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胡楨,和他建設的佛子嶺水庫

2020-12-21 正春和

文 | 藍豚

2020年6月24日,中央電視臺CCTV4《國家記憶》欄目播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五集系列片,其中的第三集《蓄水築壩》,主要是回顧佛子嶺水庫的工程建設,以及參與該工程指揮的汪胡楨先生。

巧合的是,筆者也正在研究第一次治淮工程中的佛子嶺水庫工程建設,翻看了一些老舊資料,也了解了一部分工程建設的相關細節。

筆者認為,要講好佛子嶺水庫,離不開要講到一個人,非常同意國家記憶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之蓄水築壩》的製片人,在這一集中重點介紹的一位專家,那就是佛子嶺水庫的建設者,佛子嶺水庫工程建設的指揮汪胡楨先生。

記住一件有益於社會進步的事件,更要讓社會記住為此做出貢獻的人。

關於汪胡楨先生的生平,百度有比較詳細的介紹,筆者在此基礎上再補充一二少為熟知的故事。

汪胡楨(1897.7.12—1989.10.13),浙江嘉興人,水利專家,中國現代水利工程技術的開拓者,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水利部原顧問、一級工程師。

1897年7月12日,汪胡楨出生於嘉興南門飯籮浜(現在的帆落浜)一個貧苦家庭。

5歲進私塾,讀完高小一年級,直接報考嘉興府中學堂,以文科(後文實科合併)第一入學高中。

因為辛亥革命和年僅32歲的父親去世,原本平靜的求學生涯變得不平靜。

他自知家境貧寒,曾想去上海商務印書館投考排字房學徒。

多虧姑母資助,他繼續求學。

在他85歲高齡時,曾撰文回憶自己的中學時代。

他說:「中學時代是一個人確立人生觀及為體質、學識打好基礎的時代,故中學教育最應受到重視。」

中學畢業後,適逢全國水利局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招生,廣告中的兩句話打動了汪胡楨。

直魯蘇浙的學生免收學費,畢業後分配去導淮工程組織機構工作。

於是,汪胡楨放棄了已錄取的上海私立中華鐵路學校,轉學水利。

1915年(民國4年),從浙江省立第二中學校(現浙江省嘉興市第一中學)畢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師從水利學家李儀祉。

有一次,李義祉他給大家展示了一片水體的模型,他對旁邊對學生說:這片水體,外語叫說外語是Reservoir,意思是儲蓄處。在我國古書叫陂或塘,都是單音節字,叫起來不順嘴,你們可思考一下,請同學們為它取個雙音節的名字。

汪胡楨當晚輾轉反側,忽然靈光一現:「水庫」。

他當即佔七絕一首:

從來粟米聚成倉,

而今雨水也入庫。

蓄潦濟旱能發電,

五穀豐登百工富。

第二天,他的「水庫」譯名報告了李義祉。

李義祉大悅。

他說自己也曾想到「水陂」兩字,但嫌它不通俗,「水塘」又似乎規模太小,現使用「水庫」為Reservoir的譯名最妥。

從此「水庫」一詞,全國通用。

1917年(民國6年),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畢業。

1918年(民國7年),應聘到北京到全國水利局暫署主事。

不久,在全國水利局留職,去河海工程專門學校任教。

1920年(民國9年),入美國康乃爾大學,學習水利發電專業。

1923年(民國12年),康乃爾大學畢業,獲得土木工程碩士學位。

汪胡楨在康乃爾大學畢業後,他通過史密斯同學父親的關係,到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鐵路與電力公司實習水電站的設計與施工,9個月後,前往摩根瀑布水電站建設工地參觀學習,並曾參與摩爾根瀑布(Morgan Falls)水電站、騷吐斯(Saw-tooth)水電站的設計和施工。

1924年(民國13年),在回國途中,到英、法、德、比、荷、瑞士等國進行了一次歐洲大旅行,除參觀名勝以外,最常去的是各地的水電站及大型工廠。

這段留美經歷,汪胡老在他的《回憶我從事水利事業的一生》中,描述較為細緻,對想進一步了解汪胡老從事水利一生的水利人,如有機會,不妨一讀。

回國後,受楊孝述校長的邀請,在南京河海工科大學任教,講授水工結構。

在汪胡楨先生《回憶我從事水利事業的一生》一文的開頭,他自謙地總結說:

我沒有什麼才幹,我只不過能抓住一切機會勤奮學習,學到一點切合實際應用的水利技術,能為國家做一些水利工程,教導出若干優秀的水利人才罷了。

可見,他自青年時代起就非常謙虛、低調和務實。

1927年(民國16年),任太湖流域水利工程處副總工程師。

1929年(民國18年),任浙江省水利局副總工程師。

1929年(民國18年)7月1日,導淮委員會在南京正式成立。

在開幕典禮上,有(大公報)記者發言,諷刺性地說「導淮委員會設在秦淮河畔是名副其實的。」

導淮委員會設立之初,選址於南京東廠街,秦淮河東岸,約逸仙橋南700處。

日軍侵華期間,擴建明故宮飛機場,被拆除。

1938年《最新南京地圖》

1946年,抗戰勝利後,民國政府從重慶遷都回南京。

導淮委員會辦公地址遷移至南京新模範馬路36號。

現為南京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工程教育實驗基地,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導淮委員會直屬國民政府。內設總務處、工務處、財務處,三個處室。

其任務是:掌管河流域測量,改良水道,發展水利及一切款、徵地、施工事務。

導淮之目的,曰防洪災,便航運,裕農利,而發水電附之。防災為目的之主要者,先祛害而言利也。

導淮委員會的工務處設在淮陰,李儀祉兼工務處處長,沈百先為秘書長,須愷為副總工程師,聘德國方修斯教授為顧問。

工務處下設設計與測繪兩個組。

最初,工務處設計組的主任工程師為許心武,汪胡楨和林平一為工程師。

汪胡楨應李儀祉邀請,參加導淮工程建設。

工務處設計組主任工程師許心武辭職後,由汪胡楨接任。

工務處成立後,就著手編制《導淮工程計劃》,成立測量隊,測量了洪澤湖、白馬湖、成子湖、高(郵)寶(應)湖地區的地形與入江入海水道的地形圖,搜集從前的測繪資料與水文資料,設立了水文站與雨量站。

經過兩年的時間,《導淮工程計劃》完成。

1931年(民國20年)1月,用中英兩種文字出版。

時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專門為《導淮工程計劃》書作序。

……

今幸計劃完成,是難知者已求得其知,易行者當力踐其行。吾人唯有本總理實業計劃之宏規,念淮民不食水利而受水災之困苦,務於最短期內籌拔巨款,積極從事,以完成此偉大建設。

由於向美國政府借款未成功,導淮工作擱淺。

僅利用英國退還的庚子賠款,建成了第一期航運計劃中的邵伯、淮陰、劉老澗三個船閘。

這三個船閘都是汪胡楨設計的。

這是汪胡楨先生第一次與淮河結緣,由此開始了為淮河水利的奉獻事業。

在德國顧問方修斯合同期滿回國後,李儀祉先生也辭去了職務。

導淮委員會工務處,也遷回了南京秦淮河畔。

1931 年(民國20年)夏,江淮大水,災民遍地。

國民政府利用這次水災,向美國借得大批剩餘小麥,在上海設立救濟水災委員會,以名流朱慶瀾先生為主任,李儀祉先生為總工程師,在江淮災區設立工賑局20餘處。

僅在安徽境內的淮河沿線就設有第十一、十二、十三工賑局。

汪胡楨為第十二工賑局局長兼皖淮工程局總工程師。

利用美國小麥以工代賑,修復西起正陽關、東抵五河的淮河堤防工程。

第十二工賑局就設在蚌埠,這也是汪胡楨先生第一次與蚌埠有了關聯。

關於在蚌埠的以工代賑工作,汪胡楨先生在他《回憶我從事水利事業一生》的回憶錄中有專門的筆墨,與幫會勢力、與地方勢力、與地痞流氓、與麵粉廠老闆等,鬥智鬥勇,克服困難,動員民工破土修堤。

汪胡楨主導的皖淮工賑第十二工賑局工程,共動員了十二萬災工,分設10多個工務段。

因災民待賑之殷切,工作之不容延緩,起初規定了十一小時工作制,並廢除周日及一切假期等措施,組織災民工賑修堤。

汪胡楨先生指揮若定,效率很高。再加上他品德高尚,大公無私,事必躬親,不憚艱苦。

自12月15日開工,至1932年7月底完工,歷時僅7個半月。

修築幹支堤防400多公裡,疏通河道27公裡,完成土方1200多萬立方米,發放賑麥3000萬斤。

當年農民農田豐收,敲鑼打鼓,燃放爆竹,感謝工賑人員。

工賑完成後,由汪胡楨主持的皖淮工賑十二局,編印了二本冊子,一本是《皖淮工賑紀實》,另一本是《皖淮工賑雜錄》,書中記錄了工賑經過,並收錄了皖北風情民俗故事等等。

書名,由著名愛國詩人、書法家于右任先生題詞。

後來,這本書也成為顧學方向劉寵光、錢正英推薦加汪胡老盟華東水利部,作為熟悉淮河的佐證之一。

1931年,李儀祉會同李汪胡楨等人,倡議發起創辦了中國水利學會。推舉李儀祉先生為會長,須愷、李書田、鄭肇經、張含英、孫輔世和汪胡楨等為理事。

以聯絡水利工程界同志,研究水利學術,促進水利建設。

汪胡楨歷任第二至第十屆董事、第七屆副會長。

中國水利工程學會第四屆年會,民國23年11月17日

學會成立後,汪胡老多次被選為董事會成員,並長期擔任出版委員會主席(後稱委員長),負責主編會刊《水利》。

汪胡老對《水利》的創辦和發展,付出了艱辛勞動。勤勤懇懇地完成了每期的編輯出版任務。

《水利》自1931年7月至1948年3月,累計出刊15卷89期(每6期合為一卷),其中汪胡老主編了自1931年至1937年的13卷75期(其中第十三卷只有3期)。

《水利》,對交流水利科學知識,提高水利技術水平,團結廣大水利工作者,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也為研究民國時期水利史和學會史,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同時,還整理編印了《水利珍本叢書》,由汪胡楨、吳慰祖合編。

這套叢書,計有2輯11種。

中國水利工程學會,1936~1937年(民國25~26年)排印。

第一輯,包括7種,即:

〔元〕沙克什(瞻思)《河防通議》2卷

〔元〕歐陽玄《至正河防記》l卷

〔明〕劉天和《問水集》 6卷附《黃河圖說》l卷

〔明〕潘季馴《河防一覽》l4卷附存1卷

〔清〕康基田《河渠紀聞》31卷

〔民國〕趙爾巽等《清史·河渠志》4卷

〔清〕丁顯《復淮故道圖說》1卷附《請復河運芻言》l卷。

第二輯,包括4種,即:

〔清〕李世祿《修防瑣志》26卷

〔清〕李大鏞《河務所聞集》6卷

〔清〕靳輔《靳文襄公治河方略》10卷首1卷附錄1卷

汪胡禎、吳慰祖輯《清代河臣傳》4卷補遺1卷附錄1卷。

重刊了《河渠紀聞》、《治河方略》、《問水集》等。

因《行水金鑑》和《續行水金鑑》篇幅較多,故和商務印書館商妥,刊入《萬有文庫》中。

1934年(民國23年),有關省和流域機關聯合組成了整理運河討論會,聘汪胡楨為總工程師,制定大運河整治計劃。

汪胡楨和工程師戴祁從杭州到北京,踏勘全運河,途經浙江省水利局、揚子江水利委員會、江北運河工程局、山東運河工程局及華北水利委員會時,均停留較長時期以從事計劃。僅用一年半時間制定了《整理運河工程計劃》,並印刷成書。

期間,還完成了《淮河流域航運路線計劃》等。

1934年~1937年,任中國經濟委員會水利處設計科長。

1935年(民國24年),在汪胡楨任全國經濟委員會水利處設計科長時,向處長茅以升、副處長鄭肇經、張含英等建議,利用工賑餘款造就水利人才。

經秘書長秦汾批准,以汪胡楨為主考,錄取了嚴愷、張書農、王鶴亭、伍正誠、粟宗嵩、徐懷雲、薛履坦等,分送英、美、德、法、荷等國留學,又去英法殖民地印度、埃及、越南水利工地實習。

以後,都成為中國卓越的水利專家。

1938年(民國27年),受中國科學社之聘,在上海組織翻譯出版了奧地利工程師旭克列許的《水利工程學》,分訂成5卷,以便讀者選購。

書中對各種水工建築物講述十分明白,插圖又多,很受水利界讀者的歡迎。

1948年9月,該書由水工圖書出版社出版。

上海淪陷後,汪偽政府接收上海各大學,有志氣的教師都紛紛離校。

汪胡楨邀請了一部分土木系教師,在中國科學社開會,決定閉門編纂《中國工程師手冊》。先編基本、土木、水利3卷,再編機械、電機、化工、紡織4卷。

汪胡楨為主編,規定了內容及編著體例,各位教師及在上海的河海同學擔任著述。

因時局動亂,中國科學圖書儀不願負責發行。

於是,汪胡楨又組織集資數萬元,組建厚生出版社出版。

此書開始編著後,汪胡楨就閉門著作,一人獨自寫稿,字數佔手冊前3卷的一半。

《中國工程師手冊》前3卷陸續分冊出版,最後製成合訂本。

《中國水利工程師手冊》,共分A、B、C三冊。其中A冊為基本,B冊為土工,C冊為水利。

主編:汪胡楨。

意義:汪胡楨主編出版的《中國工程師手冊》,使中國工程師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手冊。

為了支付稿費和出版印製,汪胡楨賣掉了在南京的房屋,以解決出版資金的不足。

從錢宗賢為汪胡楨編纂的《中國工程師手冊》作跋所述得知,汪胡楨曾借用了錢宗賢的舊房,著書、出書,全靠一人之力,勤奮敬業、術業專攻,凡事親歷,難能可貴,讀後不得不想抄錄,以為榜樣學習,嘆如今有幾人能及。

跋,是文體的一種,寫在書籍,文章或書畫作品的後面。

跋中所言,平湖先哲錢宗賢以借居為機,始得與汪胡楨有朝夕晤對(會面交談)之樂。

錢宗賢對汪胡楨著書的艱辛進行了描述,跋言:

時先生方主編中國工程師手冊,集編纂撰著校讎三事於一身,自課甚勤,恆漏夜不休。

校讎(jiào chóu):形成理論,作為一項獨立的學問,始於西漢。「讎」有核對之意。梁代以後校讎亦稱「校勘」,指同一本書用不同版本相互核對。從某種角度講,校讎大於校勘,校勘大於校對。

鬥室之內,書冊縱橫,丹鉛狼籍,怡然處其中,三四年如一日,雖時有斷炊之虞,不顧也。

餘嘗為屈指計,全書三百餘萬言,若以鉛字排比成列,長可達二十裡,每一縱覽,亦非三百小時不可,而先生輒校讀三四次,不可謂不敂矣。

先生雖羅織厚生出版社以董刊行之事,然以限於經費,故別無職員,自經理以下,以逮編輯,校字,會計,棧務,送書郵等職務,先生鹹以一人兼之。

先生以是書之成功,皆各門同志分工合作之效,乃復聯絡各地學者,續編機電化工手冊。雖未喻其旨者,頗加阻撓,以妨其成功,惟先生以誠毅處之,幫未及期年,面成稿已逾五百萬言。

茲乘本書前三輯匯訂之際,爰摭拾見書其後,以諗世之讀是書者。

一九四四年十月,錢宗賢,識。

《中國工程師手冊》,於1944年(民國33年)由厚生出版社初版,1946年(民國35年)由商務印書館重印。

錢宗賢為著,汪胡楨為主編。

正擬組織續編機械、電機、化工、紡織手冊時,有漢奸上門邀請出山,去整理京抗大運河。

留在上海,恐有危險,於是悄悄然離開上海,前往重慶,途中到達黃山屯溪後,因交通中斷暫住。

1946年~1948年,任錢塘江海塘工程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

1946年,任善後救濟總署蘇寧分署賑務組副組長,水利委員會派駐聯合國救濟總署辦事處顧問。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Administration),英文簡稱UNRRA,中文簡稱聯總,創立於1943年,發起人為美國總統羅斯福。

其名稱中之「聯合國」,並非指後來於舊金山組成的聯合國組織,而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同盟國參戰國家。

本質為福利機構的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成立目的是為戰後統籌重建二戰受害嚴重,且無力復興的同盟國參戰國家。

其中,受害最嚴重的中國,也成為最主要被其幫助的國家,而施予幫助者則為美國、英國與加拿大。

1945年1月,民國政府設立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英文縮寫為(CNRRA),簡稱「行總」,代表政府作為聯總的對應機構,負責接受和分配聯總提供的救濟物資。

行總的總部初在重慶,後遷南京。

在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設立15個分署。

--END

小編說說:本文作者藍豚系淮河水利工作者,業餘潛心研究淮河文化,亦有所撰文。近期尤對汪胡楨的治水功績更為關切,特別對汪胡楨規劃治淮方略,建設佛子嶺水庫連拱壩進行了整理。他說:〝汪胡楨先生治理淮河的故事,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記住一件有益於社會進步的事件,更要讓社會記住為此做出貢獻的人」。

相關焦點

  • 大別山玉帶明珠——五大水庫
    」,這就是著名的大別山區五大水庫群——佛子嶺、梅山、龍河口、響洪甸和磨子潭水庫。佛子嶺水庫省級風景名勝區有人工養獐島、佛子嶺漂流,還有巨型睡美人、臥大佛等多處景點。龍河口水庫則是萬佛湖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佛子嶺水庫
  • 高州佛子嶺森林公園合掌石景點改造一新,又有好玩的去處了!
    合掌石景點的改造是佛子嶺森林公園規劃建設前期工程之一。我市將按既定的時間節點和目標任務,繼續推進佛子嶺森林公園的整體規劃建設。 綠野仙蹤!就在廣潭村 近年來,寶光街道廣潭村堅持生態優先,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充分挖掘區域文化和生態資源優勢,構建綠色生態美麗旅遊鄉村,讓村民充分享受生態發展紅利。
  • 鳳岡縣潭子口水庫建設項目
    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一個建設地點位於鳳岡縣,總庫容量約179萬立方米水庫建設項目圖案來源網絡 實際情況以項目效果為準鳳岡縣潭子口水庫工程(PMC),建設地點位於鳳岡縣烏江左岸支流壩溪河中遊河段,水庫壩址位於鳳岡縣蜂巖鎮潭子口村境內,距鳳岡縣城45km,距遵義市中心城區
  • 都蘭諾木洪水庫開工建設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1月23日,都蘭縣諾木洪水庫工程開工建設。水庫建成後將有效增強諾木洪河流域防洪能力,同時1.6萬公頃枸杞將得到灌溉,有力提升當地農田灌溉保障水平。諾木洪水庫位於都蘭縣諾木洪河上遊,項目總投資5.84億元,項目包括一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一座溢洪道、一條洩洪排沙洞和一條輸水渠。項目完工後主要向下遊諾木洪農場灌區及宗加鎮灌區提供灌溉供水,總灌溉面積1.68萬公頃。諾木洪水庫是我州重要的水利基礎設施,事關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 福泉市鳳山水庫工程建設有序推進
    作為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貴州省「市州有大型水庫」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福泉市鳳山水庫工程全面復工以來,各項施工建設開足馬力有序推進。    鳳山水庫位於福泉市境內重安江上遊,水庫總庫容1.04億m³,設計年平均供水量7110萬m³,主要向馬場坪、龍昌工業園、甕安縣城、福泉市區供水,工程任務以城鄉生活和工業供水為主,兼顧發電,並為退還城鎮供水擠佔的生態、農業灌溉用水創造條件。
  • 關注│三岔溪水庫建設情況
    三岔溪水庫大壩瀝青混凝土心牆施工現場7月9日,記者從三岔溪水庫工程項目部獲悉,截至目前,該工程已完成大壩回填方量8.5萬立方米,完成瀝青混凝土澆築高度38米。三岔溪水庫選址武平鎮,此工程是水利部定點扶貧實施的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人飲為主的小(2)型水庫工程,主要由樞紐工程和灌區工程兩部分組成,水庫大壩為瀝青混凝土心牆堆石壩。最大壩高49米,壩長108.5米;灌區管網總長8.22公裡。
  • 清溪水庫工程建設徵地移民實物調查動員會召開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方景霞)昨日上午,縣委副書記、縣長、清溪水庫建設指揮部總指揮滕安達主持召開清溪水庫工程建設徵地移民實物調查動員會。他強調,全縣上下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堅定信心、鼓足幹勁,全力以赴投入到實物調查工作中去,確保清溪水庫工程建設徵地移民實物調查任務圓滿完成,為清溪水庫工程早日開工建設奠定紮實基礎。
  • 青海海西: 都蘭縣哇沿水庫開工建設
    新華網西寧4月5日電(賈海元 姬延海),4月5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舉行「擴大有效投資、加快轉型發展、海西州2016年第一批項目集中開復工活動(都蘭地區)哇沿水庫舉行奠基儀式」。    哇沿水庫工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海西州政協副主席張紀元在講話中指出,哇沿水庫工程是我省「十二五」時期全國中型水庫建設規劃支持的重要水源項目之一;也是支撐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建設的重要水利工程。
  • 固軍大型水庫正式開工建設 郭亨孝宣布開工
    12月18日上午,達州市固軍大型水庫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市委副書記、市長郭亨孝宣布項目開工。達州市固軍水庫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國家水利部和四川省確定的近期重點骨幹防洪控制性工程。
  • 我國急需建設有調控能力的龍頭水庫
    3月22日為世界水日,專家表示我國急需建設有調控能力的龍頭水庫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5-3-23 馮麗妃  「到2020年,要力爭使我國常規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5億千瓦左右。」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國際大壩委員會名譽主席、中國大壩協會秘書長賈金生今日在清華大學舉辦的2015世界水日水安全科普論壇上說。
  • ...市巧家縣紅樂水庫工程建設徵地區新增建設項目和遷入人口的通告
    雲南省人民政府雲政函〔2020〕112號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禁止在昭通市巧家縣紅樂水庫工程建設徵地區新增建設項目和遷入人口的通告昭通市人民政府:為確保昭通市巧家縣紅樂水庫工程建設徵地和移民安置規劃設計工作的順利實施,依據《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和《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的實施意見》(雲政發〔2008〕24號)等有關規定,現通告如下:
  • 中國水利報:福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一面旗幟——寫在彭村水庫工程...
    自2011年4月啟動前期工作以來,彭村水庫建設便如火如荼,2018年1月18日水庫下閘蓄水,同年7月9日配套電站併網發電,並順利通過2年10個月的試運行。  十載艱辛程,今朝終夢圓。彭村水庫建設的高標準、高質量,使其成為現階段福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一面旗幟。
  • 邵陽:統一思想奮發有為 加快推進犬木塘水庫建設
    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民政府關於提請審議的《湖南資水犬木塘水庫工程涉及邵陽市城市總體規劃修改方案的議案》(以下簡稱《議案》)。會上,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觀看了犬木塘水庫工程專題片,聽取了省水利投資有限公司、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人大環資委有關情況報告,圍繞犬木塘水庫工程建設和邵陽市城市總體規劃修改進行審議發言,並就地下管網建設、產業規劃布局、歷史文物保護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意見建議。《議案》最終以全票獲得通過。《議案》最終以全票獲得通過。
  • 共青城市柘林水庫引水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已開工在建!
    讓我們下面一起看一個建設地點位於江西省共青城市,總投資約4.6億元水庫引水建設項目圖案僅供參考 實際內容以項目效果為準共青城市柘林水庫引水工程EPC項目,建設地點位於江西省共青城市,柘林水庫引水工程擬從柘林水庫三副壩處取水,引水管道沿316國道和105國道布設,
  • 隋忠誠在邵陽調研時要求確保犬木塘水庫如期開工建設
    5月26日,副省長隋忠誠一行來邵調研並出席犬木塘水庫項目建設推進會。隋忠誠說,要統一思想、壓實責任,推動犬木塘水庫項目早開工、早見效、早受益。省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及衡陽、永州、婁底市政府分管負責人,市委書記龔文密、副市長肖擁軍參加。
  • 前坪水庫建設進入收官階段 預計每年發電1881萬千瓦時
    1881萬千瓦時  3臺發電機組正常投入運行後,預計每年可發電1881萬千瓦時  4月20日,記者從前坪水庫建管局了解到,前坪水庫建設已進入收官階段。  自3月20日前坪水庫下閘蓄水以來,隨著上遊來水不斷蓄積,前坪水庫庫區水位逐漸提高,已經達到海拔352米。庫底原來的施工道路被淹沒在水下,碧綠的水面日益擴大,庫區中的山丘,如今變成了美麗的小島。  「下閘蓄水之後,前坪水庫建設進入收官階段。」前坪水庫建管局局長張兆省說,今年的工作重心將有計劃地從工程建設向工程管理轉變。
  • 達州固軍大型水庫開工建設!另有一批項目最新進展來了...
    固軍大型水庫 12月18日,達州市固軍大型水庫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市委副書記、市長郭亨孝宣布項目開工。 達州市固軍水庫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國家水利部和四川省確定的近期重點骨幹防洪控制性工程。
  • 鐵路、高速、水庫……巴中這些重點項目建設的咋樣了?最新進展來了
    近段段時間,天氣持續晴朗,在我市重點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師傅們開足馬力,加班加點,不斷推進項目建設進度,一起來看看漢巴南鐵路、黃石盤水庫、紅軍烈士陵園整體提升工程、鎮廣高速公路、巴萬高速公路、巴中市體育中心推進情況漢巴南鐵路漢巴南鐵路巴中東站站前工程全面進入施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