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爾納
儒勒·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該頭銜也被授予H·G·威爾斯和雨果·根斯巴克)。凡爾納在與出版商埃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其著作主要有《海底兩萬裡》《八十天環遊地球》《神秘島》等。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又譯作赫伯特·喬治·韋爾斯,英國著名小說家,新聞記者、政治家、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他創作的科幻小說對該領域影響深遠,如「時間旅行」、「外星人入侵」、「反烏託邦」等都是20世紀科幻小說中的主流話題。1895年出版《時間機器》一舉成名,隨後又發表了《莫洛博士島》、《隱身人》、《星際戰爭》等多部科幻小說。他還是一位社會改革家和預言家,曾是費邊社的重要成員,會晤過羅斯福和史達林,撰寫了《基普斯》、《託諾-邦蓋》、《波裡先生和他的歷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預測》、《世界史綱》等大量關注現實,思考未來的作品。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英國科幻小說家。其科幻作品多以科學為依據,小說裡的許多預測都已成現實。尤其是他的衛星通訊的描寫,與實際發展驚人的一致,地球同步衛星軌道因此命名為「克拉克軌道」。作品包括《孩童時代的結束》(1953)、《月塵飄落》(1961)、《來自天穹的聲音》(1965)、《帝國大地》(1976)和《2010》等。還與人合作拍攝富有創新的科學幻想片《2001年太空漫遊》。與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因並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克拉克於2008年3月19日在斯裡蘭卡辭世,享壽90歲。
艾薩克·阿西莫夫
艾薩克·阿西莫夫(英語: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當代美國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他也是位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20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誌」,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
羅伯特·海因萊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費城海軍航空實驗所任工程師。被譽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美國科幻空前絕後的優秀作家」、「美國科幻黃金時代四大才子之一」。 【海因萊因的科幻創作】 海因萊因的科幻創作始於1939年,第一篇小說《生命線》刊登在《驚異》(Astounding)上。由於該雜誌編輯坎貝爾的賞識,海因萊因的早期作品大多發表在《驚異》上。這些早期作品大多屬於他的「未來歷史」系列,後來收集在《出賣月亮的人》(1950)、《地球青山》(1951)和《2100年起義》(1953)中。《梅瑟斯拉神的孩子們》(1943)和《天堂的孤兒們》(1963)兩部長篇也屬此系列。海因萊因在這些作品裡展露了他的才華,他視未來為既成事實,在寫作上避免冗長的陳述和解釋,而是通過對話和行為,巧妙地把信息傳遞給讀者。機敏而含蓄的描寫,明快的行文,對人物的關注勝過對科技新玩意兒的興趣,使他成為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四大才子之一。
弗蘭克·赫伯特
蘭克·赫伯特,美國科幻小說家,作家。生於華盛頓州的塔克瑪,畢業於華盛頓大學。作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科幻巨匠之一,赫伯特在科幻文學中的地位如同託爾金在奇幻文學中的地位一樣,無人可以動搖。在他的代表作《沙丘》之前,沒有一部科幻小說能營造出如此細緻入微的想像世界。
威廉·吉布森
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1948年3月17日生於美國南卡州康威(Conway,South Carolina),美國作家,主要寫作科幻小說 ,是科幻文學的創派宗師與代表人物。居住在加拿大,被稱作賽博朋克運動之父(賽博朋克是科幻小說的一個子類)。18歲隨母移民加拿大多倫多市,於1972年偕妻子遷居溫哥華市,育有二名子女。
奧森·斯科特·卡德
奧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是當今美國科幻界最受人矚目的人物之一。在美國科幻史上,從來沒有人在兩年內連續兩次將「雨果獎」和「星雲獎」兩大科幻獎盡收囊中,直到卡德橫空出世。1986年,他的《安德的遊戲》囊括雨果獎、星雲獎,1987年,其續集《死者代言人》再次包攬了這兩個世界科幻文學的最高獎項。
道格拉斯·亞當斯
英國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也是幽默諷刺文學的代表人物、第一個成功結合喜劇和科幻的作家。不過,他並不把自己定位為科幻作家,而是喜劇作家,只是把科幻當成喜劇的一種表現方式。同時他也是一位廣播劇作家和音樂家。他尤其以《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作品出名。這部作品以廣播劇起家,後來發展成包括五本書的「三部曲」,拍成電視連續劇。亞當斯逝世後還拍成電影。
劉慈欣
劉慈欣(1963年6月-),出生於北京市,山西陽泉人,畢業於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陽泉市作協副主席,是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著有《超新星紀元》、《三體》、《流浪地球》等,其中《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5年8月23日,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