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巴黎陽光明媚,是難得的好天氣。大街小巷的咖啡館,到了下午時間慢慢變得嘈雜起來。對喜歡坐在街邊享用咖啡的巴黎人來說,這是他們絕佳的「美黑」時間。
陽光大好的巴黎街頭
就像我們中國人愛喝茶,法國的咖啡文化歷史也非常悠久,還很有法蘭西特色,多次體驗觀察後,Nicole發現了法國咖啡文化的六個特色。
1. 一天六杯咖啡
法國人喝咖啡的次數很頻繁且時間也是雷打不動:早上起床一杯,上班後一杯,工作休息一杯,下午兩點復工先喝一杯,四點還要喝一杯,晚餐更別提了一定會有一杯,一點也不在意晚上是不是會睡不著覺。雖然一年下來咖啡的消耗數目龐大,但法國的咖啡價格相對比較便宜,坐在街邊的咖啡桌是最貴的,也只有不到5歐元。
當時拍攝的街景,圖片右邊咖啡館外一排面向街道的座椅
2. 閒適的生活觀
法國人一天大半的時間都用來泡咖啡館了,尤其下午兩點以後,咖啡館裡滿滿的都是消磨時間的法國人。就像美國人看不慣法國人這樣「懶惰的行為」一樣,法國人對美國人的速溶咖啡也是不屑一顧,他們認為喝咖啡不光是為了提神的,那是一種閒適的生活方式,隨遇而安的快樂。
90%的人都面朝大街坐著
3. 自由中有尊重
在法國,幾群剛認識沒幾分鐘的人圍著街邊的一張桌子,人手一杯的暢聊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會大聲喧譁,大家都在用很小的聲音,比手畫腳的熱烈交談。在享受自己時間同時,不打擾到別人也是法國人的禮儀。就像他們」effortless chic「風格的穿著,隨意舒適,卻總是那麼整齊乾淨有品味。
4. 12000間咖啡館
在巴黎,似乎每公裡都能看到一間咖啡館。大大小小12000間咖啡館,散布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每一間都是法國歷史和生活的縮影。巴黎比較有名氣的咖啡館,一般分布在蒙馬特爾高地,塞納河左岸的草地聖日耳曼和蒙巴那斯三個街區。但就算平常街道裡的小咖啡館,也非常的有意思。
花神咖啡館
5. 每日社交場所
對巴黎人來說,咖啡館不只是打發時間的地方,而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場所。熱愛講政治「八卦"的法國人不喜歡獨酌,就喜歡一堆人湊在一起交換彼此對新政策的看法。比如前段時間法國的室內禁菸令,就讓愛在咖啡館裡吞雲吐霧的人非常不滿,按照他們的理解,不能吸菸的咖啡館,不是真正的法國咖啡館了。
普羅科普咖啡館外圍
6. 歷史文化藝術館
法國的咖啡館充滿了文化藝術氣息。最古老的普羅科普咖啡館 Cafe Procope和花神咖啡館 Café de Flore經常有大藝術家,大文豪光顧。畢卡索就鍾愛花神咖啡館,伏爾泰、盧梭也是在普羅科普咖啡館裡發起了向傳統學說挑戰的新式思想。
普羅科普咖啡館內部1989年重新裝修,保留了18世紀的風格
儘管在時裝周期間的工作量不小,Nicole這次還是忙裡偷閒的擠出一個小時,和留法多年的高材生小友奐奐,還有也在時裝周忙碌的大帥哥模特楊俊澤,約在Saint Paul街頭的咖啡館裡見面。
Nicole的巴黎街頭之周末咖啡,直播入口
(掃描二維碼即可)
坐在有烤爐取暖的室外,Nicole他們從奐奐鼻梁上那個造型特別的德國手工眼鏡,聊到日本代官山的Vintage店鋪興衰。尤其是怎樣才能打扮的像巴黎本地人,不至於被小偷光顧的「小竅門」:像平時一樣穿著,隨性舒服就好。如果打扮過於高調,或者拎了大包小包的購物袋,就需要注意自己的隨身行李了。
和留法小友奐奐(左),模特兼買手楊俊澤(右)在巴黎街頭咖啡館
Nicole說當時咖啡館的服務員一手拿了三杯咖啡送過來,按照國人禮儀,不自覺的伸手幫助他,以減輕他手上的負擔。但是他後退了一步,禮貌但堅決的拒絕了他們。對服務生來說,從吧檯端咖啡到一路放在客人面前是他的工作,而且他們也很自信自己可以勝任,讓他們完成自己的工作,也是客戶對他們的一種尊重。
奐奐說,每年4、5月份,還會舉行別開生面的餐飲服務人員馬拉松比賽。參賽人要手裡託著好幾個餐盤賽跑,看誰用得時間最短,盤子損失最少。大家如果去巴黎碰到了,一定要圍觀。
同時,在巴黎的餐館吃飯時,每個服務生都有固定負責的餐桌號。他們會按照自己的程序提供服務。可能對於心急的人來說,就要慢慢的耐下性子,享用自己的美食,等待服務生過來詢問自己需要什麼了。因為就算招手了他們也會按照自己的流程,不會馬上過來。
去咖啡館路上,看到的人臉拼成的人像畫
不管是在浪漫文藝氣息濃厚的咖啡館裡,還是在街邊拐角那間嘈雜不起眼小小咖啡屋,永遠不變的是法國人那份享受當下屬於自己愜意時光的感覺,就像法國人的生活態度,精緻中總有隨意,隨性當中追求品質。
其實重要的,不是能不能在法國過上這種悠閒又有品味的生活,而是在於我們有沒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想要寵愛自己的心。只要我們願意,不管在哪兒,什麼時候都能度過屬於自己的「法蘭西街頭咖啡」的時光。
就讓NC SPACE挑選的「不做作而有品味「物件,給你一段'私人訂製』的小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