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注意了!仔細觀察你們家孩子是否也有類似症狀!這可能是……
童童(化名)今年12歲了,有時候會突然發呆,面部表情呆滯,有時嘴巴和手臂會出現不自主的動作,別人跟他說話也不搭理。
這種情況有時會發生在課堂上,不過幾秒或幾分鐘後就恢復正常了。
童童的家長帶孩子到廈門市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廈門分院)檢查,醫生說孩子患了局灶性兒童癲癇。
那麼,這到底是種什麼病?又該如何治療呢?
發病多在兒童時期
家長需儘早重視
面診時,童童與正常孩子表現無異,智力正常,身體也沒有不舒服。
然而,詢問病史的時候,問題卻來了↓↓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科主任周水珍得知孩子在6歲時就曾有過這些症狀,但因為時間短暫,家長以為是孩子調皮搞怪沒當回事。
直到今年以來,家長好幾次發現童童說著話會突然呆滯一兩分鐘,叫他要麼不理人,要麼自言自語,在家和上課時都發生過,可過一會兒又好像什麼事都沒有。家長這才引起重視。
近日,周水珍到市兒童醫院坐診時注意到神經內科三分之二的患兒為兒童癲癇。
醫生與患兒交流(資料圖片)
周水珍說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癲癇在兒童期多見,尤其是幼小兒童。
她提醒,癲癇患者應該早發現,早到醫院診治,查找病因。幸運的是,童童發作的時間不長,就診及時。有些孩子發作時間長,特別是局灶性部分性發作,可能稀裡糊塗好幾天,一旦延誤治療亂跑就很危險了。
八成左右可有效控制
嘴裡塞東西或出意外
很多人看電影電視以為癲癇的症狀就是抽風、口吐白沫,其實,現實中很多癲癇患者,還可能表現為其他症狀。
癲癇發作分類複雜,可以是局灶性癲癇或全面性發作癲癇、意識完全喪失或部分不清。
周水珍說,引起癲癇發作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因素、腦部結構異常、代謝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還有部分病例目前病因不明。
據了解,現有的癲癇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70%-80%的癲癇可以有效控制。另外20%-30%藥物難治的癲癇,還有生酮飲食、神經調控和外科手術等治療方法,這需要多學科專業團隊進行評估與指導,切忌病急亂投醫。
周水珍提醒掐人中、往嘴裡塞東西等做法,不適合癲癇發作時的急救。
因為掐人中、塞東西無法解決神經元的放電問題,甚至還有發生意外的風險,尤其對換牙期或牙鬆動的孩子,要注意避免牙齒脫落誤入氣道的可能性。周水珍說,患兒癲癇發作時,可將孩子身體側臥,以防止嘔吐物吸入氣道。同時要記錄癲癇發生的時間,發作時間不長的多能自行緩解,如果發作超過5分鐘,必須就近到醫院急救。
她還特別提醒,不要盲目相信「祖傳秘方」「純中藥」,別輕信「包治」或「根治」癲癇的廣告,不僅浪費時間和金錢,還可能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可以到中國抗癲癇協會網站上查詢有資質的醫院和專科。
來源:廈門日報
編輯:孫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