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廣藿香是今年低迷的藥市中行情表現優異的品種之一,雖然有產區擴種的壓力,但實際情況是今年自產新以來,行情不降反升,所為緣何?
1、近年庫存偏低,疫情期間貨源被大量消化
廣藿香自2016年行情下滑之後,一直到今年的春節前的幾年時間價格都在10元之下或10元附近運行,產區收購價有的年份甚至低至5-6元,前面幾年庫存積累得較多,但隨著生產的調節,到2019年產新之前已經大部分被消化。
今年春節期間爆發的新冠肺炎至目前仍在國外盛行,廣藿香作為國內的中醫防治藥物之一,貨源庫存在第一季度便得到了大量的消耗,需求量的大增,市場的火爆,行情直接短期內翻番由10元左右上漲至20元以上,部分商家甚至出現無貨可供的現象。
圖 廣藿香葉子
2、今年擴種,年中行情面臨壓力而下滑
廣藿香今年開春時的行情是其市場歷史上除「非典」時期的第二高位,高價刺激各產區的農戶種植積極性大增,傳統產區擴種明顯,次產區以及新產區也有不同程度增加,由於廣藿香的生產周期較短,5月份產區即陸續有死苗貨源上市,產新一直持續到年末,所以今年種植量的增加曾給市場前期行情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廣藿香今年的好行情只是出現在2-3月份,4月份產區即有死苗新貨的消息,加上國內疫情受到控制,藥市受大經濟環境低迷的影響,需求減弱,行情即出現下滑,以切段貨為例,2-3月份價格在21-23元,4月份小幅回落至19元,5-6月份15-16元,7月份14.5-15元,行情的下滑,經營商家的心態也出現了不同的變化,經營方式也轉為勤進快銷為主,降低後期可能面臨的風險,畢竟種植面積增加不少。
圖 廣藿香種植基地
3、下半年行情又反彈至年初的高位
但是進入8月份,前期持續下滑的行情迎來了反彈,同樣是切段貨,上旬反彈至16.5元,9月份繼續回升至18元,10月底繼續強勢反彈至20-21元,近日接連升至22元左右,恢復到了今年疫情爆發初期的高位。
4、行情反彈原因分析
8月份仍值湛江產區新貨加工上市的時候,9月、10月高州等產區也陸續產新,目前陽春地區也開始採收上市,緣何廣藿香在今年擴種明顯的情況下,近期行情卻能逆新上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4.1 今年的死苗現象特別嚴重。廣藿香對生長環境要求較嚴,種植難度大,成活較低,種植後三個月幼苗期怕強光,怕多肥,半年後苗長到50公分以上又喜光照,喜肥,30℃多生病蟲害,33℃容易死苗,特別是暴雨過後的高溫,更是廣藿香的剋星。廣藿香的種植管理技術要求也較高,平時施肥、澆水不注意細節都有可能導致死苗,一些老產地的種戶種起廣藿香來都沒保障,何況新區的種植戶對廣藿香缺乏了解對種植藿香就更加困難了。不少產區反映今年廣藿香的成活率不足30%,甚至有的地塊全軍覆滅,導致今年增種不增收。
圖 廣藿香新貨
4.2 今年氣候乾旱影響生長。今年6月份開始,產區便有乾旱的消息,一直到近期南方已是長時間無有效降水,雨水少一方面導致廣藿香生長不良,含葉量少,另一方面乾旱嚴重的直接導致植株枯萎,產量下降。
4.3 庫存空虛。廣藿香近年的產量一直不大,往年的陳貨基本上已經消耗,2019年的產量,經過今年第一季度的疫情需求,也大部分被消化,第二季度以來,無論是產區還是市場,商家手中的貨源都已經不多,但同時由於疫情得到控制之後需求進入疲軟期,市場少見大貨走動,所以行情進入一段低迷期。
總體,今年第三季度之後廣藿香生產狀況逐漸明朗,死苗特別嚴重加上庫存空虛,商家開始意識到今年的增種已不能對市場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近月產區商家購貨積極。
圖 廣藿香飲片
五、後市需關注疫情以及市場走貨量的變化
目前已進入冬季流感高發季節,廣藿香又迎來了它的用量旺季,加上疫情尚未消退的影響,商家藥企都開始備貨,近期產區、市場貨源走動較快,行情有繼續走升的跡象。市場方面,由於目前價位相對偏高,商家多是按自身的需求計劃購銷為主,大量存貨的暫時不多。
對於廣藿香的後市,目前產區仍在產新,但進入需求旺季,需密切關注疫情的變化和後期走貨量的變化。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