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掃黑英雄】賴雨田: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2020-12-26 澎湃新聞

【致敬掃黑英雄】賴雨田: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2020-12-11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賴雨田今年52歲,是達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二庭的副庭長。他18歲時即進入法院工作,從「法律小白」逐步走上了刑事審判這條漫漫長路。幾十年來,他終日乾乾、夕惕若厲,只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手持法槌,不偏不倚定罪量刑,依法依規懲兇除惡。

在淬鍊中成長

「剛進入法院工作時,當時什麼法律知識都不懂,後來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賴雨田笑著說。從不懂事的一個學生成長為一名資深的法官,離不開法院的栽培。「才剛進來,法院就組織我們進入業餘法律大學學習,後來還去了四川大學讀研修班,工作之後也陸陸續續參加了各種講座、培訓等,慢慢提升了自己的專業技能。」賴雨田說。

「好的法官不僅要有工作能力,還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強大的內心。」在後來的工作中,賴雨田悟出了這個道理。

那時他才20來歲,還是一個書記員,跟隨一位老法官下鄉查看案發現場。夜晚返程時,回城的道路被山洪阻斷,洪水漲至半人高,因開庭傳票已經發出,次日就要開庭,老法官堅持要渡河。眾人手挽手蹚水試圖穿過河道之時,老法官不慎被急流衝走。所幸周圍人及時拉住他,有驚無險渡過河道,第二天按時開庭。這件事對賴雨田衝擊極大,此後加班熬夜處理工作,他也沒了怨言,咬咬牙堅持下來。

光有專業技能還不行,還要有強大的內心。「經常面對一些社會陰暗面,我們也可能會產生負面情緒,心情低落,這時候就需要自己去調解壓力。」這也是如今他對新進人員說得最多的,錘鍊專業技能,磨鍊強大內心,如此才能步步成長。

「錙銖必較」的老法官

35年的工作生涯中,賴雨田總結出了不少老法官的一大特點,那便是「錙銖必較」。

「法官這個職業不同於其他職業,出了錯還可以彌補,有的案子錯判、誤判會對當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賴雨田說,每個法官都要為自己審理的案子負責,因此哪怕是小案件也要做到「錙銖必較、吹毛求疵」。

「一個案子如果某一個程序出了小差錯,很可能整個案子都得重新審理。」賴雨田回憶說。他曾碰到過一個二審案件,被告人為未成年女性,偵查機關訊問她時沒有女性工作人員在場,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一審法院審理時疏忽了這個細節,經他和合議庭成員決定,最後發回一審法院重新審理。「這在外行看來很不可思議,但這對於我們法院審理工作來說,就是大問題。」證據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合法、判決書如何寫,每個環節都要做到無可挑剔,才能體現法律的威嚴和法庭的公正。

不僅要注重法律程序,對於案件細節更要反覆推敲。在刑事案件中,法官要梳理證據,認真審查其真實性,並將一個個證據串聯成完整的證據鏈,以此來證明罪名成立與否。「遇上某一個犯罪證據不足時,我們會根據情況決定退回檢察機關補充偵查,甚至可能多次反覆補偵才能掌握完整的證據鏈條……」證據認定是審判的關鍵,也是法官需要重點把關的環節。

「辦的是案子,判的是人生。」多年來,賴雨田始終將這句話銘記於心。「我們的審判結果,直接影響了當事人的一生。因此,每一個審判結果都是經過合議庭反覆討論、認真研究以及精準量刑後形成的。」賴雨田稱。一個「錙銖必較」的好法官手持的「利刃」每一刀都必須不偏不倚砍中要害,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壞人,也絕不冤枉任何一個好人。

掃黑戰線上的「急先鋒」

自全市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賴雨田辦理涉黑惡案件及「保護傘」案件共計17件,其中張某某等27人涉黑案是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市首例涉黑案,社會影響重大。

「和普通刑事案件不同,涉黑惡案件被告人數多、事實證據多、社會關注度極高,當時又沒什麼經驗可借鑑……」作為該案的承辦人,賴雨田壓力極大,但作為具有35年工作經驗的老法官,自己義不容辭。

為依法從快、保質保量地完成該案的審判任務,儘快梳理案件事實、定罪量刑,賴雨田和辦案團隊一起,「白+黑」「5+2」地工作,加班加點閱卷、核實證據、查證犯罪事實,綜合分析案件定性和法律適用等問題,撰寫審理報告等,加班成為常態。

如今,該案一、二審均已審結,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得到社會群眾高度認可。審理該案的經驗做法被省法院充分肯定,並在全省法院推廣。賴雨田也被達州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評為「2019年度全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先進個人」。

「我這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審好手裡的案件,確保案件的質量,做到問心無愧,便很知足。過去是如此,未來也是如此。」賴雨田在談及自己的職業生涯時說道。一句樸實無華的話語道出了一名人民法官的忠誠擔當和敬業奉獻。

文 稿:刑一庭

編 排:鄭慶莎

核 稿:閆偉宏

籤 發:劉 勇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致敬掃黑英雄】賴雨田: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致敬掃黑英雄」王銀:乘風破浪爭朝夕 不負韶華楫前行
    英雄名片王銀,女,38歲,中共黨員,2002年03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營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兼掃黑專案組組長。一聲令下風雷動,熱血擔當顯忠誠當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號角吹響,作為刑偵大隊副大隊長,王銀同志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主動向局黨委自薦,請求到掃黑除惡前沿陣地去接最燙手的山芋、攻最難的碉堡、啃最硬的骨頭。因其豐富的辦案經驗和過硬的刑偵技能,她被縣公安局委以重任,擔任掃黑專案組組長。
  • 【致敬掃黑英雄】一場庭審歷時11天!退休前夕,她依然堅守審判一線
    【致敬掃黑英雄】一場庭審歷時11天!接下來的三個月裡,臨翔區法院掃黑除惡辦公室成了最晚熄燈的地方,透過半開半掩的門望進去,是一張疲憊的臉,一雙布滿血絲的眼和桌上那一份份寫滿批註的閱卷筆錄……
  • 致敬掃黑英雄 | 懲惡揚善 鑄就鏗鏘玫瑰——宜賓市南溪區人民法院...
    致敬掃黑英雄 | 懲惡揚善 鑄就鏗鏘玫瑰——宜賓市南溪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況文靜 2020-09-04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掃黑英雄|以法為劍守正義
    在周圍人眼中,朱志芳以法為劍,守護法之公平正義,詮釋了司法為國為民的情懷——掃黑除惡:54歲時接手內江首例涉黑案今年5月21日,經內江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內江首例涉黑案以維持一審判決宣告塵埃落定,以蘇成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成員均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 致敬掃黑英雄⑨丨仗劍蕩黑惡 鐵血鑄豐碑——記旺蒼縣公安局刑偵...
    致敬掃黑英雄⑨丨仗劍蕩黑惡 鐵血鑄豐碑——記旺蒼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李湘川 2020-08-27 18:0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致敬掃黑英雄】熊仕傑:無畏衝鋒鑄忠誠 掃黑除惡急先鋒
    現任攀枝花市公安局仁和區分局刑事偵查中心常務副主任、刑偵大隊大隊長、二級警督的熊仕傑,自仁和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一直衝鋒在一線,他與隊友並肩作戰,與涉黑涉惡案件開展較量。
  • 把忠誠和信仰化作一生的動力
    他將自己短暫的一生獻給了摯愛的刑偵事業,我們為他驕傲。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將激勵我們繼續守護這座城市的平安。」12月3日,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商寧森動情地對記者說。  商寧森口中的「劉大」,是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原副局長劉煒。4月29日,他突然暈倒在工作崗位上,醫治無效殉職,年僅47歲。在12月4日播出的2020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中,劉煒被評為「2020年度致敬英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 劉佳樂:一生只做一件事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 劉佳樂:一生只做一件事 2020-08-0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雪月花輯 | 匠人的本來面目: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淺野譯稿,2010年書藝公社攝影淺野說他這一生要做的事,除了書法教學與創作,就是翻譯好邱先生這本書。——好有趣的「一本書主義」。邱先生不止一次地跟我說,淺野做事的認真態度讓他非常感動。尤其是關於禪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從飲食到思想,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匠人精神到枯山水,從料理到花道,從千利休為代表的日本茶道到一期一會,在孔祥旭老師筆下娓娓道來,更能觀照我們當下的生活。地壇讀書會首季「生活之道」系列主題閱讀第6期線下共讀,將由孔祥旭老師領讀「世界的禪者」鈴木大拙的名著《禪與生活》,想必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禪與生活」。
  • 今天,向老英雄致敬!聽胡兆富講當兵那些事
    通訊員 吳可嘉 曾奇 記者 邱丹晨「老英雄,您好!我們來看您了,向您致敬!」8月1日上午,衢州常山縣「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代表來到胡兆富老英雄家中,向老英雄致以節日的問候。眼前的他,身著白色襯衫,胸前佩戴著紅色黨徽,不疾不徐地為常山青年們講述著那段紅色過往。
  • 【致敬掃黑英雄】楊梅:柔肩挑重擔 巾幗顯擔當
    英雄名片 楊梅,女,現任閬中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三級檢察官。 在辦好每一件案件的同時,楊梅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自身政治素質,夯實法律功底,以秉公執法的態度服務群眾,用謙虛勤懇的心態對待領導及同事,得到了全院幹警的一致好評。6年間,她多次獲得「優秀公務員」、「三八紅旗手」稱號,並榮立三等功一次,這些榮譽正是對她奮鬥閃耀青春的肯定與回饋。
  • 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事,為什麼那樣讓人渴望而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一件事,只是讀書研究書著書,他一生也就只愛一個人,陪伴了他近六十載的妻子任載坤。他的兒女們也如他一樣,讀書、工作、結婚、生子,一如既往地過完他們毫無故事的一生。《素與簡》就是出自他的女兒宗璞之手的散文集,既有與家人相處的平庸日常,也有文學間流動的深厚親情,既有素日的平淡,又有為學的執著。
  • 臺灣茶葉蛋阿婆的成功秘訣:一生只專注地做好一件事
    鄒阿婆曾經多次說過要退休,但每一天太陽升起的時候,人們還依舊能夠在那個小小的木製攤亭裡看見她利落地將茶葉蛋兩隻、四隻、八隻地分別用塑膠袋提前裝好,以便在人頭攢動的遊客中加快售賣速度。但要是我們能做好那麼一件事,不一定這一件事是多大的事,也許只是我們的愛好。那麼此生,我們也就值得了。       人生有時就像阿婆茶葉蛋,有裂縫才夠入味,如果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堅持做一件事,就算賣茶葉蛋都可以成功。
  •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件事成就她一生」
    在這些小巧的紐扣背後是露西令人驚奇的一生,以及執著了大半個世紀的手作精神。在紐扣中轉折的陶藝事業如果不是戰爭,露西根本不會在倫敦,靠製作紐扣維持生計。設計師三宅一生也關注到了露西的作品。1989年,三宅第一次見到露西就被她吸引,二人成為摯友。
  • 「致敬掃黑英雄」葉雲川:刺向黑惡的金色利劍
    他有關鍵時刻臨危不懼,敢於擔當,與戰友勇鬥歹毒的英雄壯舉;有隻身入毒穴,蹲坑守候直至涉毒嫌疑人抓獲的膽識與魄力;有面對死亡威脅,將生命與安全留給戰友的無私與無畏。他從普通刑警到局長,從青澀少年到刑偵專家,為公安工作傾注了滿腔熱情和絢麗年華。他身上的故事,動人心弦......
  • 致敬四川英雄|「我們一年只做好兩件事」
    「我們一年只做好兩件事」——記四川省防汛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水利廳水旱災害防禦處黨支部四川在線記者 邵明亮 文/圖進入11月,隨著全省各地水利工程歲修和水毀工程的陸續開工負責山洪預警災害的朱錫松,連續好幾天住在辦公室,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靠咖啡和濃茶提神,他緊盯各地,科學分析氣象信息,今年四川第一次山洪紅色預警就是在他的研判下發出的。
  • 一生只做一件事,從極簡做到極致!
    大概很多人都讀過《一生磨一鏡》這篇文章,故事敘述了大名鼎鼎的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年輕時謀求了一份替政府看門的差事。或許是日子太過無聊,他迷上了打磨鏡片,沒想到這一幹就是六十年,而打磨鏡片這項看起來只是消磨時間的「愛好」也就堅持了六十年。
  • 「致敬掃黑英雄」周萬權:金色利刃 斬黑斷惡彰正義
    作為掃黑除惡領導小組成員,不僅要統籌大局,也要在最關鍵時衝鋒在前,既要帶領專案組成員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又要發揮自身的示範引領作用。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他全面負責掃黑除惡專業隊的案件偵查工作,在面對3支攻堅隊伍,100餘名民(輔)警,身上的擔子、責任、壓力更重了,但他始終以身作則,帶頭衝鋒,經常在辦理案件期間,連續數月駐紮在集中辦案點,與基層民警同甘共苦,尤其是面對線索摸排、案件審訊、證據固定、追逃等工作,他始終戰鬥在一線,身先士卒,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 高考作文輔導203:熱點話題:致敬英雄
    後遭屢次貶黜,卻依舊以民之事為志,於憤懣鬱結之際造福百姓。守望初心,堅持志向,定能發光發熱,流芳百世林,若其放棄懶散,卻只會暗淡於世。從破土而出,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最終茁壯成長為蒼天大樹是一個漫長美妙的過程,需要堅持目標,奮鬥終身去實現。學習時代英雄的堅韌奮鬥精神,方能破繭成蝶,繼往開來。弘揚時代英雄精神,需要懷揣淡泊名利的安定之心。
  • 餘生做好一件事:修煉口德 口吐蓮花
    因此,過了大半輩子後,我終於醒悟,餘生做好一件事,修煉自己的口德。我不要求自己修煉到出口成章的地步,只要不出口成髒。是地!無論你心地多麼善良,嘴巴不好的人,也不會是好人。今後餘生裡,我要學會,無論在人前還是人後,都要說人好話,讚美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