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王婆婆家境優渥,兒女也孝順,給買了烘衣機、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等等,生怕老母親累著,但王婆婆改不了傳統家庭婦女事必躬親的習慣及節儉的傳統,寧願自己撐杆晾衣、彎腰抹地.久而久之,腰背痛到直不起身,甚至連雙腿都開始麻木疼痛,早上起床非常不舒服,要走一走活動一會兒才好點兒,但又沒辦法長時間步行,差不多走個10來分鐘就要休息一下。
腰椎不穩定的原因包含腰椎滑脫等,可能是脊椎小面關節退化、外傷或長期姿勢不良造成。
腰椎滑脫分成5個等級,如↑圖所示:第一級是<25%滑脫,第二級25~50%滑脫,第三級50~75%滑脫,第四級75~100%滑脫,第五級>100%滑脫。
若是第一、二級滑脫,可以先試試保守療法,但,如果已經到達脊椎第三級以上滑脫,因腰椎不穩定可能嚴重壓迫神經根,此時保守治療不易改善,需要考慮手術固定治療。
腰椎神經根壓迫的結果,可能造成肌肉逐漸萎縮,雙下肢無力。若肌肉萎縮的情況若持續,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如平面行走、爬樓梯時,就需要考慮開刀。
建議患者接受脊椎手術治療後,要向復健專科醫師諮詢,儘快安排術後復健,目前研究證實脊椎術後接受運動訓練,可以縮短疼痛時間與改善失能狀態。
從普遍情況來看,適當的復健治療就能改善絕大多數的腰椎退化性疾病。復健治療的目標在於減輕腰痛,恢復日常活動功能。復健治療除拉腰、電療、熱療之外,還包括運動治療與姿勢調整,這非常重要。治療後雖骨刺並未減少,但老年人可以通過正確復健觀念,延緩腰椎退化,避免症狀復發。保守治療的原則,首先是急性發炎期的疼痛控制,再來是加強腰背肌肉的運動訓練,在疼痛發生的早期就應該儘早開始復健,且每周參與復健3~5次。平時多按摩腰背,可配合使用古本孝噴霧,能有效起到舒筋活絡、消除疼痛的作用。☀腹式呼吸:深深吸氣使肚子鼓起,再慢慢吐氣讓下腹部儘量內縮,啟動核心肌群,背部要貼平地面。☀橋式運動:平躺,手腳平放於平面,臀部抬起來離地成拱橋狀。注意此時肩關節、髖關節及膝蓋要呈一直線。☀爬行運動:又稱鳥犬式。準備動作時先吸氣,吐氣時右手往前伸,左腳往後伸;再換左手右腳。此外,除了參與復健,日常生活的姿勢調整也相當重要,避免腰椎承受過度壓力:避免彎腰搬重物,若一定要搬動重物時,建議髖關節及膝關節要彎曲,腰部保持平直,再搬起來;坐姿儘量選擇有下背支撐的椅子, 而且不宜坐超過半小時,以免增加腰椎軟骨的壓力;若需久站,可輪流將一隻腳踩在小凳子上等等。
想要了解更多健康與美麗的知識,以及與美匯的動態或產品信息,敬請掃下方二維碼關注與美匯官方公眾號(yumeihui12)或下載與美匯APP,也可撥打400-702-1611進行垂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