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明信片裡的新希望|新華每日電訊

2020-12-21 廣西日報

20日,《新華每日電訊》頭版刊登了有關廣西的報導《手繪明信片裡的新希望 廣西壯鄉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見聞》,從一張小小明信片開始,介紹了廣西推廣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助力鄉村脫貧致富的做法。

(報導原文如下↓↓↓)

新華社南寧8月19日電(記者雷嘉興、黃慶剛)「手繪明信片15元一套……」坐在自家店裡,陳武侃手拿畫筆,在一張明信片上一筆筆描繪著村落的建築,時不時抬頭衝著門外吆喝一聲,吸引了不少遊客進店參觀。

在廣西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鵬垌村,村民陳武侃開了一家店鋪,專門出售自己手繪的村落明信片。「之前村裡很多住房荒廢,看著很蕭條。現在發展鄉村旅遊後,村子逐漸恢復了生機,我也看到了創業的希望。」陳武侃說,他從小喜歡繪畫,經常研究各種繪畫書籍,如今學習繪畫已有20多年。2013年他辭去外面的工作返回家鄉,借著鄉村振興的契機,開啟了村落明信片的創業之路。他喜歡把村裡不同的景色畫到明信片上,各種建築的素描畫像記錄著村裡的歷史,也見證著鄉村的變化。

古樸民居、青石板路……鵬垌村始建於明朝弘治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現在仍有不少明清古建築留存村中。為延續鄉村歷史文脈,推動文旅發展,鵬垌村保留原有的明清歷史古蹟,道路、綠化、排水排汙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仁東鎮黨委書記謝湛華說,鵬垌村通過以「修舊如舊」的方式對古民居進行修繕和保護改造,挖掘自身歷史文化價值,走出了一條「文化+旅遊」的新路子。「讓村落看得見變化,讓村民掙得到收入,讓年輕人留得下來。」

山水「甲天下」,文化醉遊人。近年來,有著良好生態優勢和獨特文化資源的廣西大力推進鄉村建設,力促文旅融合,在人居環境改善、鄉村旅遊發展、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持續釋放綜合效應。行走在八桂鄉村間,一個個生態美、文化活、旅遊火的村莊美不勝收。

在貴港市覃塘區,3000餘畝荷塘一望無際,競相開放的荷花迎風搖曳。「盛開的荷花吸引了很多遊客過來遊玩,我在村裡開的餐飲店生意也越來越好。」村民覃紹信所在的覃塘區覃塘街道龍鳳村位於荷美覃塘景區內。隨著鄉村生態旅遊的興起,他逐漸嘗到了「甜頭」。

「我在廣東務工20多年,2013年聽說家鄉準備發展旅遊,我就想回來。現在看來,回來的決定是對的。」今年48歲的覃紹信說,他的餐飲店每個月帳面流水達到10萬元,「在家鄉開店,比在外務工更有幸福感。」

龍鳳村過去是個「空心村」,因缺乏產業,過去很多村民外出務工,不少土地無人耕種,基礎設施建設也相對落後。「荷」文化帶動鄉村旅遊的發展,為龍鳳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昔日寂靜的村莊又熱鬧起來。

「現在旅遊『火』了,很多村民紛紛回來,在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 龍鳳村黨支部書記覃富利說,有了產業,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致富奔小康有了更堅實的支撐。

文旅融合不僅讓鄉村更熱鬧,也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來賓市象州縣羅秀鎮納祿村村口的宣講欄上,由村民們評選出來的「新鄉賢」名單引人注目。

鄉賢,作為鄉村基層先進典型,成長於鄉土,奉獻於鄉裡。近年來,象州縣大力培育鄉賢文化,無論是鄰裡之間家長裡短,還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新鄉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納祿村評選出的「新鄉賢」,老黨員潘文貴積極為村裡的旅遊發展出謀劃策,盤活村裡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等資源。現在每逢「三月三」等節假日,村裡遊人如織,潘文貴也總是忙碌不停。「我只想把村裡的事辦好,讓村民滿意,也讓遊客不留遺憾。」潘文貴說,作為鄉賢,就是要樹好榜樣,率先垂範。

來源 | 新華每日電訊

相關焦點

  • 手繪明信片裡的新希望
    「手繪明信片15元一套……」坐在自家店裡,陳武侃手拿畫筆,在一張明信片上一筆筆描繪著村落的建築,時不時抬頭衝著門外吆喝一聲,吸引了不少遊客進店參觀。在廣西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鵬垌村,村民陳武侃開了一家店鋪,專門出售自己手繪的村落明信片。
  • 《新華每日電訊》點讚台州黃巖布袋山的「饅頭經濟」
    說的是饅頭   講的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故事   8月16日   《新華每日電訊
  • ...每日電訊:梅蘭芳主動授藝,「梨園穆桂英」九十載唱響豫劇「馬派」
    【話洛陽】新華每日電訊:梅蘭芳主動授藝,「梨園穆桂英」九十載唱響豫劇「馬派」 2020-06-16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手繪校園明信片」躥紅朋友圈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麗 實習生 餘維 文/圖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中,常能看到一款款別具一格的「手繪校園明信片」被高中畢業生們轉發,紅嶺中學、育才中學、寶安中學、龍城高中……深圳的一所所高中、三年記憶中熟悉的一切,落墨於一張張精緻的明信片上,勾起了畢業生們對高中不舍的青澀眷戀。
  • 新華每日電訊丨雙循環支撐穩發展——在「國際紡織之都」感受中國...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何玲玲、商意盈、方問禹  浙江紹興柯橋柯海公路上,來往貨車川流不息:由南向北是運進園區印染的白色坯布,反向則是五顏六色的紡織面料,發往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第三屆世界布商大會上,數萬名參展商、採購商、設計師團隊蜂擁而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代表視頻參會,全球紡織貿易供需高效對接……
  • 石家莊:大學生手繪校園風景明信片"致青春"(圖)
    手繪的校園風景明信片。凌帥說,起初他們只想繪製一幅校園風景圖,在團委老師的指導下,他們決定做成一套手繪版的校園明信片。  「由於明信片的主題是留住大學校園內的回憶,因此我們就將主題定為『致青春』。」凌帥說,隨後的一個月,他和其他10名有繪畫功底的同學開始在操場、涼亭、甬路、教學樓手繪學校的一道道風景線,「每到一個角落,都感覺特別親切,仿佛在這裡曾親身經歷過無數的故事。」
  • 手繪作品上明信片 義賣幫助受困家庭
    最佳繪畫作品小作者現場籤售明信片。本報記者 歐陽進權攝本報訊(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馬宣 陳曉靜)昨日下午,馬尾區中小學生第二課堂實踐基地,在馬尾船政歷史文化主題街區的船政郵局揭牌成立。現場還舉辦了馬尾區中小學生戰「疫」主題手繪明信片義賣會,來自馬尾各中小學的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 手繪中國夢 傳遞家國情——勸學裡小學舉辦第一屆手寫手繪明信片...
    手繪中國夢 傳遞家國情——勸學裡小學舉辦第一屆手寫手繪明信片設計大賽 2020/11/23 18:58:29   來源:中國山東網
  • 《新華每日電訊》刊發文章:北京的「大水缸」,也是個「大蜜罐」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5月20日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刊發記者李斌、丁靜、陳鍾昊採寫的文章《北京的「大水缸」,也是個「大蜜罐」》。摘要如下:  天安門向東北90多公裡,華北地區最大水庫、北京「大水缸」密雲水庫煙波浩渺、群鳥飛翔,一幅秀美畫卷。
  • 湖州首套手繪城市明信片發布
    1月18日晚,一場新穎的「首發式」在湖城東吳銀泰城舉行,以城市地標為摹本的手繪明信片,變身最文藝湖州「導遊」,承載著鄉愁與廣大市民見面。這套新鮮出爐的湖州「名片」,共有《湖州您好》《東吳國際》《月亮酒店》《奧體中心》《仁皇春色》《蓮花美景》《衣裳街區》《小西街前》《飛英初照》《南潯古鎮》《南郊勝景》 11幅,糅合了漫畫、手繪、抽象設計等手法,讓市民和遊客看盡湖州城市風情。
  • 他手繪家鄉美景並做成了明信片~
    一位在鵬垌村土生土長的80後年輕人陳武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手繪家鄉美景並做成明信片,留住家鄉的美,展示家鄉的美。  陳武侃在大學裡學的是理工科,畢業後進了玉林一家國企工作,從小就有一種文人情懷的他,最終選擇離開企業,回到家鄉擔任鵬垌村康樂莊村民理事會秘書長,積極參與到鵬垌村的治理改造中。
  • 中日青少年手繪明信片佳作在東京展出(圖)
    中日青少年手繪明信片佳作在東京展出(圖) 2014-08-20 15:33: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王健 攝   中新網東京8月20日電 由人民中國雜誌社、東京中國文化中心、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社團法人日中協會和日本郵政網絡服務公司共同主辦的「第一屆國際青少年手繪明信片展」,20日在東京文化中心開幕。
  • 日本小學生手繪明信片為中國抗疫加油
    據日本《東方新報》微信公眾號消息,當前,中日兩國都面臨著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民眾在疫情中守望相助,不斷續寫中日友好的佳話。據日本《東方新報》微信公眾號消息,當前,中日兩國都面臨著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民眾在疫情中守望相助,不斷續寫中日友好的佳話。近日,來自全日本46所小學的學生們為鼓勵同樣在抵抗疫情的中國孩子們,製作了1459張手繪明信片,通過東方新報和一般社團法人亞太機器人聯合會寄到中國。
  • 新華每日電訊丨從女孩黃薇到主播薇婭
    受訪者供圖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魏董華、鄭夢雨  北京冬夜,西直門外,路旁的樹上掛滿了燈串,裝點著黑夜。這裡曾是北京的地標——北方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動批」所在地。  洶湧而來的電商,讓裹挾著大包小包趕來批發的人潮迅速散去。時代把人拋棄時,不打一聲招呼。
  • 高三女生手繪肖像 做明信片贈予同學
    本報訊(記者 張夕)近日,浙江衢州高級中學一高三女生手繪42名同學肖像,做成明信片給同學作為畢業禮物,獲得7萬名網友點讚。6月27日,記者獲悉,這名女生是美術生,希望用肖像明信片留下同學們的青春回憶,作為一份畢業禮物。
  • 日媒:日本各地小學生手繪明信片為中國抗疫加油
    【來源:中國僑網】據日本《東方新報》微信公眾號消息,當前,中日兩國都面臨著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民眾在疫情中守望相助,不斷續寫中日友好的佳話。近日,來自全日本46所小學的學生們為鼓勵同樣在抵抗疫情的中國孩子們,製作了1459張手繪明信片,通過東方新報和一般社團法人亞太機器人聯合會寄到中國。在嚴格的隔離措施下,中國的孩子們在寒假結束後遲遲不能開學,只得在家上網課。而在日本政府的要求下,日本全國中小學從3月2日開始全面停課。
  • 翔安一中校園風景手繪明信片獲網友點讚(圖)
    手繪翔安一中藝術樓風景。她們很文藝  翔安一中校門、體育館、綜合樓、星輝樓、舫山碑苑、藝術樓等校園標誌性建築和風景都濃縮在手繪明信片上。近日,翔安一中一位高二女生和一位已畢業的學姐聯手,共同製作了一套手繪校園明信片,獲得了不少網友的點讚。  萌生這個創意的是翔安一中高二女生王思婷,今年才17歲。王思婷說,她從初中開始就在翔安一中讀書,已經在這個學校待了5年,對學校的每一棟建築、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想在畢業之前為學校做點事。看到外地有學生把校園風景製成明信片,王思婷覺得這種方式很贊。
  • 手繪的華強北你見過嗎?系列地圖明信片首發!
    4月13日下午,「手繪·華強北」系列地圖、明信片首發儀式在華強北步行街舉行。同時重磅推出集商圈購物消費、電子科技體驗、文化活動中心等內容為一體的綜合榜單,實用性與紀念性兼具,富有豐富的藝術感與可看性,生動再現了街區新風貌新形象,是華強北步行街新名片。
  • 山東高校畢業生手繪明信片告別母校:5人畫了校內15處風景
    山東科技大學的一套明信片受到熱捧,這套手繪的校園風景,帶有淡淡青春回憶的鋼筆畫,將大學生涯呈現在明信片上。近日,這套明信片的設計者之一趙凱道出了他們的心意:「我們馬上就畢業了,希望這次用這種方式告別母校,留下青春回憶。」趙凱是來自於山東科技大學建築學專業的學生,再過幾天,他就要畢業了。
  • 藝趣學——網絡智慧課堂|走進方寸《手繪明信片》
    我國第一套明信片由清政府發行於1896年,為豎長方型 ,左上角印有「大清郵政」字樣、蟠龍和萬年青圖案,已成為今天珍貴的文史資料。明信片的分類明信片如今各國流行,多姿多彩,堪稱郵苑中的小花。明信片如果按發行的目的用途分類明信片可分為:郵資明信片、一般明信片和極限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