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他錯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6日以此回應美國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波廷傑5月4日發表的演講,「這位美方官員自認為很了解中國,但從這篇演講來看,他並不真正了解中國,也不懂什麼是五四精神,因為他對中國抱有強烈偏見」。波廷傑當天參加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米勒中心的線上活動,用中文發表了長達20多分鐘的「五四演講」,稱「五四」的核心思想會被中國官方審查而抹掉,並稱今天「五四精神」的繼承人是有公民意識的中國人。英國廣播公司(BBC)稱,波廷傑是美國的「中國通」高官,這是首次有美國的政策制定者以流利中文向中文讀者發表演講。
BBC稱,波廷傑是美國為數不多的熟悉中國事務的官員,也被認為是川普政府多項激進對華鷹派政策的幕後推手。他在4日的演講中稱,五四運動是由「平民主義」推動的,最終遺產將是什麼,「這個問題,只有中國人民才能回答。『五四』的民主願望還會等到下一世紀嗎?『五四』的核心思想會不會每次都被官方的審查抹掉?」
華春瑩6日就此表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當代五四精神真正的繼承人是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中國公民。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不畏艱險,自強不息,取得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戰略成果,這才是五四精神在當代最生動的體現。「他忘了,五四運動的導火索是一戰後巴黎和會上,外國列強之間拿他們在中國領土上的特權私相授受,中國人民絕不接受喪權辱國。101年後的今天,如果華盛頓還有人想在疫情問題上對中國甩鍋、推責,霸凌中國,14億中國人民絕不答應。」「我們奉勸美國官員還是好好了解中國的歷史,還是多管管美國自己的事情。 」
據媒體公開報導,波廷傑曾於1998年至2005年擔任路透社和《華爾街日報》的駐華記者,從那時起,波廷傑對中國的了解就始終帶有極強的意識形態和冷戰色彩,他自己亦曾和中國有關部門發生過不太愉快的經歷,這些都影響到他後來的對華態度。
2005年,波廷傑決定「投筆從戎」,進入美國海軍陸戰隊,參與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並在此期間得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後來被川普招募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麥可·弗林的賞識。2017年,受弗林邀請,波廷傑進入美國國安委擔任東亞事務高級主任。其後,川普政府一系列對華鷹派政策的出臺背後,波廷傑都被認為是重要的推手:2017年,他協助起草了美國政府國家安全戰略文件,正式將中國列為「戰略競爭對手」;2019年,他又推動川普將華為列入美國商務部的出口管制「實體名單」;而在今年3月,他又推動了美國削減中國駐美媒體人數的決定。此外,在美國對待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態度和對華貿易戰中,也頻頻看到他的身影。
而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在此次疫情期間,波廷傑是首個在1月就向川普提出實施對華旅行禁令的官員。他還敦促川普和其他政府高官把疫情稱為「武漢病毒」,並提議川普4月宣布凍結向世衛組織提供資金。不僅如此,最近美國關於武漢實驗室傳播新冠病毒的謠言甚囂塵上,而據《華盛頓郵報》爆料說,推動這個謠言的人就是波廷傑,他一直極力說服美國情報部門往陰謀論的方向調查。
「他(波廷傑)是造成冷戰以來美國外交政策最大轉變的核心」,川普的第二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曾在2019年的一次採訪中這樣形容這名對華鷹派官員。而從波廷傑一系列的動作中也可以明顯地看出,這名親歷過中國當代發展的美國高官的思維卻永遠停留在了「冷戰」時代。他去年一次有關華為的可笑表態就是明證:「讓華為的5G設備進入美國,就如同在冷戰期間,裡根總統和柴契爾夫人同意讓蘇聯的克格勃在美國和英國建立電信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