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艱辛的知青歲月裡,在那廣闊無垠的土地上,知青們在勞動和生活中萌生出的鄉村愛情,如同野草叢中的一朵朵小花,為荒涼貧瘠的原野和枯躁乏味的知青生活點綴出一片片生機和溫馨浪漫.
知青鄉村愛情,是美好的人生初戀,是極珍貴的青春付出,它沒有利益之分,沒有等級觀念,沒有金錢色彩,發自內心,真誠純樸,在艱難困苦的知青歲月裡顯得彌足珍貴!在人生前途渺茫,彷徨不定,面臨極大不確定性面前,這些純真美好的情感溫暖了彼此,快樂了你我,為漫長的知青歲月帶來了光明快樂、溫暖和幸福。儘管初衷和結局各不相同,但彼此的付出都是大好的青春韶華,是真心與真誠。人生初戀無怨無悔,青春記憶美好永恆!
如今,當城市的喧鬧淹沒了那純真的知青往事,遠方的思念變成了淡淡的鄉愁。忘不了那黑黑的土地,忘不了那艱辛的知青歲月,更難忘那群下鄉年輕人的美好戀情……
冬夜,寒氣襲人。天地黑咕嚨咚,遠處村落灰濛一片,幾團篝火星星點點地散布在遠近的麥田裡,篝火邊隱隱約約地閃現出活動的人影,那是知青們按照麻臉隊長的要求,夜以繼日地對知青隊周圍的三百多畝越冬小麥灌溉澆水。
水是從三四裡外的公社水渠裡引灌過來的,水量和時間都有分配限制,白天澆不及,晚上就得接著澆。麻臉隊長對知青有分工,每塊大田裡由男女知青各一人,自由結合,田裡燃起篝火一堆,以供休息禦寒。
早就戀愛上的男女知青欣然成對領命而去,平日裡暗生情愫,眉來眼去,早就有那麼點意思的,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加溫速配的機會,四目相對,不用言語,心有靈犀,羞澀全無,自報奮勇結合。成雙成對的自由結合完了,餘下我等被挑剩下的幾個男女知青,略顯尷尬失望地戳在地頭,拄鍬惱臉地望著麻臉隊長,用一片側目沉默,無聲地抗議他這種不留情面、讓人難堪的隨意配對,好在天黑遮顏,互相看不清臉,算是為每人保全些面子。其實我倒並不在意:一是個人前途未卜,戀愛尚早有不負責任之嫌;二是男的臉皮厚,無所謂。再說,能配上對的都有那麼好?那麼兩情相悅,值得託付終生?讓人心熱眼羨嗎?!並不見得,他們不過是王八瞧綠豆,暫時對上眼了罷了!說心裡話,讀書人眼高,她們想跟著咱,哥們還不一定能看得上呢!
二
能看得出,麻臉隊長很樂意隨意點鴛鴦並享受月老的樂趣,這傢伙臉不平展,可外粗內細,看似亂點,其實他心裡有數,平時派活中的觀察積累讓他熟悉每個知青的性情喜好和遠近親疏,這會兒配起對來簡直是輕車熟路,得心應手,配得眾人愜意暗喜,麻臉隊長也為自己的成人之美沾沾自喜,他又高腔大調,麻利地配了幾對,地頭便只剩下一個叫小玲的女知青和我。麻隊長盯住我倆,象看稀罕物似地詭笑道:「就剩你倆,不用配了!」小玲瞧瞧我,我瞅瞅她,相視一笑,表情複雜,雖有幾分勉強,但男的在任何情下都要保持住應有的體面和風度,尤其是對女士,何況人家小玲還是未出閣的黃花閨女!我拎起鐵鍬對小玲說:「小玲,走,跟哥吃不了虧!」小玲聞言一雙大眼睛忽地射向我……,「麻煩了,說岔了!」我自責地緊咬嘴唇。「跟哥吃不了虧」這句話讓人極易讓人誤解。我的本意是說今晚我倆一塊澆麥她不用下力,我會多幹的。我得趕緊跟人家姑娘解釋:「小玲,我是說……」小玲略含羞澀地低聲道:「別說了,陳哥,妹子明白!」得!我暗自叫苦:這越描越黑了!
冬麥澆灌就是將分渠與地頭之間的泥土用鐵鍬扒開,讓渠水自然流進麥田,直至整塊麥田都被渠水覆蓋。渠水經各個分口導流後,到地頭流速已很慢,所以,澆完這塊約二三十畝大的地,需要很長時間。我從知青隊的打穀場上抱來棉花杆,在麥田高處燃起篝火,我讓小玲先烤火,自己到地頭把進水口扒開後,隨渠水在麥田裡漫流,然後也來到了篝火邊。
冬夜漫長而寒冷,圍坐在火邊,前面烤得發燙,後背還在發涼,應了野地烤火一面熱的俗語。小玲抱住雙膝,一雙大眼睛呆楞地看著篝火。雖然下鄉前我和小玲並未說過話,可兩家父母都在一個工作單位,還算知根知底,文革中他們各為兩個派別,經常在廠區面對面地大鳴大放大辯論,直言自己最左、最緊跟、最革命,辯得高腔大調,紅臉粗脖,互不相讓。父母大人分派,子女們也互不待見,雖經常見面,但並未搭腔說過話,更沒往戀愛上想,何況戀愛這事很怪,越親近和熟悉就越麻煩,人們對未知的事物充滿興趣,對知根知底了解的越多、越熟悉的,反而越沒戲!
 三
自覺沒戲,心就平,就正,孤男寡女也不發怵,交往就會例行公事,落落大方。農村文化生活匱乏,平日裡,小玲和一些男女知青們經常會去我那兒串門,開宿舍自由演唱會,我操琴,眾人敲碗擊盆,扯嗓吼腔,歌曲、戲曲、順口溜、打油詩等,每玩至深夜方散場。小玲苗條耐看,善獨唱、獨舞,嗓門脆,舞姿美,常是晚會主角,在悠揚的琴聲裡,美女靚姿起舞,輕吐天籟之音,漫舞輕歌,珠聯璧合,甚是妙哉……縱然如此頻繁摩擦,也未能生出愛情火花。
篝火燒得噼裡啪啦響,火焰熊熊,映得人滿面紅光。小玲和我面對面地烤著火,有一句沒一搭地幹坐著,烤完正面轉過身烤背面。大概是嫌烤火不熱,小玲在篝火旁的空地上跳起舞來,你別說,小玲身材苗條,蜂腰長腿,小腦削肩,跳起舞來範兒十足,與舞臺上那些人相比一點也不差。一曲舞畢,小玲說:「我學了段樣板舞,哥看看跳得象不象?」我也來了興趣,對她說:「稍等,我回屋取二胡過來,為你伴奏!」
知青隊沒院牆,宿舍離麥田四五十米遠,回宿舍取來二胡,調弦抹松香,開弓奏曲伴舞。小玲跳的是現代芭蕾舞劇《白毛女》選段《北風吹》。小玲脫下笨拙的棉衣,露出鮮紅的貼身高領毛衣,在悠揚的二胡聲中翩翩起舞,她舞姿輕盈,舒展美麗,青春靈動,一雙大眼睛忽忽閃閃,一張笑臉青春可掬,讓人養眼動心。篝火映紅了她美麗的臉龐,在空地上照出她纖秀舞姿的身影。
 四
一曲終了,小玲坐在我身旁休息,我替她披上棉衣說:「咱倆還是對面坐吧。」 「為啥?」小玲忽閃著大眼睛不解地看著我。「咱倆對面坐,你能看見我後面,我能瞅清你後面,這是野外安全常識。」我解釋道。小玲撇嘴嗔怪道:「瞎找理由,不嘛!」說完故意調皮地湊我身邊將背靠向我,讓我動也不是走也不是,只好心裡自我安慰:這是妹跟哥耍小脾氣逗住玩哩。
渠水汩汩流動,潤田無聲,滋潤著乾渴的冬麥,一簇簇綠油油的麥苗見水挺拔身姿,舒展水靈。我和小玲半依偎地坐在篝火邊,好長時間無人言語。夜空昏暗,深邃神秘,小玲望著遠方幽幽地問我:「哥,你說咱們的前途象不象這黑漆漆的天空,看似遼闊無邊,可黑洞洞地找不到方向,尋不清目標?不知道往哪兒走好?」 「看不清,就呆在原地不動牢靠。」我半開玩笑地說。「那咱們還要在這兒呆多久?啥時候才能回家啊?!」一陣沉默……說實話,小玲這話也是我經常問自己的問題,可太大,太難,想不透,思不明,不好回答啊!我擔心會觸動到小玲的淚點,便若無其事地安慰道:「黑夜畢竟是黑夜,是黑夜,就總會有天亮的時候!耐住性子等!」我鼓勵小玲,同時,也是在為自己打氣。
五
不知何時天上飄起了雪花,晶瑩剔透的雪花漫天飛舞后不甘地融入大地,失去了浪漫的蹤跡。雪花飄在火熱的臉上,涼絲絲、清爽爽的,小玲興奮地張開雙臂,面向天空,在麥田裡旋舞起來,我笑道:「剛還說黑洞洞的天看不到前途哩,咋樣?老天也會下好東西吧?耐心等,麵包會有的,前途也有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小玲大聲喚我:「哥,咱倆來段《扎紅頭繩》吧?」我一時興起,放下二胡,張嘴就來:「人家的閨女有花戴,你哥我錢少不能買,扯上了二尺紅頭繩,給我小玲紮起來,哎嗨哎嗨紮起來……」我故意把「你爹」改為「你哥」,惹得小玲哈哈大笑。小玲坐在我膝前,甜美地唱道:「人家的閨女有花戴,俺哥錢少不能買,扯上了二尺紅頭繩,給我紮起來哎……」唱完,把頭靠向我,身子軟綿綿地入懷……一陣女性青春氣息撲面而來,幸福來得太快太猛,讓我一時眩暈迷瞪,不知所措,小玲抓住我雙手,環箍其腰,嘴裡喃喃自語:「哥……哥……」我慌了手腳,一時竟無了主張,任其擺布,心裡象揣個狂兔,跳得撲撲騰騰……。
「好你個書生小玲,郎才女貌,麥田幽會,平日裡可看不出呀?!」不知何時,附近麥田的男女知青都悄悄跑過來看熱鬧了。小玲和我騰地鬆手站起,尷尬無比,小玲羞得捂住臉……。大夥起鬨:「讓書生和小玲再扎一遍紅頭繩,好不好?!」我趕緊打圓場道:「我看,不如咱們來個麥田篝火晚會,鬧個滿場熱咋樣?」大夥一陣歡呼,幾個男知青應聲跑去打穀場抱來大捆棉花杆,燃起兩堆篝火,二十多個男女知青手拉手,圍成個大圈,唱起《遠飛的大雁》,跳起《在北京的金山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無比的快樂舒心……。
雪越下越大,篝火正旺,吐出無數火舌,燒得噼噼啪啪作響,燃得周圍通紅明亮。東方的天際處現出魚肚白,若隱若現的村落裡傳來雞鳴狗吠,天就要亮了!這也是最乏人的時候。
「好哇!澆麥澆出戲園子了?!」麻臉隊長突然冒了出來,小玲和另一個女知青上前拉住麻臉隊長,不由分說加入到篝火晚會的隊伍裡,麻臉隊長扭身大叫:「我是來通知大夥,下雪了,不用澆麥了!」知青們又一陣歡呼,圍起通紅的篝火跳得更加起勁,麻臉隊長還是第一次拉住女知青的手,侷促中興奮得滿臉麻坑泛紅。這一刻,大夥不分男女,不論動作標準,不講舞姿優雅,不管腔門聲調,每一個知青都難得毫無顧及地釋放出原始天性的自我,都是精神放飛、無拘無束的自由人,這一刻,什麼孤寂貧窮,什麼煩惱痛苦,什麼艱辛蹉跎……通通煙消雲散,化為烏有……歌聲響亮,唱出的是心聲;吼聲震天,喊出的是情感,這聲音匯成激昂的知青旋律,在寒冬的田野裡激蕩,在飛舞的雪花裡久久難以散去……。
尾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和小玲相繼返城,各自成家,忙碌於職場和官場。那年月是時代變遷競爭慘烈的時代,工作和生活「兩駕馬車」趕著我們義無反顧、跟頭踉蹌地向前狂奔,雖在同一個城市生活,卻再也無緣見過面,對此我也十分地驚奇納悶:幾十萬人的小城,就那麼幾條街道,見個面就那麼難嗎?!茫茫人海難覓,車水馬龍難見,細想,這就是緣分,不信不行。我不止一次地妄猜臆測:也許她進了藝術院校深造,成了一名專業的藝術家,在華麗的舞臺上大放異彩;也許她象父母一樣,做了一名普通的工人,俗凡塵世中默默無聞;也許她嫁人隨夫去了外地,生活舒適安逸;也許她正在某個公園一隅帶領老人們翩翩起舞,仍然風採依舊……
我想:不管如今她在哪裡,無論她富貴貧窮生活如何,她也肯定會象我一樣,在雪花飄舞的季節裡,心會有些亂,有點飄,窗前注目遠方,凝視雪花飛舞,腦海裡會想起那遠去的知青歲月,想起那個寒冬飄雪的麥田之夜,懷念那堆溫暖的篝火和火邊拉曲起舞的人!唉,那年月,除了窮,哪兒都是美好的!……
(2021年春節寫於金城蘭州)
《 曉明印記 》
總 編:高曉明 公眾號《曉明印記》版主
副總編:張祖麗 陳雪萍 劉振梅
組稿部:張祖麗
編輯部:陳雪萍
通聯部:劉振梅
徵稿啟事:本公眾號今日起正式改版,面對全國自媒體作者和讀者徵稿,
匯集全國自媒體作者和讀者,首推原創首發作品。
投稿信箱: yehu_cbt@sina.com
請關注公眾號:曉明印記
微信號:yehu_cbt556629
微信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