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課後作業
1.下列措施能改變某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是( )
A. 攪拌 B. 增加溶質 C. 加熱 D. 把溶質研細
2.20 ℃時,50 g水中溶解18 g食鹽達到飽和,則20 ℃時,NaCl的溶解度是( )
A. 18 B. 18 g C.36 D. 36 g
3.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對這句話理解錯誤的是( )
A. 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鈉36g
B. 20℃時,100g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含氯化鈉36g
C. 20℃時,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水與氯化鈉的質量比為100∶36
D. 20℃時,將36g氯化鈉溶解於100g水中,所得溶液為該溫度下氯化鈉的飽和溶液
4、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t1℃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B. 乙物質的溶解度大於甲物質的溶解度
C. t2℃時,乙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乙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D. t2℃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溶液中溶質質量一定不變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物質的溶解度一定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攪拌不能增大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C. 在一定條件下,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可以相互轉換
D. 打開汽水瓶蓋,汽水會自動噴出來,證明氣體的溶解度和壓強有關
6.下列有關飽和溶液說法正確的是( )
A.飽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質的混合物
B.一定溫度下,向飽和食鹽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會溶解
C.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D.一定溫度下,100g的食鹽飽和溶液中加入3g食鹽,充分攪拌後可得103g食鹽溶液
7. (2019浙江杭州上城一模)小金自製了一個「氣象瓶」,其密閉玻璃容器內裝有硝酸鉀和氯化銨及蒸餾水,當外界溫度改變,物質溶解度相應變化,會展現出不同形態的結晶。當澄清透明的氣象瓶中出現大量晶體時,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
A.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B.溶解度不變
C.溶劑質量變小 D.溶質質量變小
8.1.(2019四川南充中考)如圖為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甲和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從t3 ℃降至t2 ℃時,析出晶體質量甲>乙
B.將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以採用升高溶液溫度的方法
C.甲中含少量乙時,採用蒸發溶劑的方法提純甲
D.t1 ℃時,30 g丙物質加入50 g水中形成溶液的質量為80 g
9.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中甲所示,在t1℃時,用A、B兩種物質配製溶液的情況如圖中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 ℃時,兩個燒杯內均有固體剩餘,且質量相等
B.由t1℃到t2℃過程中,A溶液的濃度減小
C.t2 ℃時,燒杯中的A溶液為飽和溶液
D.由t2℃到t1℃,B的溶液中有晶體析出
10.(獨家原創試題)20 ℃時,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25 g。根據溶解度的概念,該溫度下,此物質飽和溶液中溶質、溶劑、溶液的質量比是( )
A.1∶3∶4B.1∶4∶5
C.3∶1∶4D.4∶1∶5
11.(2017廣東汕頭模擬)啤酒是生活中常見的飲料,其中含有二氧化碳、水等物質。
(1)觀察一瓶啤酒,未見氣泡,打開啤酒瓶瓶蓋,會冒出大量氣泡,原因是 ,氣體溶解度減小,CO2逸出。
(2)要使啤酒冒出更多的氣泡,除可以採用振蕩或攪拌的方法外,其他方法有 (寫出一種)。
(3)在深海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通常狀況下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
12.如下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由圖可獲得的一條信息是________。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純乙的方法是________。
(3)t2 ℃時,將不飽和的甲溶液,轉化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一種方法是________。
(4)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的溶液由t2 ℃降溫至t1 ℃時,析出晶體的質量________(填序號)。
A.甲>乙 B.甲<乙 C.無法確定
→本習題答案及講解請返回公眾號課程內容講解處查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