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好像才剛剛開始,就已經快10月份了。
有人說: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連在一起,是用來彌補春節的遺憾的。
國興、家睦、月明!
這句話說得甚好。
只是,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去年——2019年——國慶檔電影的盛況嗎?
曾經,不到24小時,票房過10億
除去一些小製作、小成本的電影作為陪襯以外,去年有三部神仙打架一般的電影在「國慶檔」一同上映。創造了上映不到兩天,未過24小時,總票房就已經超過10億的驚人「神話」——
1、陳凱歌、寧浩等一眾知名導演合作拍攝、黃渤、葛優、張譯等一眾著名演員參與演出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2019年9月30日9點上映);
2、導演劉偉強執導,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等參演的電影《中國機長》(2019年9月30日9點上映);
3、李仁港執導,吳京、章子怡、張譯等主演的電影《攀登者》(2019年9月30日8點上映)。
這三部電影在當時的排片佔比接近90%,90%的排片是什麼概念?一家影院如果有10個播放廳,那麼其中有9個都在播放這三部電影。當時,連夢工廠的《雪人奇緣》都只能蹭個邊角。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那一年,那幾日,是中國國產電影的一個巔峰!
而這種巔峰本來可以在2020年的「春節檔」中被延續,以影視娛樂更多帶動內需的發展,然而……
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時電影市場的繁榮從某一側面,正反映著我們民眾有著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以此娛樂。
這幾部電影最後的成績單:
《我和我的祖國》,31.71億票房,豆瓣評分7.7分;
《中國機長》,29.12億票房,豆瓣評分6.7分;
《攀登者》,10.98億票房,豆瓣評分6.1分。
如今,尚有戰力,未來幾何
如今,國慶檔電影,更多靠的是當時春節檔電影的支撐。
動畫電影《姜子牙》上映首日,截止上午10點,獲得了1.59億的票房;
寧浩、徐崢、陳思誠等聯合導演,黃渤、王寶強、葛優、沈騰等參演的電影作品《我和我的家鄉》,上映首日票房1.11億票房;
成龍、楊洋等主演電影《急先鋒》上映兩天,票房未過億,約8000多萬票房;
提前一周上映的女排電影《奪冠》,票房3億……
2020年國慶檔的這些電影,在首日獲得了約3億多的票房,是否能追上去年不到24小時便超過10億的票房呢?可能已有難度。
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原因。
大環境的影響不再贅述。而就影片類型來看,去年的三部影片幾乎是全年齡段的,上至七八十,下到七八歲,都可以在這樣的影片中尋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相較之下,今年的幾部影片,除了《奪冠》以外,《姜子牙》是動畫電影,《急先鋒》是動作片,和去年「為國攀登」的《攀登者》,「中國民航奇蹟」的《中國機長》,喜迎國慶70周年的《我和我的祖國》相比,觀眾覆蓋面明顯沒有那麼廣,觀眾的共鳴和觀看欲望也沒有那麼強烈。
要知道,當時很多「瘋狂」的觀眾們買帳去看,更多靠的是一種文化認同,一顆赤誠愛國之心的共鳴。但如今,在疫情防控之下,多有難度。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電影市場,有時候很好地反映著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