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36氪獲悉,歡喜傳媒公告稱,旗下「歡喜首映」分別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及與小米達成合作協議,並正式推出視頻領域業務的合作。根據協議,「歡喜首映」在華為電視、華為手機及小米電視、小米手機設立「歡喜首映」專區。目前包括《奪冠》、《風犬少年的天空》及《誤殺》等已經在該區上線,未來張藝謀的作品《一秒鐘》也將在該區進行付費播出,雙方將共享用戶付費收益。
受疫情影響,歡喜傳媒投資的多部電影需要延遲在院線上映,但流媒體卻為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益:今年上半年,歡喜傳媒獨家投資的電影《囧媽》在流媒體平臺上映,帶來了4.92億港幣的收入和2033萬港幣的淨利潤,在影視行業哀鴻遍野的當下,能夠取得如此營收並不容易。
這份意外之喜讓歡喜傳媒將視野轉向線上。但想要在流媒體平臺競爭中獲得優勢,除海外獨家自製內容外,如何獲取有效觸達用戶的途徑成為關鍵。歡喜傳媒在今年8月底與B站籤署長達5年的合作協議,B站也在9月21日認購完成後正式成為歡喜傳媒第四大股東。
說起歡喜傳媒其實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在今年年初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在所有電影幾乎全部下映的時候,歡喜傳媒幹出了在全網進行首映的一件可謂是破天荒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歡喜傳媒在那個時候敢為天下先成為了第1個吃螃蟹的人,因此也遭到了幾乎所有傳媒業的集體抵制,但是這也讓歡喜傳媒可謂是一炮走紅,瞬間成名。如今歡喜傳媒又和華為小米兩大巨頭合作,這種合作的背後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首先,今年年初歡喜傳媒在網際網路的首因,不僅在短時間內收回了自己的成本,而且還取得了不錯的利潤,這對於今年很多在市場上過得非常不如意的傳媒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正是因為嘗到了網際網路的甜頭,所以我們看到歡喜傳媒開始了大規模的網際網路市場的跨界,我們之前就看到8月份歡喜傳媒和嗶哩嗶哩的合作,今又和小米華為一起合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歡喜傳媒是想通過網際網路的合作給自己帶來更多市場發展的可能,進一步打破傳統的傳媒公司發展模式的局限性。
其次,我們看到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在智能電視市場上都有著非常好的市場佔有率,且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上也是智慧型手機最大的兩大巨頭之一,可以說這兩大巨頭手上掌握著大量的用戶入口,這種用戶入口,特別是智能電視和智慧型手機,實際上有著非常強大的市場意義,如果能在內容上面給這兩大巨頭提供服務的話,歡喜傳媒完全可以掌握當前家庭的重要入口。畢竟智能電視和智慧型手機是未來兩大主流的智能硬體,歡喜傳媒作為內容的提供方,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內容上面內嵌到這兩大主流場景之中,所以這個時候選擇和華為小米一起合作,無疑是說歡喜傳媒是一件非常聰明的選擇。
第三,我們從整個長期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其實不僅是歡喜傳媒,中國的傳媒企業都必須要進行網際網路化的轉型,原先的傳媒發展模式,特別是以院線為基礎的傳媒發展模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和當今的時代有一些格格不入了,在疫情之後大家的需求已經更加網際網路化,網際網路的滲透率水平也越來越高,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大傳媒巨頭必須要進行自我的轉型,歡喜傳媒無疑是帶了一個頭未來,一定也會有更多的傳媒企業開始選擇這樣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