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的應用使設計表達更直觀,信息共享、互動、協同更有效;能實現工程信息連續化,節能分析虛擬化,建造過程可視化;能夠克服設計者經驗的局限性,適合所有項目;能使施工項目管理優化和增值,為工程各方提供分布式模型。今天咱們聊聊BIM對建築行業帶來的影響?對BIM未來的展望!
一、BIM對建築行業帶來的影響
1.將會引起建築行業產業模式的結構性變革。
建築是一件高度協調的工作,專業之間;工序之間;結構與材料之間無不充滿了矛盾,BIM這種全新的方式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當這種模式普及之後,整個行業業務模式將為之而發生轉變。建設項目將實現一體化項目交付(IPD);業主與承包商將成為夥伴關係;掌握BIM模式的專業人員將成為建設生命周期職業鏈中最為核心的一方。
2.BlM將改變專業人士的工作方式和理念。
BIM將把直觀的三維可視化理念帶入到建築設計中,BIM的應用將隨著施工圖的結束過度到施工管理、施工指導、4D施工周期模擬等建造周期上。隨著建築的落成,由BLM建築生命周期主導的物業管理、樓宇維護等專業將把BIM繼續下去。
3.項目管理中BlM將衝擊「八大員」的地位,有必要增設一個新「BIM員」崗位。
BIM工程量的統計提高計算精度;三維的施工組織設計,也為施工企業更高效的組織和管理提供了可能。BIM技術通過對工程信息4D(3D+時間)資料庫的創建、管理與共享,使項目管理信息處理落後、協同困難等難題得以妥善解決,同時BIM技術推動項目部組織構架進行創新變革。BIM的應用,需要熟練掌握BIM技術的操作人員完成,因而,「BIM員」崗位成為了新崗位。
二、BIM的展望
1.BIM將成為下一代主流技術,推廣應用的大環境已漸成熟。建築信息模型(BIM)的數字理念風靡全球建築業的同時,也影響著中國。中國建築行業政府與企業在推動工程項目管理方面開始全面推廣以BIM為基礎的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BLM)概念,成為中國工程項目管理的趨勢和主流技術[3]。創建信息,管理信息,共享信息的數位化方法,已經得到了業界首肯,被視為建設工程管理的最佳模式。隨著BIM技術本地化(國產)程度的提高,技術標準規範的完善,年輕設計師的推崇和帶動,BIM技術將以設計為突破口,在建築業全面推廣普及,成為下一代主流技術。
2.BIM數據共享的安全風險將是隨著BIM技術應用同步考慮的問題,在構建BIM標準和BIM應用準則中,因充分考慮數據分享使用的安全,從管理、技術源頭上杜絕安全漏洞,確保BIM應用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的發展。
3.BIM與CIM。CIM即城市信息化模型,是City Imformation Modeling的縮寫,他是綜合各類城市信息,建立數位化模型,通過計算機來模擬、分析、演示城市發展機制和前景的工具。建築是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的承載體,是城市的構成單元,如同城市的細胞。BIM技術的應用,將附著於建築的各類信息實現了建築信息數位化,每一個建築數位化的集合構成了城市的數位化。此城市數位化不是簡單的三維外廓數位化,而是富集了建築、結構、構件材料、建築設備以及性能等綜合因素的信息,這些富集的城市數據,假與GIS定位,則構成了CIM資料庫,將成為未來城市管理的可用基礎數據。國外智慧城市也正是基於這類基礎數據,進行城市的智能管理,由此可見,BIM是智慧城市基礎數據的搭建者,BIM的應用、推廣和普及是我們邁向智慧城市的起步,建築信息化有著更深、更廣的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
新事物的發展有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BIM經過國內外多年的研究和實踐日趨成熟,但也存在一些問題。BIM軟體的過程化本地化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BIM信息數據的的分享使用的安全問題特別值得注意,並需要前置考慮;從BIM到CIM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還有很多環節值得關注和研究。好了, 關於BIM對建築行業帶來的影響?對BIM未來的展望!就為大家介紹這麼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