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盤走勢分化 成交量不足反彈顯無力
短暫反彈一個交易日後大盤再度出現分化。滬指周二低開震蕩,盤中反彈在30日均線處受阻回落,最終尾盤翻綠,險守5日均線。深成指表現明顯強於滬指,早盤小幅低開後出現震蕩反彈,全日多數時間在5日均線上方運行,收盤進一步靠近20日均線。截至收盤,滬指報收3367.23點,下跌0.06%;深成指報收13763.31點,上漲0.52%;創業板指報收2758.85點,上漲1.18%。兩市成交量和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
盤面上,醫藥、多晶矽、日用化工、航空等板塊反彈居前。水產品、船舶、半導體、商貿代理等板塊則處在板塊跌幅榜前列。個股則是跌多漲少,即便是指數出現上漲的深市,下跌個股家數仍佔多數。兩市共32股封死漲停板,同時有14股跌停。
消息面上,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完善財務、交易、規範、違法四大類強制退市指標,並對退市流程有所調整。華泰證券認為,退市新規的實施有望發揮市場化退市功能,助力A股實現「良幣驅逐劣幣」,疊加註冊制的全面推進,股票市場資產質量有望進一步提高,A股估值有望重塑,殼公司、殭屍企業等估值或將進一步收縮,而龍頭企業則有望享受更高的估值溢價。伴隨退市新規的實施,資本市場「內循環」有望逐步形成。而就影響上,周二ST陣營出現大幅回調,個股掀起跌停潮。
近期市場表現差強人意,一路震蕩回調,期間反彈力度也偏弱。對於大盤表現,巨豐財經指出,滬指新高下迎來整理,符合歷史一般的規律走勢。而權重股回落下題材股輪番表現,提振創業板不斷走強,目前已經連續反彈。在結構性向好行情下,滬指以及創業板的輪動,也表明市場當前整體的良性表現。總體看,市場或已經進入了「後新高」時代,即年內新高之後,隨著全年進入尾聲,行情縱深發展的可能性較小,更多的是結構性震蕩行情。而在這個震蕩行情當中,市場基本面向好、流動性合理充裕,市場整體向好趨勢的邏輯並未改變,但板塊輪動加快下,機會的把握難度在加大。
就短期而言,源達投顧表示,技術面上看,滬指周二衝擊5日均線後回落,目前依然運行在中期均線60 日均線之上,指數下方受60日均線支撐,上方受多條均線壓制;MACD死叉之後趨平,綠色動能柱減弱;KDJ指標超賣區之後拐頭向上有形成金叉趨勢;成交量未見明顯放大,指數出現短線反彈仍受制於成交量制約,缺乏動能。近期指數出現止跌企穩,並且基本面預期逐步改善抬升,為股市提供有力支撐,預計短期指數維持橫盤修復整理,中期不改向上預期。操作層面上,建議投資者短線謹慎關注煤炭、鋼鐵、油氣為代表的順周期的投資機會,中線建議繼續關注部分低估值績優藍籌股的投資機會。長線關注十四五規劃中的重要方向,如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半導體等。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