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市民朋友們多多少少都會收到一些類似「您信譽良好,可刷單賺佣金」的小廣告,刷單詐騙是非常常見的詐騙手段之一,被騙金額從幾十塊到幾十萬不等,近日,我市一市民被騙42.5萬元。警方提醒市民切實提高自身的防範意識,注意甄別刷單兼職、中獎返利以及簡訊認證類詐騙。
01兼職刷單詐騙
【典型案例】
劉先生的妻子收到一個加微信好友的申請,之後劉先生的妻子被拉進了一個微信群裡,在該群內有人發了一個刷單兼職的廣告,她就加了對方客服的QQ號,對方用QQ發給她一個表格,讓其填寫具體信息。填完之後,對方又讓她下載了一個APP,稱在此APP上聯繫,其下載並註冊了帳號。隨後又讓她加了一個接單員的QQ號,該接單員給了其一個銀行卡號和姓名,讓其把錢打到這個銀行卡號上,並將轉帳成功後的截圖發給對方,接著對方給了其一個導師的聯繫號,接著這個導師就教其如何操作,並讓其按對方說的進行操作購買,說是不論是否成功都有佣金,後其於11月13日起就用自己的建設銀行卡在家中向對方提供的三張銀行卡上陸續轉了429598元,期間對方返還過其4598元,後意識到不對勁遂報警,共計損失425000元。
【警方提示】
國家法律法規、電商平臺均明令禁止刷單這類虛假交易。切勿相信「輕輕鬆鬆賺錢」、「刷單賺佣金」、「高回報、快收益」等廣告,天上不會掉餡餅,市民朋友要提高自我警惕,樹立正確就業觀,拒絕「網絡刷單」。不要輕易在網上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對於陌生網友的好友申請要保持警惕,更不能輕易給陌生帳戶轉帳付款。
02中獎返利詐騙
【典型案例】
趙先生收到一條微博通知,稱其之前轉發的信息已中獎,並讓其選擇金額參加,金額從1000元至10000元,充值相對應的金額,則可以返現相對應的金額。趙先生信以為真,選擇了充值5000元返10000元。後對方詢問趙先生如何轉帳,其稱通過微信轉帳匯款,對方便給了趙先生一個二維碼,讓其分兩筆掃碼轉帳,趙先生先後分別支付了2500元和2499元給對方,對方稱需要24小時之後處理,讓趙先生耐心等待。趙先生一直聯繫不上對方,後才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警方提示】
騙子依託微博這個大平臺發送看似比直接中獎顯得稍微「合理」一些的「充值返利」獎項,大大增加了詐騙的迷惑性,看起來十分靠譜,但實則為詐騙,廣大市民要提高警惕。正規機構、正規網站組織抽獎活動,不會讓中獎者「先交錢,後兌獎」。當您收到中獎信息要堅決予以刪除,切勿輕信「中大獎」、「免費送」等噱頭,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保持較高的安全防範意識,不輕易透露個人身份信息、銀行帳戶及密碼等重要信息,與陌生人進行現金交易時務必要再三核實。一旦發現上當受騙,及時報警,尋求警方的幫助。
03簡訊連結認證詐騙
【典型案例】
市民鄒先生報警稱收到一條讓其進行商戶電子登記的簡訊,其打開簡訊中的連結進入「統一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管理系統」網頁,其按照網頁上面的要求填寫了身份信息、銀行卡密碼、餘額等信息後獲得驗證碼。在其填寫驗證碼後,發現銀行卡上被扣除了3400元,這才意識到被騙。
【警方提示】
廣大經營者在收到此類簡訊時,不要盲目相信,請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核實,不要在來歷不明的網址連結上輸入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等信息。一旦發現被騙,及時報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