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暫且先不談女性歧視,光是LGBT 的性別歧視就出現過很多次。就在今天,安妮玫瑰終於被扒了個乾淨。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作家安妮寶貝的某個死忠粉,其實不然,她就是一個典型的「網暴者」,一個每日在微博這片地上呼天搶地的歧視者。
十年前,在湖南衛視播出的《快樂男聲》這個節目上,一個不太平凡的身影出現在了舞臺上,他叫劉著。他的聲音完全不同於男性的聲音,而是細膩溫柔,甚至說很好聽。
他以一襲女裝附在身上,剛開始評委們臉上都有露出疑惑的表情,但是嘴上並沒有過多的評判。這時候,安妮玫瑰跳出來了,她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口吻說著這樣的話:
「我怎麼看你都像女生」
「可以出示一下你的身份證嗎?」
「如果你來戲弄我們,我可以讓網友對你人肉搜索。」
她明明打著心理諮詢師的旗號,但是就目前來看,她自身更像是一個心理疾病患者,真是可笑。
其實當我們細心下來便會發現,我們身邊有很多跨性別者,他們可能是跨性別泛性戀,可能是無性戀。
她們也許和別的女生不太一樣,不喜歡穿裙子塗口紅蓄長發,而是喜歡中性的搭配。他們也許不像其他男生一樣喜歡打籃球,也不喜歡和兄弟們拉幫結派放學後一起擼烤串,他們也許戴著美瞳甚至是穿上高跟鞋。
但是,這錯了嗎?
完全不,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跨性別者,他雖有男兒身,但是心卻始終系在女性那邊。初中時他一直以為自己就別人口中所說的GAY ,但是到了高二才發現自己原來是跨性別者。
之後他選擇大膽地將這點表現出來,即便前期有無數異樣的眼光投射在他身上,但是他也無所畏懼。他說:「我要是連做自己都不敢,那麼我這輩子還能夠幹成什麼事?」
是的,他們也許是染色體的基因問題,也有可能是後期環境的影響,才會打扮有所不同。
跨性別(Transgender)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
這是一種精神醫學上的分類定義,通常用來解釋與變性或異性裝扮癖相關的情況。醫學界也經常使用性別焦慮、性別認同障礙或性別認知障礙來解釋跨性別者。
另外,跨性別者不止有FtM(女身男心)和MtF(男身女心)兩種類別,還有心理性別處於中性(男女之間)或第三性別(男女之外)的跨性別者。也就是說,一個人生理性別為女性,但心理卻不認為自己是女人,也不認為自己是男人,而是位於中間或之外的性別。
但無論是哪一種,我們都應該去尊重不是嗎?作為有關注度的公眾人物來說,更應該謹言慎行不是嗎?你說呢,安妮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