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酵了一個多月後,「快手一哥」辛巴(實名辛有志)直播間售賣「假燕窩」一事終於有了最新進展——廣州白雲區市場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
11月19日,知名「打假人」王海曬出了一份檢測報告顯示,茗摯品牌燕窩,100克裡含有的「功效」物質燕窩酸不足兩克,價值僅有人民幣0.07元。同時,該產品蔗糖含量4.8%,而成分表裡碳水化合物為5%,蛋白質含量為0。
面對著質疑,辛巴先是嚴辭否認造假,不僅在直播間展示了產品的檢測報告並進行現場試驗,表示產品沒有問題,而且「倒打一耙」,他質疑王海的調查結果。而僅僅幾天之後,估計辛巴也沒有想到,打臉會來得如此之快。11月27日,他發表聲明承認帶貨的燕窩產品實際上是一款燕窩風味的飲品,不應當作為燕窩製品進行推廣。同時,他還稱由於品牌方一直避而不見,願意主動先行退賠6198萬元。
可以說,這一事件,是近來關於直播帶貨種種問題的集中爆發。中消協 11 月 6 日發布的《網絡直播銷售侵害消費者權益主要表現形式及案例分析》顯示,網絡直播銷售中主要存在 虛假宣傳、退換貨難、銷售違禁產品、利用「專拍連結」誤導消費者、誘導場外交易、濫用極限詞、直播內容違法等7 種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
對於辛巴而言,這並不是團隊第一次被曝出產品質量問題。早在今年7月份,揚州電視臺就曝光了辛巴徒弟「蛋蛋小盆友」帶貨的一款泰國乳膠枕,產地並非泰國,而是青島。而存在假冒偽劣商品問題的並不僅僅是辛巴團隊。
中消協的報告指出,在 10 月 20 日 - 11 月 15 日共計 27 天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 334083 條,主要的「槽點」集中於明星帶貨涉嫌刷單造假,售後服務滿意度低、體驗較差兩方面。而在案例展示中,中消協點名了汪涵和李雪琴——其中,汪涵直播間疑似具有 「刷單」行為,所售商品退貨率高達 76.4%;李雪琴直播間則涉及粉絲數據流量不真實問題,數據顯示有 311 萬人圍觀和互動,但被指真實觀眾僅有 11 萬。
這一盆冷水,來得很及時。自2019年進入爆發期的直播帶貨,在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下再添一把火,除了原有的直播主播,各路明星紛紛化身帶貨達人,在各個平臺的直播間吆喝著也許他們自身都不熟悉的各種商品。
銷售,是從產品到商品的重要一環。明星代言,已經成為商品銷售的「套路」,當然代言「翻車」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屢見不鮮。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明星、專業主播等對商品生產過程不了解,或者是明知產品不合格,卻在利益面前隱瞞真相,這相當於變相參與制假售假。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除了商家真實打折促銷行為外,在直播間內,當主播口中喊著「賠本買賣」時,某一商品的價格遠遠低於正常水平,往往需要對產品的質量打個問號,難免存在以次充好的行為。
直播帶貨的火爆,為廠家、商家帶來新的流量。很多在直播間購物的消費者都有一個感受,就是當聽到喜歡的主播賣力用超低價、倒計時、賣完等話語介紹某一商品時,會產生一種「搶不到就虧了」的感覺。在主播營造的直播間瘋搶氛圍下,稀缺效應、羊群效應和佔有欲等消費心理的綜合疊加,影響著消費者的判斷力。
越是看似低門檻的行業,其實越是有著更高的要求。在火爆的直播面前,貌似只要你敢說、能說、會說,就可以賣貨。在商家、主播、消費者構成的消費鏈條中,主播承擔著中介作用,依靠的是自身在粉絲面前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在粉絲中建立起來很難,而倒下卻很容易。對於主播而言,應該珍惜網絡帶來的影響力,在選品、售後等環節加強把控,不僅要為粉絲提供好的商品,還要提供好的售後服務。
交匯點記者 趙偉莉
封面圖片 視覺中國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