家和時尚攝影之父。愛德華·斯泰肯,兩歲時隨父母到了美國,16歲時開始從事攝影藝術的追求和創造。在他94載的人生旅途中,攝影生涯就有78年,被譽為美國的攝影巨人,攝影大師,還有人說,他的一生顯示了一部20世紀攝影藝術的發展史。這是因為斯泰肯一生豐富的創造歷程所涉獵的範圍博大精深。他不僅在創作題材上包括了「人像」、「靜物」、「風景」、「社會新聞」、「生活」、「廣告」、「集錦」等許多方面,而且在創作上更是把「畫意派」、「純攝影派」和「紀實派」以至「抽象構成派」等家之長匯於一身。

文章推薦

本文為Meet Camera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歡迎粉絲轉發,媒體、公眾號等轉載請聯繫後臺。

購買原版進口攝影圖書 

請訪問Meet Camera微店

▲長按前往小程序▲

▼▼▼▼▼即刻點擊,查看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學攝影史?
    按照一般時間線索的方案,我們可以較為方便地釐清攝影發展的基本脈絡;而按照一般空間線索的方案,我們可以較為清晰地了解世界各地攝影的發展特點。兩廂結合可以基本囊括攝影從發明之始至20世紀末期的大致框架。然而,當代攝影的多義與重疊卻顯示了攝影史的局限或無奈。
  • 光影做衣裳 獨特的性感裸體人像攝影
    光影做衣裳 獨特的性感裸體人像攝影 2016年05月06日 00:30作者:photoblog編輯:申沛     居於巴黎的攝影師Dani Olivier
  • 全球裸體運動大盤點 場面不忍直視
    裸體橄欖球。LFL是美國內衣橄欖球聯賽的簡稱,現在LFL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具有10支球隊的大聯盟。參加LFL比賽的模特球員雖然全身穿戴著護具,但裡面只穿運動胸罩和運動內褲。裸體長跑。跑步是人類最原始的體育運動,最早的古希臘古羅馬競技場中就有了跑步的項目。
  • 攝影史筆記丨早期攝影與繪畫
    在最應該體現畫家追求完美形態的熱情和才能的人體繪畫上,庫爾貝斷然用以布爾喬亞女性為模特兒拍成的裸體照片作為創作素材,在1853年畫出了被德拉克洛瓦譏為「無意義」"的《浴女們》。而在他的巨作《畫家的畫室》(1854年)中,站在他背後的模特兒的姿勢也是依據攝影家朱利安·瓦婁·德·維倫努( Julien vallo de villeneuve,1795-1866)的「人體研究」照片畫出的。
  • 脫光不等於耍流氓 讓男人愛上裸體運動
    ,越來越多的男士會注重運動這個問題了,而現在運動有一個新的流行趨勢,那就是裸體運動。越來越多的男士選擇了裸體運動,是為了更加性感還是為了方便呢?  千萬別以為裸體就是耍流氓!現在越來越多的男士都選擇了裸體運動,到底男人裸體運動都有些啥好處呢?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男士選擇裸體運動的7個理由。
  • 世界上最熱門的五種裸體運動
    裸體排球場所:美國加利佛尼亞南部裸體排球在國外頗受歡迎,和天體運動一脈相承,以一種回歸自然的理念讓一群不同職業的人投入到這項運動中場所:荷蘭小鎮赫特蘭荷蘭小鎮赫特蘭一家健身中心在今年3月開始每周一次的「裸體星期日」活動,健身者全部脫光衣服,一絲不掛地玩著各種健身器材,在運動中欣賞肌肉線條的變化。
  • 男人為什麼會愛上裸體運動?
    千萬別以為裸體就是耍流氓!現在越來越多的男士都選擇了裸體運動,到底男人裸體運動都有些啥好處呢?
  • 裸體運動脫掉上衣,讓身體自由呼吸!
    運動健身逐漸成為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必備科目,一些會玩的城裡人還愛上了裸體運動,千萬不要用陳舊觀念看待裸體運動,認為人家是在耍流氓,裸體運動的好處可多著呢
  • 如何看懂裸體藝術?
    人類對於理想美的觀念變化,最直觀的可能就是從裸體藝術上體現的。去年底,《裸體藝術》新譯本出版了,因為「裸體」兩個字可能被誤列入違禁詞,以至於許多讀者還不知道這本書。歐美博物館、美術館有著海量的裸體藝術作品,我們怎樣能看懂?那些舉世聞名的藝術作品為什麼要以裸體呈現?在不同時期,什麼樣的裸體才是美的?各個地區又有什麼差別?
  • 「裸體運動」所帶來的驚奇效果,你心動了麼?
    尤其是對於那些經常光顧各大健身館,體育館的健身人士來說,衣服是束縛了身體的舒展,即使是輕薄的運動服依舊會使得自己無法暢快的投入到運動健身之中。因此,「裸體運動」逐漸的興起,甚至成為運動健身圈子中的一種信仰。說到這裡,可能大家要問何為裸體運動?裸體運動又有什麼特別的作用麼?
  • 國外流行的裸體運動,你敢試一試嗎?
    不穿衣服的運動是什麼運動?呵呵~~~就知道有人會想歪看什麼,說的就是你聽小編說,你們真的想多了今天小編要說的裸體運動是相當健康的運動哦不信繼續往下看!這些,「裸體運動」都能給你辣麼,裸體運動具體有哪些呢?舊金山的一個裸體瑜伽體驗中心在每個星期天有90分鐘裸體瑜伽課程。
  • 裸體瑜伽
    點擊上面藍字    輕輕鬆鬆關注 視覺,只為呈現人性!
  • 裸體攝影|女攝影師講述為何鍾愛拍裸照
    文章來源:膠片的味道  女人的身體,是上帝創造出來的藝術品,是畫家的筆下的精靈,是攝影師鏡頭下的天使。
  • 世界上熱門的五種裸體運動
    這些習慣了赤裸身體來運動健身的人們,從獨自行動到群體行動,逐漸結成了一個裸健身的信仰圈子,在這裡,不裸反倒是怪事了。   裸體項目:玩器械   場所:荷蘭小鎮赫特蘭  驚異指數:★★★★★  荷蘭小鎮赫特蘭一家健身中心在今年3月開始每周一次的「裸體星期日」活動,健身者全部脫光衣服,一絲不掛地玩著各種健身器材,在運動中欣賞肌肉線條的變化。
  • 攝影史筆記丨達達與超現實主義攝影
    達達主義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藝術運動,它試圖通過廢除傳統的文化和美學形式發現真正的現實。達達主義由一群年輕的藝術家和反戰人士領導,他們通過反美學的作品和抗議活動表達了他們對資產階級價值觀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絕望。2.超現實主義是一種現代西方文藝流派。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盛行於歐洲,在視覺藝術領域中其影響最為深遠。
  • 裸體的人體藝術,如何向一些''大人''或「孩子''解釋?
    維納斯是古希臘神話中代表愛與美的女神,她不僅在神話中被宙斯追求(宙斯遭到拒絕),還在現實中被藝術家追隨——從古希臘藝術到文藝復興、從巴洛克藝術到新古典主義、從浪漫主義藝術到印象派,維納斯的裸體形象從未在任何藝術流派中缺席。
  • 為什麼會有人覺得「裸體」就是色情?|米開朗琪羅|藝術|拉奧孔|裸體...
    02  為何我們不再裸體  陽光下也有陰影,甚至在裸體盛行的古典時代之前,以裸體為羞恥的觀念就已經出現了。圖/Wikipedia  希羅多德是公元前5世紀的人,他經歷了古典時代的開端和發展,而坎道列斯曬妻事件發生的時間又早於希羅多德幾百年,那個時候,王后有了「被人看到裸體是恥辱」的觀念了。王后為何會有如此想法?
  • 世界上最熱門的五種裸體運動 你敢試試嗎
    這裡就和大家盤點世界上最熱門的五種裸體運動,你敢試試嗎?  一、裸體項目:玩器械  場所:荷蘭小鎮赫特蘭  驚異指數:★★★★★  荷蘭小鎮赫特蘭一家健身中心在今年3月開始了每星期一次的「裸體星期日」活動,健身者將衣服全部脫光,一絲不掛地把玩各種健身器材,在健身中欣賞自己肌肉線條的變化。
  • 祖傳人像玩家,如何把AI秀出新高度
    這個由感知人像引擎和畫質增強引擎組成的系統,不僅能讓照片裡的人看起來更好看,畫面質感也能得到質的提升。具體如何做到的,我們一一詳細解構。至於畫質增強引擎,則是一套能保障用戶在絕對多數場景下都能拍出滿意的畫面的算法合集。哪怕畫面抖動幅度較大、還是光線不足或過亮,畫質增強引擎都能將畫面調整到更符合用戶偏好的觀感。(你的VLOG必備小能手)除了在開頭看到的,加入新一代超級防抖功能以外,畫質增強引擎還包括視頻多幀HDR和超級夜景視頻兩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