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8歲的陳玉娟,是江蘇省常州市羅溪鎮青蓮社區的一位居民。7年來,她做了1000多雙棉鞋,大部分贈送給了有困難的老人,小部分則在網上銷售,銷售所得的錢款也通過公益平臺等方式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陳玉娟:(這些棉鞋)都是我自己手工做的,我的愛好就是做棉鞋,送給那些孤寡老人、困難戶,我覺得穿著暖和。
這些花色不同、款式各異的老棉鞋,都是陳玉娟用傳統工藝手工縫製的。每雙鞋子從圖紙到成品,要經過十多道工序,陳玉娟每天最多只能做3到4雙。71歲的王風珍老人,腰部做過手術,膝蓋不好,行走不便,陳玉娟專門把做好的棉鞋給老人送過去。
記者:合不合腳?
王風珍:合腳的,謝謝啊,專門來照顧我。陳玉娟真的助人為樂,(做鞋)名氣還大,確實感動我。心裡暖和,腳也暖和。
8年前,陳玉娟看見一位身患殘疾的鄰居,雖然一條腿不能動,卻做得一手好鞋,出於好奇,陳玉娟便經常去看她做鞋並幫忙打下手。漸漸地,陳玉娟從網上買來布料,嘗試自己動手做。
最初幾年,陳玉娟做的棉鞋都送給了空巢家庭、困難家庭,分文不取。幾年下來,她鞋子越做越好,花色越做越多,找她訂做的人也越來越多。近幾年,陳玉娟將一部分棉鞋通過微信群銷售,銷售棉鞋所得的3000多元,她也全部通過線上公益平臺及其他途徑捐給了需要幫助的人。
陳玉娟:其實(捐贈金額)不止的,這是我自己一個小秘密,不好詳細把金額講出來。我覺得只要我自己知道做好事,做善事就可以了,就是送給人家是溫暖。
(編輯 孫煜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