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校園暴力」加「懸疑」,對「惡」和「懦弱」的反擊……

2020-12-13 一角兒碟片鋪

現實中的惡,是萬萬不可能特別真實的拍出來的,因為沒辦法體現。

近幾年來,「校園暴力」開始慢慢成為白熱化大眾的題材,而所謂的「學生」、「孩子」能有多壞,不少影視劇都想去體現出來。

就比如《蚯蚓》、《別哭媽媽》、《少年的你》等等,你眼中「天真無邪」的孩子,其實比惡魔還要惡毒,而「它只是個孩子」這句話,近幾年聽起來,真的可笑之至,也難怪會有網友戲稱「它還只是個孩子啊,直接死刑吧……」

世界存在著永遠的惡,和永遠的懦弱

2020年7月28日,優酷視頻播出了一部名為《刺》的電視劇,這是一部由潘戍午執導,蘇青、李感、施詩、包文婧、袁弘等主演的刺痛現實話題成長劇,該劇改編自李尚龍的同名小說,上線剛剛四天,全網的討論及播放量就已經超過了5億!

該劇主要講述了,四名女性跨越十年的愛恨情仇。以陳茜接到一起女性失蹤案件為線索,經調查發現失蹤者韓曉婷的身後,隱藏了一起十年前觸目驚心的校園往事。她的同桌劉濤與同學張蓓蕾、柴紫晶,都曾經在她的心中埋下了一根鋒利的「刺」,而且「種」的很深……

《刺》這部電視劇,用插敘和倒敘的方式,來一幕幕呈現當年和現在發生的事情,劇中細節處理得很好,故事也比較貼近現實。

劇中的每一個角色也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可憐、可恨、可惡、可恥等等,可以說是將觀眾的情緒,充分的帶動起來了。

過往曾經的殘忍校園暴力,多年後職場江湖再重逢的爾虞我詐,人已經不再是曾經的人了。但是唯一沒有變的,是惡、和披著善良外衣的懦弱,接下來只有至親亡命之後,對懦弱的善和永遠的惡的致命反擊……

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先生說過:「其實我挺厭惡那種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離他遠一點,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你。」

我覺得他說的一點毛病都沒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句古話,應該就可以很完美地,詮釋那些所謂的「和事佬」和「大度」的人了。

校園暴力的存在一直讓人痛心,但無視校園暴力並不代表這種現象就不存在了。一味地懦弱只會讓施暴者變本加厲的欺負,因為這種事只有第一次和第一萬次。

而參與校園霸凌的,其實不止有施暴者,還有沉默著。他們沉默、甚至無視、看戲,不僅是對施暴者的一種縱容,更是加深了對受害者的傷害,這與施暴者別無兩樣……

該劇將兩個年代的事情交疊,無論是在劇情發展還是促進觀眾情緒上,都做得很好。用一起失蹤案,來慢慢引出校園暴力的可怕,觸目驚心的經歷更是讓人很有揭開「謎底」的欲望!

而劇名《刺》,其實就是往事留下的傷痕,就像劇中的那番對話:「因為畫下去的東西,只要不去塗改它,就永遠不會變……」

這部劇可以說是7月快要完結的一個驚喜,一匹大大的黑馬,真的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刺》定檔!喜塔臘爾晴竟然被校園暴力,網友:來看爾晴勸你善良!
    《刺》蘇青的角色人設這是大反轉啊,當年心狠手辣的爾晴竟然被校園暴力了,怪不得連她本人也要代表爾晴喊話了,那些在《刺》裡背叛她、欺負她的人細品一下,要不要棄惡從善?期待這部劇開播啦,7月28號看起來!此刻的小刺瑟瑟發抖…我不管,快把陽光溫暖的曉婷女神還給小刺!還記得《延禧宮略》得喜塔臘爾晴是怎樣教別人規矩的!預告片看著就心疼!爾晴快點附身韓曉婷好好收拾一下欺負她的人吧!《刺》是由蘇青、李感、施詩、包文婧、莊茱淩主演,袁弘特別出演的電視劇。
  •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面對校園暴力,容忍還是反擊
    通過朋友的努力,孩子恢復的很好,之後,我的朋友去找學校和施暴孩子的父母。經過一番討論,最終結束了這件事。但話說回來,孩子遭受校園暴力的事情可以說是司空見慣,每次這樣的事情發生,都是痛苦的。作為一個家長,我們如何面對?
  • 《失控的校園》:如何遠離校園暴力
    這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這讓我們很難想像的到,在這個校園的某一個角落到底發生著怎樣的令人髮指的事情。性格膽小懦弱的約瑟,在學校經常受人欺凌。一次他們把球隊失利怪罪約瑟,把約瑟扒光衣服扔進了女更衣室,而他卻忍氣吞聲不敢告訴老師和家人。
  • 《聲之形》:荒唐的劇情,帶你走進校園暴力的惡
    這部電影講的是校園暴力以及人性回暖,可在我看來,作者可能根本就沒經歷過,甚至沒見過校園暴力,只不過通過一些道聽途說以及自己的臆想創作了這部電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我並不幸運,我的童年就是在校園暴力裡度過。
  • 韓國又一校園力作,大尺度揭露校園暴力,男二戰鬥力爆表!
    但有時候,韓國校園故事也會嘗試揭露現實,呈現出更加深厚的底蘊。如《天空之城》中孩子們拼命學習用以改變階層地位的現實,又如最近上線這部《友情契約》中對校園暴力和性侵勒索的揭露和諷刺。開篇先聲奪人,是男主角洪燦和男二號敦赫被揍的場面。兩人被打得鼻青臉腫,現場看起來尤為慘烈。
  • 這部懸疑網劇為什麼沒人看?
    文|葡桃兒「校園暴力」大概是經久不衰的話題了,加害者仿佛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安安穩穩的過完一生,甚至連自責都不會。該劇改編自李尚龍長篇小說,講述了四名女性跨越十年的愛恨情仇,該劇以陳茜接到一起女性失蹤案件為線索,調查發現失蹤者韓曉婷身後隱藏一起十年前驚心的校園往事,她的同桌劉濤與同學張蓓蕾、柴紫晶曾經在她的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
  • 《那年夏天的秘密》——本以為是青春愛情片,沒想到是校園懸疑片
    整部劇16集,前四集是懸疑風,後來進入高中回憶推理階段的過渡是很自然的。開始帶入校園暴力相關,四人團開始胡扯頭花,撕逼撕飛起。而四個角色在其中的表現,都挺讓人恨的,尤其是尤揚和袁薇。尤揚,整部劇有四分之一都在塑造他到底是個多讓人恨的小混混。成績不好,整人不少。
  • 校園暴力頻頻發生,孩子為什麼會變成校園暴力的對象,家長要知道
    文\欣兒媽 編輯\欣兒媽 「校園暴力」這個詞語最近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當今社會中的校園暴力事件更是屢禁不止,儘管學校和家長加大管制力度卻仍然是收效甚微。
  • 喜塔臘爾晴穿越到現代卻慘遭校園暴力?直言城市太危險,想回家!
    如今,繼《延禧攻略》後,"喜塔臘爾晴"的扮演者蘇青攜新劇《刺》重回屏幕,獨挑大梁擔任女一號,飾演"韓曉婷"。想當初我們爾晴姐可是能兇狠到教別人"什麼叫規矩、什麼叫體統"的後宮的一姐,風光無限。而如今,卻成了受人欺凌的韓曉婷。《刺》這部劇主要聚焦於校園霸凌、職場暴力等諸多社會現象。
  • 《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與黑幫老大換身體,被校園欺凌的他反擊?
    校園這個原本聖潔教書育人的象牙塔,竟然成了罪惡最開始的地方,這個年紀的孩子,仿佛是在用最美好的年紀,做著自己自以為很「酷」的事情,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他們當時的舉動和話語又傷害了多少無辜的孩子,是多少孩子心裡一輩子無法治癒的傷痛?
  • 網視一覽|B站推出「必剪」App;懸疑網劇《刺》7月28日登陸優酷懸疑...
    網視導讀:甘薇退出北京樂漾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經理、法定代表人;全國藝聯加片,電影《初戀這首情歌》定檔8月7日……還有哪些最新資訊?接下來請與小編一起了解最新消息。同時,李永樂將擔任西瓜視頻科普超能計劃聯合發起人,挖掘和培養更多創作新人。02IMAX Corporation與IMAX China宣布,IMAX中國影院已於上周五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陸續恢復運營。截至7月26日,在約700家的IMAX中國影院網絡中,有369家內地影院已經重啟,到八月中旬至少600家有望重新開業。
  • 校園什麼樣的學生容易遭受校園暴力?班主任坦言:這三種性格的人
    校園暴力對一個學生的傷害有時候會是毀滅性的,也一直是社會上廣泛議論的事情。在全國兩會期間,就有政協委員表示: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確保校園暴凌和學生欺凌逐步減少。其實縱觀近幾年關於校園暴力的電影,比如:《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也無不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共鳴和議論。但是,校園暴力是一個雙向的事件。而在學校究竟是什麼樣的學生容易遭受校園暴力呢?一:性格孤僻,特立獨行的人人類是一個群居動物,校園裡也有著各種各樣的人所組成的圈子。
  • 這是我看過的第一部國產校園暴力的電影,我想為這個電影鼓掌!
    看到很多微博評論純粹為了黑而黑,看過原著,也去看了電影,我覺得電影既保留了原著重要細節也做了好的改動,是我看過的第一部國產的關於校園暴力的電影。關聯前幾天學姐事件,其實校園暴力一直存在,無論嚴重否,大多人都經歷過。不管別人如何評價,我想為這個電影鼓掌。
  • 照亮校園的陰暗面!9部揭露校園暴力和霸凌的影片
    近年來,校園暴力和霸凌等事件倍受社會關注,近日上映的《少年的你》就是此類題材。為此在這裡小編在這裡盤點幾部關於校園暴力和霸凌題材的電影,希望這類影視作品可以擴大這類事件的影響力,照亮校園的陰暗面,為那些倍受煎熬的少年貢獻一點綿薄之力。《三年A班》
  • 《我的刺蝟女孩》莊達菲超A女主,李逸男遭遇校園暴力?
    劇集一開始,一位帥氣的外科醫生出現在鏡頭裡,名字叫做吳景昊,醫院收治了一個額頭摔傷的女孩子,女孩被護士們推著進醫院,在擔架車上大喊大叫,不願意進醫院治療,像極了一個長滿刺的刺蝟,吳景昊看著女孩若有所思。
  • 面對校園暴力,反擊到底好不好?
    作為一枚寶媽,看到校園暴力的新聞或視頻後,真的是難以抑制自己內心的憤怒,真的只想說,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有時候以暴制暴反而有效。記得我當時上初中的時候,學校也時不時的有類似事件,當然也有發生在我身上的,只不過是語言暴力,班級好幾個惹人討厭的男生天天跟了後面給起外號,或者偷偷的把我的馬尾辮剪掉一截,我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願意回應他們,可那些人真是越來月過分,不僅偷偷的把我的書包藏起來了,還把凳子上面塗滿了膠水,當不知情的我起來回來老師的提問才發現
  •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懸疑背後,對媒體和網絡暴力的控訴與思考
    影片運用懸疑推理的外殼,融合現實生活,控訴無良媒體和網絡暴力,賦予電影除了劇情之外的現實啟發,抽絲剝繭帶給觀眾層層驚喜。這可能是《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成為14年評分最高的日本電影的原因之一。電影用角色之間的各種對比反轉來表現人性和社會的複雜陰暗,影射現實的荒謬。精彩對比性敘事的熟練運用,也引發了觀眾的深層思考。作為一部以兇案的破解為主線的懸疑電影,在多視角敘事過程中穿插很多暗示性的細節伏筆,增強懸疑感,形成和觀眾的有效互動,非常重要。
  • 這部國產劇,拍出了真正的校園暴力
    校園,一直是「美好」的代言詞,那青澀充滿稚氣的臉龐,天真爛漫的笑容,無不給人勾勒出一幅充滿陽光的畫面。可在這些美好畫面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一些陰暗角落——校園暴力。《少年的你》劇照2015年至2017年間,光最高人民法院刑事一審審結案件裁判文書統計,就有將近3000起校園暴力事件。儘管學校、社會不斷在宣傳校園暴力的危害性,但校園暴力依舊屢禁不止。
  • 電影《蚯蚓》揭露現實,校園犯罪就在孩子身邊,家長該怎麼辦?
    校園暴力犯罪事件的話題熱度一直很高,因為這個話題背後包含了多少人的故事。現在關於校園暴力犯罪的電影越來越多,如《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等,其實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社會校園犯罪事件和暴力事件的現狀。藝術高於生活卻來源於生活。
  • 《那年夏天的秘密》一部把「校園霸凌」展現得淋漓盡致的網劇
    《那年夏天的秘密》是一部關於「校園霸凌」短小精悍的懸疑劇,因為總共十六集,但每一集都只有十多分鐘,劇情緊湊,不斷翻轉,沒有看到最後,你永遠也想不到「兇手」到底是誰?是小成本的良心之作。重要的是把「校園霸凌」展現得淋漓盡致,是我們每個人曾經作為旁觀者或多或少的聽過,看過,甚至作為受害者親身經歷過,也許我們就是「校園霸凌」的主使者。因為一場躲貓貓引發的對於人性的思考。高中時候的「情比金堅四人組」卻是全員惡人,沒有誰是無辜的,包括一直作為旁觀者的男主梅小九。這四個人當中最惡的就屬「小霸王」尤揚,他的惡行算得上「罄竹難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