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蚊蟲活動也越來越活躍,寶寶嫩嫩的皮膚很容易被蚊蟲叮咬起包,嚴重者會形成蟲咬皮炎。
蟲咬皮炎泛指昆蟲叮咬引起的皮膚局部炎症反應。常見的昆蟲有蚊、蠓(小咬)、跳蚤、螞蟻、蟎蟲、蝨子、白蛉、隱翅蟲等。
大家都有被蚊蟲叮咬的經歷,被蚊蟲叮咬後會出現皮膚紅腫、瘙癢難忍,有的人還會出現小水皰,這是因為蚊蟲在吸血時,會分泌唾液,釋放多種舒張血管及抗凝血作用的物質,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會作出反應,釋放組胺,引起皮膚的紅腫、瘙癢,蚊蟲叮咬其實就是人體免疫系統引發的一種過敏反應。
一、蚊蟲叮咬後居家對症治療
1、避免搔抓,冷敷止癢。
可以適當約束寶寶的上肢,轉移寶寶注意力,避免過度搔抓,因為搔撓會刺激細胞進一步產生組胺,加重瘙癢;
用乾淨薄毛巾或紙巾包裹冰袋、冰棍等局部冷敷;
夏季開空調調節室溫,洗澡水溫度37-38度。
2、叮咬位置無破潰,腫脹不嚴重者外用藥止癢消腫。
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安全、有效,無年齡限制,洗劑晾乾後會有粉末所以口周、鼻周、眼周慎用,禁止塗破潰處)或複方樟腦軟膏、複方薄荷腦軟膏(建議2歲以上寶寶使用)。
3、叮咬位置腫脹嚴重,有破潰滲出外用藥預防感染消腫。
破潰處可用碘伏,或外用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嚴禁使用刺激性大的酒精及碘酒。如周邊嚴重紅腫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處方藥,如弱中效激素類藥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二、蚊蟲叮咬後需要就醫的情況
①如果被蜜蜂或馬蜂叮了,有可能會有蜂刺殘留在皮膚內,需就醫用鑷子將蜂刺取出,預防產生異物反應。
②直徑超過0.5釐米水皰,及時就醫在嚴格消毒後抽皰治療,嚴禁在家使用未消毒的針具自行處理。
③如局部出現明顯疼痛(寶寶拒絕觸碰,有明顯的躲避和哭鬧)及全身症狀如全身的皮疹、發熱,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請及時就近就醫。
三、蚊蟲叮咬的預防
蚊蟲叮咬重在預防!
蚊蟲叮咬重在預防!
蚊蟲叮咬重在預防!
重要的事說三遍。
①勤洗溫水澡。寶寶新陳代謝快,夏季出汗多,更容易吸引蚊蟲叮咬,勤洗澡保持皮膚表面清潔,減少對蚊蟲的吸引。
② 居家掛蚊帳。最傳統最安全的防蚊措施。
③外出選透氣輕薄的淺色系長衣長褲。
④敏感體質的寶寶儘量不去河邊、草叢等環境潮溼蚊蟲多的地方。
⑤仔細閱讀產品成分說明,選用兒童專用防蚊產品。慎重選擇紫外線驅蚊燈,如果使用請注意保護寶寶眼睛。慎重選擇網紅驅蚊產品。
關於蚊子的幾個小知識
①每年5月開始出現,8月中下旬達到活動和繁殖的高峰。
②雌性蚊子多在交配前後開始吸食人和動物的血液,用來繁衍後代。
③ 蚊子喜歡咬二氧化碳排出較多的人、汗腺發達體溫較高的人、穿深色衣服的人。
④蚊蟲叮咬會傳播疾病。蚊子是一些惡性疾病的中間宿主,如庫蚊(又稱家蚊,室內最常見)能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和絲蟲病;按蚊能傳播瘧疾;伊蚊(又稱黑斑蚊、花蚊子)能傳播戈登熱、黃熱病。
綜上所述,各位家長一定重視防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