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萬噸大麥即將爛在地裡,澳提出磋商請求:希望與中國達成和解

2021-01-15 騰訊網

作者/編輯:尋陽

全文1011字,閱讀約需2分鐘

據海外網報導,中方駐世貿組織代表團於近期發布公告,稱澳大利亞於2020年底就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採取的稅收政策,向中方提出在世貿組織的爭端機制下進行磋商,澳大利亞方代表認為中國違反了世貿組織對於關稅和反傾銷相關條款的規定。

澳大利亞大麥出口高度依賴中市場

自去年以來中澳關係一直不甚理想,尤其是莫裡森就中國譴責澳軍殺害平民事件表態後,雙方的貿易環境就越發惡劣。中國海關公布對澳產大麥徵收73.6%的反傾銷稅,原因是澳方大麥不正當競爭,這就是中澳貿易墜入"冰點"的典型例子。

據統計,澳大利亞大麥每年有70%是對中國的出口,加之近幾年大麥迎來豐收,如果中澳關係不能夠儘快恢復,澳大利亞恐怕在短期內很難找到下一個像中國這樣的出口市場,那麼上千萬噸的大麥即將爛在地裡。

澳大利亞經濟艱難復甦

2020年,受世界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澳大利亞的經濟情況也不容樂觀。據悉,澳大利亞全年GDP下降約3.8%,現在澳方正努力恢復經濟。而疫情發展到現在,中國又是目前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種局面下,澳大利亞更加需要中國這個市場。並且澳大利亞貿易結構較為單一,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出口是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一環,這就離不開與中國的正常經貿往來。

澳大利亞對華的貿易受阻,也受到澳方國內的廣泛關注。在澳大利亞提交磋商要求後,眾多澳媒體也跟進報導,並希望澳方與中國達成和解,儘快恢復兩國的貿易。因此,不少政客和媒體表現得十分著急。

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一環,致力於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國是開放的國家,中國市場是開放的市場。反觀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多次挑釁中國,並將中國關稅政策變化看做中國政府的無理打壓,這種傲慢的態度顯然也讓中國不滿。

澳大利亞應反省自身,回歸正軌

其實從歷史上淵源上來看,中澳兩國沒有歷史糾紛以及國家利益上的矛盾,但是澳大利亞屢次挑釁中國,配合美國的"反華"政策極力針對中國,澳方這種越界行為是中國不能接受的。

此前澳洲軍人殘忍殺害平民的罪行,澳洲不深刻反省國家軍隊的行為、追究相關的責任人,而將中國譴責這種反人道主義行為的相關言論以及相關藝術作品視為謠言,強硬地要求中國道歉,這種行為不僅嚴重傷害中方人民感情,也違反人道主義精神。

因此,澳大利亞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深刻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而非在"反華陣營"中胡攪蠻纏,如此執迷不悟只會得不償失。畢竟即使是澳大利亞的盟友,在面對澳大利亞空出來的市場份額時也會毫不手軟地搶佔,時間一長,澳大利亞再想搶佔回來恐怕不容易。

(本文為崑崙基地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參考來源: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

相關焦點

  • 上千萬噸大麥或爛在地裡,澳洲終於感到痛了,請求同中國進行磋商
    即便如此,莫裡森政府依舊不珍惜中澳兩國的貿易關係,多次跟隨川普政府打壓詆毀我國。而且,莫裡森政府還對其國內廠商違反市場規則的行為視而不見。針對這一情況,我國主動出擊,制裁了澳洲大麥、葡萄酒等多項商品。
  • 1200萬噸大麥或爛在地裡,澳洲心急如焚請求磋商,中國這樣回應
    豐收季下,大麥產量預計達1200噸的澳洲農民並不開心今年的豐收季對於澳大利亞的麥農來說是好的時節也是壞的時節,好的在於在今年對於澳大利亞大麥農民來說是30年來最大的豐收季,預計大麥產量能達到1200噸。但遺憾的是,今年的澳大利亞大麥由於或許會失去它最大的買家,也就是中國。
  • 擔憂1200萬噸大麥爛在地裡?澳大利亞緊急求磋商,中國的回應亮了
    當前,澳大利亞正迎來30年來最大的豐收季,2020/21年度大麥產量預計約為1200萬噸。但當地大麥農民卻並不感到高興,因為他們已經幾乎失去了最大客戶——中國。由於擔憂1200萬噸大麥「爛在地裡」,澳洲也坐不住了。
  • 澳大利亞主動對華「討好」,請求做出大麥和解
    隨著澳方不少大宗產品在中方被雙反調查之後,中方按照法規增收高額稅費,澳方大麥首當其衝。而向來態度強硬的澳政府,在經濟飽受折損之際,澳大利亞終於主動向"中方投降",這是已經撐不住了嗎?尋求實現大麥"和解"大麥是澳方最主要的出口產品之一,而龐大的中方市場則是大麥的進口大國。
  • 澳大利亞主動向中國舉「白旗」,尋求實現大麥和解
    中澳兩國在歷史上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但澳大利亞卻執意追隨美國在南海充當「攪屎棍」,這迫使中國不得不重新審視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合作關係。在中澳貿易持續惡化的背景下,澳大利亞終於扛不住了舉起「白旗」,主動要求與中國就大麥「和解」。
  • 中國接連重拳出手後,澳突然提一請求,王毅把話說透
    近年來,由於莫裡森政府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導致兩國關係嚴重倒退。受此影響,雙邊經貿關係也陷入困局。近幾個月來,中國已先後對澳進口牛肉、大麥、葡萄酒等產品施加進口限制,而且海關依法加強對澳進口龍蝦和煤炭等產品的檢測。
  • 大麥將爛地裡,澳被逼急了?欲借WTO向華施壓,中方已有言在先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12月16日,莫裡森政府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一事,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訴訟,這也是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一貫秉持的態度。中方對此回應:澳政府要認真對待中方關切。欲借WTO向華施壓關於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的問題,伯明罕公然宣稱,因為澳政府有「強有力的理由」保護農民,所以他認為此次申訴有很大的勝算。他還宣稱,既然與中國無法私下解決問題,那就走獨立機構裁決這條路,這是「合乎邏輯且合理的一步」。
  • 澳大利亞宣布:將於16日晚就中國大麥關稅向WTO提出上訴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12月16日表示,將於16日晚就中國決定對澳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一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上訴。報導指出,中國在5月份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總計80.5%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實質上阻止了這筆價值10億美元的貿易。據美國彭博社報導,伯明罕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已向北京提出建議,有意「請求與中國進行正式磋商」。
  • 把和談大門「鎖死」後,莫裡森又開始搞事,農民:大麥要爛在地裡
    而在我放警告多次,依然無動於衷的情況下,中國終於決定用強硬的態度給予回應。可即便如此,澳大利亞政府不但沒有反省,甚至直接將黑鍋再一次甩到我國頭上,稱中澳關係破裂,主要責任在於中國對澳洲採取了強硬措施。這個舉動直接將兩國的和談大門「鎖死」,然而事情還沒有結束,如今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又開始鬧事,將中國告上了WTO,就中國徵收澳大利亞大麥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的事情提出申訴。
  • 澳洲主動向中國舉「白旗」,尋求實現大麥和解
    近年來,美國在國際上帶起了一波反華的節奏,同為「五眼聯盟」一員的澳大利亞欣然加入,在各個領域對中國發起挑釁。澳大利亞的一意孤行導致中澳關係急速惡化,兩國的貿易同樣受到了影響。中國在最近對不少澳洲商品實施了雙反調查,並徵收高額雙稅,澳洲大麥就是其中一個。
  • 大麥:澳大利亞又生事端!
    澳大利亞就大麥關稅案將中國告到WTO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12月16日表示,將於16日晚就中國決定對澳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一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上訴。報導指出,中國在5月份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總計80.5%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實質上阻止了這筆價值10億美元的貿易。據美國彭博社報導,伯明罕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已向北京提出建議,有意「請求與中國進行正式磋商」。
  • WTO證實澳大利亞就中方對澳大麥加徵關稅提起訴訟
    原標題:世貿組織證實澳大利亞就中方對澳大麥加徵關稅提起訴訟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22日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周一證實,澳大利亞已經就中國對其出口的大麥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提起申訴。
  • 2020年末,中澳各發生了一件大事,莫裡森「變臉」,澳民眾看不慣
    出於對澳大利亞政府違反世界貿易協定進行農業補貼的回應,以及衛生防疫等多方面原因,中國對多種來自澳大利亞的農業原產品進行徵稅制裁或者暫停進口。對此,澳大利亞將中國訴至了世界貿易組織。
  • 得到這個結果後,澳大利亞目光看向中國?王毅重磅表態
    眾所周知,中國是澳大利亞葡萄酒最大的市場,正因為如此,該政策一出時,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哀聲一片,許多企業股價應聲下跌,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嚴重影響,不單單是葡萄酒,澳大利亞眾多產業蒙受了巨大損失。而在今年5月,中國還決定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共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後來,澳大利亞甚至揚言要將中國上訴至WTO,但中國每一步的回應都有理有據,自信面對澳大利亞政府的挑戰。
  • 一邊告中國,一邊說「談談吧」,澳大利亞安的什麼心?
    在前段時間,中國遵循中國的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向澳大利亞大麥等進行反傾銷調查,並且加收關稅。為此,12月16日,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曾表示,將於當天晚些時候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上訴,針對的是中國決定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一事。可是在12月14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曾呼籲澳中雙方「談談吧」。
  • 澳大利亞新貿易部長難修復與中國緊張關係 澳參議員...
    國民黨參議員馬特·卡納萬(Matt Canavan)則指出,中國提出的多項要求都與澳大利亞國內政策環境有關,而他們不會根據另個國家的需求做出改變,因此這幹涉國內政策是不可能設定的標準,這將使得特恩很難修復與中國的緊張關係。
  • 擔憂1200萬噸大麥爛在地裡?澳大利亞緊急宣布:更換貿易部長
    《澳大利亞財經見聞》上周五指出,澳大利亞農民十分擔心,1,200萬噸大麥將會爛在地裡。在今年5月份我國認定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大麥存在傾銷補貼行為,隨後對澳大利亞大麥採取反傾銷補貼措施,徵收反傾銷補貼稅最高達80%左右。
  • 我國將對澳大麥加稅,澳總理:與疫情源頭調查有關,希望就事論事
    最近數天內,澳大利亞成為了輿論的焦點,這一切源起於我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大麥開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計劃對澳大利亞大麥加徵高達80%的關稅,其實早在2019年12月,中國就已經告知澳大利亞將於2018年開始的大麥調查延長到2020年6月21日。
  • 世貿組織正式確認澳大利亞關於中國徵收關稅的上訴
    世界貿易組織周一確認了澳大利亞對中國大麥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的申訴,該申訴被正式公布在世貿組織網站,並分發給該組織所有164個成員國。資料顯示,今年5月,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了80.5%的關稅。澳大利亞在提交的文件中稱,中國在反傾銷調查期間26次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包括「不恰當地利用第三方國家的銷售來佐證澳大利亞傾銷廉價大麥」。「中國沒有使用出口商和生產商提供的大麥出口價格信息,而是參考了第三方信息來確定出口價格,這一方式並沒有在合理的基礎上。」澳大利亞的申訴稱。
  • 澳總理莫裡森:我們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咱們談談吧
    他表示,澳大利亞「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中澳貿易協商還在繼續,所以澳方歡迎與中方官員之間恢復直接對話。「一切磋商都是無條件進行的。」值此之際,《環球時報》英文版在13日晚間發布了一篇名為《中國對除澳大利亞以外的進口煤炭採取完全開放的姿態》的報導,直戳澳媒和莫裡森政府的痛點。報導提及,為了穩定煤炭採購價格,中國國家發改委日前在與10家主要電力企業的會議上表示,為穩定國內煤價,中國將戰略性地減少高價煤炭的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