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直達專題
杭州市天長小學六(4)班李蕭然讀後感
武漢,我把爸爸借給你
今年寒假格外的不同,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闖入,我們只好宅在家中,禁止外出。路邊的店鋪也大都關了門。
為了使疫情好轉,總有人在我們前面築起一堵「牆」。疫情之下,有些人放棄了一年中唯一合家團聚的機會,重返崗位,穿上厚重的防護服,來到重症監護室與病房,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救治那些被病毒折磨的患者。
為此,他們甚至疲憊地倚著牆睡著了,還有的因為時間太久,口罩在臉上印下了深深的血痕,還有的人並非醫護人員,可能是公務員因為工作累倒在桌上,有的是社工,為了照顧新冠肺炎治癒出院的孩子,將自己孩子送到了父母家,有的人是警察,因為工作無法與家人團聚……
我爸爸是腦科重症的醫生。在疫情開始不久時,他加入了醫院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專家組,不時要穿上防護服,給那些疑似病患做檢查。
有一天凌晨,爸爸接到消息,他要去武漢支援。聽說他們會穿防護服,可那些都是一次性的,用一次就要少一件,資源又是如此的匱乏,保著不浪費的原則,他們六小時一班崗,在六小時內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能上洗手間,更不能呼吸那些新鮮的空氣……每個人還必須時時刻刻小心不被新冠病毒傳染,這壓力是得有多大呀!
得到消息後,我的心裡特別難受:「爸爸,你能不去武漢嗎?」
可每次答案都是:「不能,爸爸是醫生,在國家需要我的時候就要挺身而出。」
「好吧!」雖然心中有百萬個不樂意,可總得答應。第二天,爸爸隨浙江醫療隊還是去武漢了。我希望,武漢有全國白衣戰士的支援後,疫情能夠早日好轉。
武漢,我把爸爸借給你;爸爸,記得一定要安全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