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簡單的食物都有自己的靈魂,人生有很多味道無法複製。
——《深夜食堂》
5月16日,氣象顯示成都今日最高溫達36°,真的是可怕的夏日。連續三天的高溫,感覺自己的手臂都曬成了黑黃。最近總有身體代謝變慢,傷疤痘印復原變緩的恐慌,不知道是不是來自二十餘歲的中年危機和假性中年錯覺。扯遠。
不喜歡夏天,悶熱,潮溼,體感粘膩。淹沒在人群裡,被各種體味的熱風簇擁,人生百味,也是如此。好吧,人類動物在夏天時也容易喪失食慾,真是一種可怕的本能缺失。
想pick兩部最近喜歡的美食綜藝,一部純綜藝,一部紀錄片式的半綜藝,兩部片子有一個共同的核心人物——白鍾元,姑且可以把他當作棒子美食片的「意見領袖」。
白鍾元的小巷餐廳
《白鍾元的小巷餐廳》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跟白鍾元在小巷子裡開了家餐廳,但其實這個綜藝,是白鍾元和製作團隊一同幫助一個小巷裡的幾個小店,幫助他們優化特色菜品,告訴他們如何正確的經營餐廳,讓巷子的生意活絡起來。
節目本身主題關於吃,ASMR的視覺效果勾起觀眾動物本能,加之節目裡實用性的美食製作竅門,以乾貨輸出持續引流受眾。
好的節目,從製作和架構都能隔著屏幕流出電視人的真心。
街頭美食鬥士 · 街頭大胃王
這部紀錄片綜藝才出來三期,第一期就選定了成都,點讚作家的眼光。目前也只是認真的看過第一期,被前期的籌劃功力和剪輯水準折服,當然了,更點讚內容和白鍾元本身啊。
該綜藝從區域出發拍攝當地美食,人情,以白鍾元為美食引領主線,分析當地美食歷史和歷史沿革,風土人情。聽起來有點像《舌尖》,但其實引入意見領袖的做法,思路遠高於舌尖。
以上,最後貼幾首喜歡的吃貨詩。
北宋詩僧慧洪所著《冷齋夜話》中提到彭幾曾與人言 :
吾平生無所恨 ,所恨者五事耳 。
一恨鰣魚多骨,
第二恨金橘太酸,
第三恨蓴菜性冷,
第四恨海棠無香,
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詩。
至於蓴菜,辛棄疾有詞雲 :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世說新語·識鑑》中記載張季鷹闢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蓴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 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
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
三千裡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