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讀者來信:我住在河東區富民路濱河新苑小區50號樓3門601室,2017年小區進行提升改造工程,除了50號樓外,其餘樓棟屋頂都鋪設了防水。提升改造辦公室工作人員說,50號樓樓頂有違建,不能施工。我解釋稱,我家樓頂沒有違建,違建都是別人的,但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有一戶違建,就不能施工,必須先拆違。我又聯繫城管部門,得到的不是人手不夠,就是沒有立專項整治等理由。這事一拖就是近三年。
天津北方網訊:讀者來信:我住在河東區富民路濱河新苑小區50號樓3門601室,2017年小區進行提升改造工程,除了50號樓外,其餘樓棟屋頂都鋪設了防水。提升改造辦公室工作人員說,50號樓樓頂有違建,不能施工。我解釋稱,我家樓頂沒有違建,違建都是別人的,但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有一戶違建,就不能施工,必須先拆違。我又聯繫城管部門,得到的不是人手不夠,就是沒有立專項整治等理由。這事一拖就是近三年。
今年4月份,富民路街辦事處工作人員打來電話,問我家有沒有違建,今年要拆除。我回答,沒有。同時,我還詢問拆違後是不是給做防水,他們肯定地回答,一定會處理好。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城管部門拆違後,將所有被拆違的住戶樓頂都重新鋪了防水,唯獨我家樓頂沒鋪防水。城管方面回復稱,根據區裡政策,只給被拆違住戶修復,讓我去找提升改造辦公室,可提升改造辦公室回復,「房屋提升改造工程已經結束。」
我沒做違規違紀的事,到頭來全小區所有樓棟樓頂都鋪設了防水,唯獨甩下我家,而且本來我家不漏水,現在卻變得漏水,屋頂也是溼漉漉的沒人管,找了幾個部門還來回「踢皮球」。我不明白,怎麼遵紀守法還有錯呢?
讀者 祝先生
記者調查
河東區老舊小區改造指揮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小區提升改造工程確實已經結束,無法再進行施工,他們已與街辦事處溝通,街辦事處已找了施工隊,將儘快施工。
記者將市民反映情況告知了河東區富民路街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回復稱,濱河新苑建於1999年,50號樓樓頂存在4處違法建設,用於存放物品等,且較為明顯。街辦事處於今年4月底對其違建進行拆除,為防止拆除後出現漏水隱患,對原違法建設存在位置鋪了防水,消除房屋漏水隱患。因為反映人樓頂不存在違法建設,未進行拆除施工,故未進行防水鋪設。對於居民反映的相關問題,街辦事處已派專人現場調查,如確實存在漏水現象,街道將本著服務於民的原則,對該居民樓頂補鋪防水。
6月22日,祝先生稱,樓頂已鋪設防水。(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來源:天津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