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本來應該是個恐怖片大年,不過因為疫情的原因,讓原本計劃今年上映的絕大部分商業恐怖片無法按時和大家見面。
這個榜單羅列出來足以令人為之肝顫,《屏住呼吸2》《靈偶契約2》《鹿角》《死神來了6》《招魂3》《猛鬼街10》《睡魔》《媽媽2》《寂靜之地2》《關燈後2》《電鋸驚魂9:螺旋》《夜魔3》……
所以,靠恐怖片續命的同學,你們有理由期待來年的生活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不過眼下嘛,我們也需要對這一年的成績有所總結和回顧,來,讓我們獨自一人在深夜漆黑的環境,戴上耳機,打開2020年上映的那些個恐怖片,一起快樂地成(zuo)長(si)吧。
1、《飢餓站臺》豆瓣7.8
推薦理由:人吃人的社會寓言,毋庸置疑年度最高分恐怖片
影片在恐怖色彩上其實用力不多,但對社會階層的諷刺更加直白和嚴肅:資本剝削、等級分化、貧富差距、資源分配、人性蠻荒等問題都顯而易見地被具象化到一個垂直監獄裡。
其實相似概念在《雪國列車》、短片《下一層》都已經有過,但從我個人的觀感和目前此片的人氣度,對這種「高概念+密閉空間」的社會寓言類電影難掩喜愛之情,壓抑的基調和奇趣的設定保證了足夠的可看性與反思性。
2、《電話》豆瓣7.6
推薦理由:雙女主加超時空通話的老設定,拍出了恐怖片該有的辛辣感覺。
因為疫情被迫11月底才上映的《電話》,口碑成績相當不錯。
「相隔20年的時間生活在同一空間的兩個女人,因為偶然接通的一個電話,做出了改變彼此人生的危險選擇。」
影片的創意雖然用的是舊酒瓶,但勝在內容懸疑燒腦,情節環環相扣,樸信惠和全鍾瑞雙姝,演技在線,全程高能。雖然沒有多少血腥駭人的畫面,但剝繭抽絲解開謎題後卻細思極恐,後背發涼,讓人直呼過癮。
3、《狩獵》豆瓣7.3
推薦理由:年度爽片,不廢話,咔咔,就是幹
「大逃殺」加上「開掛女主角」這種不太新奇的虐殺片設定下的《狩獵》是一部具有敏感內核的電影,但它用喜劇的形式和流行的動作風格將其淡化,試圖通過觸及很多人的底線去表達一些觀點。
即使沒有get到也毫無關係,片子明快的敘事節奏和水準之上的幽默與動作戲碼也足夠讓人獲得觀感上的高級享受。
4、《隱形人》豆瓣7.2
推薦理由:將「隱形」概念用懸疑和靈異的手法包裝,渲染出「無形又隨形」的恐怖氛圍。
相差十個月才在國內公映的大黑馬,也是今年不可多得的恐怖佳作。
在契合「警惕科技掌控人類」的命題同時,放置在家庭暴力、情感控制、男權主義等具有當代性的話題語境內,講述了女主在男友突然自殺後遭到一個隱形人反覆折磨,不得不奮力求生並查明真相的故事。
一個始終看不見又一直在場的反派,一個經受心理創傷又以私刑復仇的被欺凌者,《隱形人》「他人即地獄」的存在主義視角,為觀眾構築了極具觀賞性的驚悚故事。
5、《逃跑》豆瓣6.7
推薦理由:雙人對峙的密室逃生片,反套路的母愛
兩年前的驚悚電影《網絡謎蹤》如今已成了影迷記憶中的現象級作品,讓原本囿於小眾的「桌面電影」為人所熟知。
11月底,《網絡迷蹤》導演查甘蒂最新作品《逃跑》上線,講述的是一個殘疾女兒和一個病態母親之間的故事。
前作《網絡謎蹤》與《逃跑》從內容、主題和形式上恰好呈現為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前者通過父親抽絲剝繭的探案過程,最後落足於親情的偉大;而後者則通過女兒一波三折的逃跑過程,體現了「親情」的桎梏,反套路的母愛,雖然沒有絲絲入扣的推理過程,但劇中母女二人相互博弈,劇情一氣呵成看起來還是挺爽的。
6、《戰爭幽靈》豆瓣6.6
推薦理由:戰爭+科幻+鬧鬼混合類型片,玩的還是循環反轉那一套。
一般的鬼片都是圍繞著「到底有沒有鬼」、「什麼樣的鬼」等等佔據了大量篇幅,而本片反套路,對老套路惜墨如金,防止觀眾審美疲勞。
屬於輕恐懼,總是讓人繃著神經,卻又拿捏得恰到好處,在可承受的範圍,把重頭戲放到了懸疑上,算是比較成功的商業電影。
另外必須一提的是,導演埃裡克·布雷斯的職業生涯中僅有兩部導演作品,除了這部《戰爭幽靈》,上一部是16年前鼎鼎大名的《蝴蝶效應》。
7、《惡魔的請柬:第二章》豆瓣6.3
推薦理由:內容生猛,全程高能,邪氣滿滿,追求的就是直白的極致享受。
印尼恐怖片今年的收穫稱得上是滿滿當當,甚至衝奧片都交了恐怖電影《地獄女子》。
這部2018年電影的續集繼承了印尼恐怖片的一貫特色,風格就是爽。內容就是硬。從生理,到心理,不克制,不高級,就要一股腦給你絕對直接的衝擊。
平心而論,近幾年印尼鬼片已經將泰國同行拋到腦後了,喜歡亞洲恐怖片的影迷不要錯過這部冷門片。
8、《黑盒子》豆瓣6.3
推薦理由:以生物醫學做背景講述一個類似《萬能鑰匙》的故事
《歡迎來到布倫屋》系列目前已經上線四部電影中的最高分作品,也是唯一及格的一部。
從本質上講,《黑盒》講述的是一個類似《萬能鑰匙》的故事,只不過一個以生物醫學做科學背景,另一個以巫毒巫術做環境,導演運用科幻概念,把賦予人新生作為一次折磨的尋找自我,最後在反轉下圓滿點題——珍惜眼前人&家暴男必死,比較精彩的小成本恐怖電影。
9、《砍人快樂》豆瓣6.3
推薦理由:男女主角身體互換的恐怖喜劇
光看這個片名或許就能猜到,本片正是一手打造了兩部《忌日快樂》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蘭登的新作。
《砍人快樂》的整體風格是喜劇大於恐怖的,全片結構並不複雜,觀看過程可以說毫無門檻。它比簡單的喜劇片,多了R級片的嗜血快感,但又只是點到為止,比一般的驚悚片輕鬆愉快好消化。
唯一的缺憾就是這部片子的套路感太過明顯,仿佛一鍋大雜燴,討好觀眾的意圖明顯。不過作為專供夜晚的娛樂消遣,看個熱鬧,也是足夠了。
10、《奪魂連線》豆瓣6.3
推薦理由:居家隔離,在線通靈
今年少見的桌面電影,還用上了「在疫情期間拍攝且以疫情為背景」的特殊性,還有「逃命不忘戴口罩」這種非常2020的時刻,差不多就是融合了驅魔和惡鬼的恐怖電影,和《解除好友》第一部基本相差無幾。
但本片短小精悍(片長56分鐘)且驚嚇度高,氛圍極佳,還是達到了不錯的效果,幾處恐怖段落的設計也很有想法。從純粹的驚悚體驗來講的話本片會是一個驚喜之選。
11、《陰聲》豆瓣6.2
推薦理由:西班牙鬼屋題材電影,驅鬼留彩蛋一條龍服務
延承了西班牙鬼片生猛霸道的風格,打破了近年來比較流行的「前半段氣氛+後半段冒險」的格局,全程Jump scare,整體陰森的氛圍做的很不錯,好久沒有看到這樣高能且直接的恐怖片了。
12、《女鬼橋》豆瓣6.2
推薦理由:讓人又愛又恨的校園恐怖傳說
華語恐怖片依舊貧瘠,《女鬼橋》算是「矮子裡拔將軍」的一部了。
影片有真實民間怪談做底子,由一個橋上自殺女鬼陰魂不散的校園傳說改編而來的電影。同時在敘事結構上也花了點心思,雙線敘事手法玩得飛起,部分偽紀錄形式點睛,但問題是通過諸多過時的嚇人伎倆以及本來就沒什麼吸引力的故事來成全這個「詭計」,顯然不太奏效,但不失為一部今年湊活可看的亞洲恐怖電影。
13、《奇奇怪怪:整容液》豆瓣6.2
推薦理由:限制級的恐怖動畫
《整容液》是2013年開始連載的短篇漫畫集《奇奇怪怪》中最為知名的一篇,漫畫集的作者是韓國漫畫家吳城岱。
電影版的故事架構跟漫畫是基本一致的:肥胖醜女孩為了變美,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使用了整容液,重塑了自己的身體和臉,從此走上人生的巔峰,然而,巔峰之後便是深淵。因為《整容液》不僅溶解了她的臉,還溶解了她的道德觀,讓她成為一個不擇手段的人並一次又一次墮入更深的地獄。
不過畫面處理,相比要收斂很多,類似融化人、半身人的場景沒能重現,3D模型也是格外粗糙,被大家一致吐槽,建議結合原著一起食用。
14、《吞咽》豆瓣6.1
推薦理由:看著肉疼的異食癖電影,部分場景令人不適
影片以冷靜克制的口吻講述一個容易引起生理不適感的故事,恐怖的元素來源於肉體上異食的折磨,更深層次的是導演試圖用這種行為來表達對階層和性別間剝削壓迫的反抗,總體來說是一部內涵豐富的影射電影。
15、《美味》豆瓣6.1
推薦理由:今年稀缺的類型片,比起《釜山行2:半島》和《#活著》,屬於更加傳統和惡趣味的喪屍電影
比利時的喪屍恐怖喜劇《美味》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一部「群屍玩過界」式低成本娛樂感十足的喪屍大雜燴。它也十分努力幾乎做到了該做的一切:血漿和殘肢斷臂齊飛,大胸美女和不軌帥哥一色。
這部幽閉空間喪屍逃殺大戲裡既有充滿想像力的殺戮場景,也有低成本血腥恐怖片中絕對不會缺席的侮辱智商橋段。
16、《佔有者》豆瓣6.0
推薦理由:滿是血漿又詭異的科幻片
大衛·柯南伯格親兒子布蘭登·柯南伯格自編自導的科幻恐怖片,在敘事節奏和視覺風格方面已經成熟了很多,形式上極具觀賞性,迷幻而陰冷;且同樣繼承了父親的口味和氣質,在「身體-科技」的概念上大做文章,對暴力的展現也毫無保留。
其中用蠟像熔化、雌雄同體等橋段來表現意識的植入、交融與不穩定,十分新穎。儘管觀感上顯得煩躁與拖沓,暴力內容設計直白,但我們仍可以期待他的下一次更出彩的發揮。
17、《寄生異形》 豆瓣5.9
推薦理由:一個共享大腦的怪物種群,探索太空尋求繁衍的故事
這部俄羅斯科幻電影一如既往的延續了抑鬱色彩的黑色風格,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它成為一部科幻佳作。
它沒有採用簡單粗暴的恐怖驚悚,也不是庸常煽情的溫情喜劇,而是通過一個研究所的日常去講故事,太空、航天、冷戰、軍備競賽和迷你異形,這些元素交織在一起,還是可以一看的。
18、《深海異獸》 豆瓣5.9
推薦理由:一部合格的克魯蘇神教的入教宣傳片
今年年初的《深海異獸》獻上了令人窒息的「克蘇魯時刻」,影片雖然票房不太可觀,但整體製作效果還算可以,對深海幽暗不安的氛圍也營造到位,比如海底主觀鏡頭的切換以及仿佛耳朵灌滿水的聲效,會令深海恐懼症患者心臟一緊。
儘管在情節推進或人物塑造方面顯得比較快餐,但整體不失為八九十年代科幻深海怪物片的一次復興,也是一種簡單直接的、怪獸片的恐怖影迷樂趣。
19、《衣櫥》 豆瓣5.7
推薦理由:河正宇領銜,雖然不恐怖,但三觀很正
《衣櫥》是今年韓國觀眾最多的一部電影,是部驅魔片。一般西方的驅魔電影,都是展示正常的病理和心理現象,經過驅魔後情況複雜了,最後導致悲劇。
但《衣櫥》卻非常浪漫主義,很容易令觀眾撇開驅魔神秘、虛渺的形式,把握住人間的道理和情感。電影最接地氣的真相,是這些失蹤的孩子都受到家庭忽視、虐待、誤解。
最真切的是這些孩子遭遇不幸時的感受,他們的掙扎與痛苦,他們呼天不應、叫地不靈時的無奈與失望。
20、《格蕾特和韓塞爾》 豆瓣5.4
推薦理由:用舊童話提煉出的新主題
《格林童話》中有一篇著名的《糖果屋》,故事中格蕾特和韓塞爾兩兄妹被繼母拋棄在了森林中,還被誘拐到了魔女的糖果屋中差點被吃掉,不過最終二人還是逃出了魔掌。
其實當成人讀到這個故事中的誘拐、食人等情節,聯想與幻想足以讓這個故事變得危險而恐怖,現在恐怖版的糖果屋就在電影院敞開了大門。
影片中「格蕾特」成為了這個故事新的敘述者,女性主題已經十分明顯。更突出的是先鋒的視覺呈現,場景與攝影十分精緻漂亮,但整體故事還是味同嚼蠟、故弄玄虛,讓人有些遺憾。
以上推薦你看過哪些,感想如何呢?歡迎留言評論,有人會在深夜拜訪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