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碰到了一個案例,姑娘有段話特別戳我心:
我一直都覺得,「要不要挽回」這件事,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有資格決定。
畢竟,碰上了感情,人都是單行型思維,旁人說的再多,最後也還是抵不過,自己的心意。
所以在這裡,我想做的就是:
儘可能地,站在大家的角度,去幫忙剖析「什麼情況下值得且有必要挽回,什麼情況下不建議挽回」這個問題。
在做剖析之前,我必須得給大家打個預防針:
不是所有的「挽回」都有價值,也不是每次「挽回」都能得到一個好的反饋。
是承受「再分一次手」受到二次傷害,還是更加珍惜第二次機會收穫甜蜜?
接下來我要講的這些,希望你能耐著心看下去,因為它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你,對當下的感情做一個判斷。
首先,我想請你想一個問題:「TA真的值得,你鼓起勇氣再試一次嗎?」
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千萬不要給對方添加任何「愛的濾鏡」,也不要嘴硬,因為這些,都很容易誘使你,做出會後悔的事。
我為什麼要先讓大家想這個問題呢?
很多人在分手的時候,會病急亂投醫,拿其他人的案例,來比較自己的實況。
但其實,每個人對待「值得」和「不值得」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別人的答案,對我們而言,其實是不怎麼具備參考性的,畢竟,那段感情是你親身所經歷過的。
在對如上問題做出回答後,你心裡應該大致有了一個「值不值得」挽回的「基礎值」。
接下來你就可以,參照以下幾個方面,對你們的感情進行新一輪的評估。
「你為什麼想要挽回?」
我之前碰到過很多人,有的是戀愛了四五年,突然就分手了,對方也沒有具體說出個為什麼,有的是對方主動提了分開,把自己甩了,還有的是覺得戀愛的時候,被對方傷害的實在有點深,想要挽回回來,再以同等傷害報復回去。
這樣的「想挽回」,很大一部分其實都是單純接受不了「分手」這件事,又受了分手負面情緒的影響,在它的飽和濃度裡,「不甘心」是超標於「愛」的。
還有一類情況則是,他們在相愛的時候是合適的,卻因為種種客觀原因分了手,比如爭吵,分歧,或者什麼暫時不可抗力。
「再挽回」對他們來說,是一次新開始新機會,他們是不想留有遺憾才去做的這件事,且他們是有心思想試試,有信心能夠把握好的。
這種類型的「想挽回」,它的飽和濃度裡,「還愛」是大於其它一切的。
講到這裡,大家應該都可以比較出問題了。
這也是我把「你為什麼想要挽回」,放在首位思考的原因:挽回不是單純的挽回感情,更重要的在於挽回自己。
優先搞清楚你挽回的目的,剖析清楚你的複合心理,是很有必要的,你要知道你需要什麼,才能更站對位置,不容易半途而廢,又白白耗費時間。
「你們分手前快樂嗎?」
我口中的這種「快樂」,是指「你對這段感情的滿意度」,還有「你們這段感情的適配度」,我這裡提3個點,你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去逐一判斷:
1.你們矛盾分歧是如何解決的
矛盾和分歧,應該可以說是最能體現「挽回值不值得」的一個方面,這世上沒有完全契合的兩個人,矛盾和分歧是感情的必經之路。
在這裡我提出四個概念:爭吵目的,爭吵頻率,相互認錯頻次,還有爭吵質量。
「爭吵目的」和「爭吵頻率」,大家應該都容易理解,「相互認錯頻次」簡單來講,就是誰先主動認錯次數如何,「爭吵質量」,代表的則是爭吵到最後,你們的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情緒有沒有得到妥善照料。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四個點,對我們的感情滿意度是有決定性影響的。
我舉個例子,我認識的一對情侶,A男跟A女。
他們爭吵是很頻繁的,但他們都比較理性,每次他們會吵出來,講清楚我對你不滿的地方,相對都能主動去克制情緒,所以當天就能把問題解決,並且能一事一畢,不翻舊帳。
在他們的愛情裡:吵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爭吵頻率也就不重要了,相對而言,他們的爭吵質量很高,可以抵消掉相互認錯頻次。
然後我再說一說,我認識的另一對情侶B男B女。
他們兩個人,都是相對比較感性的人,每次鬧矛盾,兩個人都很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都容易沉醉在「你給我帶來了不好的體驗」之中,所以他們的感情發展到最後,都有很多埋怨,問題也是越來越多。
在他們的愛情裡:吵是為了發洩情緒,爭吵質量又不高,爭吵頻率也就隨之上漲,相互認錯頻次還處在一個不穩定之中。
最後,我再聊最後一對情侶C男C女。
他們兩個人是一個偏理性,一個偏感性,每次鬧矛盾,C女都是很情緒化,很需要被照料,C男前期是很頭疼這種模式的,但是愛意讓他成了主動道歉的人,哪怕他無法理解對方「要吵」的那個點,但是後期他累了,就變成了C女主動發起爭吵,看到他冷淡了,又再主動道歉。
在他們的愛情裡:吵架目的是背道而馳,爭吵質量不高,爭吵頻率中等,相互認錯頻次極高。
就前面我講的那4個點分析下來,你在「你們的矛盾如何解決的」這個點,「滿意度」有多少,一覽無餘。
2.你們的生活習慣/物質吻合度有多少,旁人是怎麼看待你們的
我們來做個設想,有2對情侶,一對分別有不同的生活習慣:
一個吃西餐,一個吃中餐,一個喜歡懶床,一個習慣早起,一個習慣衣服堆在一起洗,一個習慣隨手換下來就清理乾淨。
另一對情侶的生活習慣,則比較類似:都喜歡吃家常菜,每天習慣11點上床,8點起床,衣服都是隨換隨洗。
你覺得是第一對的生活容易一些,還是第二對?答案不言而喻。
雖說我舉例的這些,都是可以在後期通過遷就/包容的方式,有所緩解改善的,但是有差異,就自然要有遷就/要寬容,當然也就或多或少會對「感情滿意度」有影響。
跟「生活習慣」差不多的,還有一個因素:物質。
「物質」方面,具體就是指的你們的——消費觀念,消費能力。
這兩個點也不難理解,你可以做一次假想:一個喜歡省錢的人,碰上一個花錢大手大腳的人,在一起是什麼樣的情態,一個賺錢特別多的人,跟一個收入還不夠養活自己的人在一起,他們各自會是什麼精神狀態。
我上面說的這兩個方面,只要是差異過於懸殊,從長遠角度考量,都是存在烈性風險的。
既然正處在慎重考量的時刻,就自然不能輕易放過任何一根,壓死感情的稻草。
剛剛介紹這兩個點的時候,我特意引導了一個「第三方」思維,讓你從當事人,變成旁觀者,再回過頭去審視這段感情。
其實在判斷「值不值得挽回」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試著,套用這種思維,去參考一下周圍人,對你們關係的態度。
當然這裡我提醒一下大家,來自第三方的判斷,你要力保全面,一個人可能會有點主觀,兩個人或許是存在巧合性,但要是三個人四個人,都對你們持有同種看法,你就要好好綜合衡量一下了。
3.關於當下需求和未來的計劃統籌
都說談戀愛不能只追逐當下的歡愉,還要把眼光放長遠,不要總是計較眼前的瑣事。
話雖如此,當下的歡愉卻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戀愛的時候,你們之間就一直是一個持續消耗,不停折磨,不停索取的狀態,有關以後的,恐怕你們也是一樣想都不敢想。
在這裡我想請你想明白一個問題:對方想要的那些,你是真的能給、能做、能達到嗎?你想要的那些,對方真的可以、願意、能給你嗎?
只要冷靜下來,你是可以提前預設到結果的,這個預設結果,可以給你一部分答案。
說完了當下,我們不可不提的就是未來。
多項心理學調查研究都表明,戀愛久了,人是會不自持的,對感情有所要求,有所希冀的。
換句話說,你對一段感情一旦有了付出和投入,你是會想要求得一個好的結果的,「對未來的計劃和統籌」就是,看清你們未來情感走向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為什麼這麼說?很簡單的一個事實,一個日後想要去一線城市拼搏事業的人,跟一個不喜歡壓力,只想待在老家安安穩穩,踏踏實實找個普通工作幹著的人,是很難走到最後的。
「你們為什麼分手?」
「分手理由」應該說是直接決定「值不值得挽回?」和「挽回了複合有多大可能性?」這兩個問題答案的重要論據。
可能有很多人都會覺得「挽回方法」比「分手理由」重要多了,但是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想特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有60%的情侶,挽回後再分手的理由,跟上一次分手的理由都是一致的。
這裡我特別要提的是三種情況:出軌、家暴、吸毒。
如果你們的愛情,是由於這三種問題而終結的,我勸你慎重地去做一些考慮,因為這三種問題,都會對你的信任感、忍耐力、愛能力做出真性破壞,重塑的過程是很艱難的,且容易惡性循環。
如果你們只是因為情感需求不滿足,誤會和一時衝動而分手的,或者是因為種種原因,被迫不得不思考,比如異地/經濟差異/第三方幹涉,對彼此心裡是真正的有愛的,那我都是很支持你再去試一次的。
但我必須要提醒的是,在挽回的過程中,你們必須有效地,攻克掉這些問題,形成一個良性的溝通相處模式,不然也是很容易重蹈覆轍的。
對比了提出的這些方面,再參照你的實況分析,相信現在的你,應該已經對你目前所糾結的這段感情,有了答案了。
最後,我還想說的是:你會覺得「累」,是因為你們之間的感情,有問題出現了。
「累」只是一種短期的狀態,是每段感情裡都會有的一種狀態,唯一能終結這種狀態的,是你自己。
不管是「要挽回」還是「真的不合適分手」,都希望你能做出讓自己不後悔的選擇。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諮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