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人的廁所。春秋時期,露天挖坑。漢代,溷廁(hun溷字無三點水),上方坑,下方豬圈。戰國,虎子。唐朝,由於君主名字衝突,改為馬子,又更名為馬桶。收糞工為高薪職業。
2.古代人上廁所用什麼。海外羅馬用棍子捆綁的海綿,鹽水消毒。元朝時期開始用紙。元朝之前用廁籌,類似於木片或者竹片。
3.古代人大姨媽用什麼。月事布。上面有小口袋,裡面放入草木灰,或加一點明礬。
4.古代的床。半坡文化時期,床的早期是土臺,榻的早期是蓆子,北方草蓆,南方竹蓆。春秋戰國,為榻,西漢為臥榻,更大。五代到宋代,太師椅。明清,架子床和拔步床,羅漢床。
5.古代人房屋的面積。唐代,普通居民房屋大概200平米,不算廁所,因為馬桶在外面。客廳20以上,廚房15-23平米,因為要生火。白居易房8800平米,類似小公園。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將郭子儀,房屋大概15萬平米,全家一共3000多人。
6.古人見面為何跪拜。跪拜最初不是禮節,只是一種坐姿。五代到宋朝,不再跪坐,跪拜具有了尊卑色彩。元朝開始,具有屈辱卑賤性質的跪拜禮開始了。清朝,要求全世界人對皇帝跪拜。是君主力量空前加強的體現。
7.古人如何取暖。史前文明,半地下式房屋,地面中間挖坑燒火。秦漢時期,火牆。將牆中間挖空燒熱,類似於東北的炕。宋代,湯婆子。後來出現火盆,迷你火盆——手爐。明清時期手爐製作達到頂峰。
8.古人如何降溫。大戶人家,拉拽式風扇,扇頁如門板那麼大,丫鬟負責拉拽給客廳送風。手搖式風扇,類似鼓風機。空調井,挖一口井,挖通地下水,上面留有出風口。還有一種人工瀑布,將水引到屋頂,瀉下來,產生風。人工冰箱,在夾層放入冰塊,容器內放入食物或飲料。元朝在冷飲中加入奶製品。馬可波羅來將此帶回歐洲,變成歐洲的冰淇淋。古代人製冰,要麼硝石製冰,將硝石溶於水,大量吸熱,水變為冰,但大多數冬天冰塊放入地窖,夏天拿來使用。南方冬天不結冰,歐美商人將冰塊販賣到廣東。
9.古人如何驅蚊。艾蒿煙燻,製成火繩。第一年秋天,將艾草收集製成粗繩,懸掛房屋,第二年夏使用。宋朝出現蚊香,有雄黃成分,硫化砷礦石。清代蚊香工藝提高,含有松香粉,艾蒿粉,菸葉粉,砒霜,硫磺。還有驅蚊香囊。大缸注水養青蛙,蚊子在水中產卵,被青蛙吃掉。《金瓶梅》出現滅蚊燈。
10.古人如何生火。最早鑽木取火。後來在鑽木取火的木棒上加入一個螺旋弓,變成火弓。還有一種叫做陽燧,利用太陽光引燃生火材料,但受制於天氣因素。魏晉時期還有一種,火石。兩塊火石碰撞引燃火絨。火絨有的是艾絨,有的是硝水泡過的紙,或者塗硫磺的木片。火石升級版是火鐮。小皮包側面有一個鐮刀形的鋼條,包內裝艾絨。用火石撞擊火鐮,容易生火,新中國成立後,陝北地區農村依然會用。還有一種方式,是火摺子。往竹筒裡面吹氣,復燃。20世紀初,火柴由西方引入。
11.古人用什麼化妝品。最早的粉底是米做的,但容易脫落。改進變成白鉛粉,有成語洗盡鉛華,用久了臉發黃,容易鉛中毒。彩妝主要為硃砂。漢代硃砂為腮紅和口紅。胭脂為張騫出使西域帶回。眉筆,即是粉黛的黛,為石黛,一種黑礦石。或柳枝燒焦塗眉毛,或火柴燒焦塗眉。
12.古人用什麼洗頭髮。一種是皂莢,俗稱皂角。可清洗,也可烏髮,固發。一種是木槿葉。一種是茶枯,去汙殺菌能力強。還有一種是草木灰,可去油止癢。還有淘米水和醋。
13.古人刷牙嗎?漱口。鹽水淑口,或者茶水,酒,明礬水淑口。隋唐時期,用揩齒法,將楊柳枝枝頭咬軟,蘸上藥粉。宋朝,刷牙子,用馬尾毛製作。藥粉或者藥膏,用多種草藥製成。
14.古人養寵物嗎?最初養狗為打獵,後為吃狗肉。唐宋時期,開始流行寵物狗。到宋朝,文人愛養貓。還有人養鶴和烏龜。鶴是吉祥長壽,龜是吉祥如意,還可以放到井裡檢測水質。
15.古人的體育運動。投壺。蹴鞠,戰國時期開始,起源於齊國都城臨淄,即山東淄博。到漢代,雙方各六,加裁判。宋朝達到巔峰,雙方各16人。
16.古人能活多少歲?先秦平均18歲,漢代22歲,唐朝27,宋朝30,清朝33。因為嬰兒夭折率高,拉低了平均壽命。乾隆17個兒子,7個不到8歲就夭折。還有戰亂和饑荒因素,最重要的是醫療條件,普通百姓看不起醫生,看得起也不見得治得好。
17.古人一天吃幾頓飯。農耕時代以來,一日兩餐,上午餐叫做饔yong,下午餐叫做飧。唐朝時,中間加了一頓點心的加餐。宋朝時,一日三餐加宵夜。明朝時一日三餐,但是滿洲人還保持一日兩餐。
18.古代麵食什麼樣。漢朝時,胡餅,麵餅外面撒芝麻,烤熟吃。唐朝時,餅中間加羊肉,加上辣椒豆豉有點像披薩。還有湯餅,類似麵條。還有蒸餅。古代的饅頭是帶餡的,羊肉饅頭,糖肉饅頭,魚肉饅頭等。清朝開始,北方無餡的叫饅頭,南方有餡的叫包子。
19.古人經常吃牛肉嗎。《水滸傳》酒家道:只有熟牛肉。但當時牛是耕犁的,是工具,是家庭財產,殺牛等於殺人。到了唐朝,開始廢除殺牛償命的規定。所以《水滸傳》裡面吃的是老死,病死,意外死亡的牛。而且是野外黑店,偷摸賣牛,也無人知曉。宋朝也是嚴打吃牛的。
20.古人吃什麼蔬菜。先秦時期,荇菜xing,就是池塘上的浮葉。漢朝時,五種,現在常見的即是蔥和韭菜。明清時代,才雜交出大白菜。絲綢之路開通後,大部分蔬菜都從外國引進。明清時期,外國引入中國的玉米和地瓜,逐漸變為主食。自從乾隆時期引入這兩種作物,中國人口驟增,達到四億。
21.古人何時開始吃炒菜。唐朝時,盛行燒烤,「渾羊段忽」,鵝肚子中包入糯米調料和鵝肉,烤熟。唐朝有一份菜單叫做燒尾宴流傳至今,包括光明蝦炙,烤鵪鶉,羊舌,鹿舌等。燒烤才是中國菜中最早的霸主。古人還有一種菜品叫做燴,一般是生魚切片,日本的生魚片就是模仿中國唐朝的生魚片。膾炙人口。歷史上第一道炒菜,炒菜的祖宗是炒雞蛋。明清才開始炒菜。宋代鋼鐵鑄造術形成,製造鐵鍋。明清兩代北美花生油引入中國開始炒菜。唐朝及以前,肉食多,蔬菜少。宋代時,開始炒素菜。明清之際,燃料缺乏,肉食需要時間長,食材也匱乏,人們開始偏向多數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