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見習記者 吳文中 通訊員 王水田 高志超)冬至時節將臨,天氣異常寒冷。12月15日,在尉氏縣洧川鎮祥潤合作社扶貧基地的日光溫室裡卻溫暖如春,青翠欲滴的西蘭花泛著清香,讓在此忙著收穫豐收果實的三四名脫貧群眾心裡樂開了花。
「是咱鎮黨委、政府和村黨支部,幫助建起這40多座日光溫室,俺才在這裡有了掙錢的門路,這一天都能收入個七八十塊錢哩。」正在這裡採摘西蘭花的一名脫貧群眾樂呵呵地告訴記者。
「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統領、鎮村幹部引領、黨員示範帶領的作用,吹響決戰號角,凝聚全鎮力量,形成『同頻共振』效應,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尉氏縣洧川鎮黨委書記李永瑞說。
今年以來,該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創新組織活動方式,通過機關幹部駐村幫扶、黨員結對幫扶等舉措,把黨員的先進性落在行動上,把黨的關懷送到群眾心上,把黨旗插在脫貧攻堅的前沿陣地上,使黨組織成為脫貧攻堅的「主心骨」。
築牢「最強堡壘」。該鎮把脫貧攻堅納入全鎮黨建該鎮的重要位置,強化駐村幹部、村支部書記、幹部後備力量、優秀黨員「四支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村支部在脫貧攻堅中的「領頭羊」作用,讓其成為脫貧攻堅一線的「指揮所」、「大本營」。
打造「最強引擎」。該鎮大力實施「黨建富民強村」工程,挑選了一批前景好、投資少、落地快的項目,以支部為主導,採取「黨建+」模式,利用「一村一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先後打造了灣李村蘑菇、玉菇香瓜、羊肚菌、西蘭花種植;花橋劉村玉露香梨、水蜜桃、杏、葡萄種植;灣裡河村無公害蔬菜種植等一大批發展前景好的特色產業。同時,該鎮還把黨小組建在產業鏈上,發展合作社、家庭農場50餘個,帶動脫貧群眾300餘人增加經濟收入。
集結「最強隊伍」。該鎮嚴格把關駐村人選條件,對工作難勝任、作風不踏實的人員進行及時調整,做到了真正把素質高、作風實、能力強、身體條件具備的優秀幹部,選派到脫貧攻堅一線開展駐村幫扶,實現了駐村幹部與脫貧戶結對幫扶「全覆蓋」,做到了把有限的人力資源、最強的幹部力量,用到脫貧攻堅主戰場。全鎮黨員先後創辦企業8家,培育黨員致富帶頭人50餘名,創辦致富項目30餘個,落實互助扶貧項目60餘個。
(映象網開封新聞熱線:18003711879,投稿郵箱:hnrcnkf@163.com。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0371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