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有趣有美麗,
點擊上方藍字,設為星標⭐
進入北歐世界
說在前面:
飛家寶貝們,晚上好 今天想先和大家聊聊天。
說心裡話,過了30歲的每一天,都比20+的時候多了一份特別。
怎麼說呢…就是一種明白自己在朝前奔赴的清醒感。
這份清醒感,是20歲時的我很難擁有的。
猛的到了30歲,也許是被生活壓在身上久了,反而和生活的重量逐漸的融為了一體。
這種融合,使我日益清醒,也日益平靜、滿足。
想想此刻,閱讀這些文字的你們,也許生活在不同的山川,吃著滋味不同的飯菜,過著萬千活法的人生,我們從未曾見過,卻又真的在彼此陪伴。
這幾年,有儘自己的努力分享多年深耕的醫學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得到更多「身體上的治癒」
也堅持記錄了很多婚姻、育兒上的所得所想,想幫助大家得到「家庭中的治癒」
但是今年開始,腦海裡越來越明確的一個念頭是,希望能夠給到更多「自我的治癒」
與其說自我的治癒,不如說是「看見自己,喜愛自己,培育自己」,留給自己一個,能撕掉職業title、撕掉XX的妻子,撕掉XX的母親,只留下真實自己的片刻。
所以,從這周五開始~
以後每個周五(我儘量哈),我會分享一些幫助自己過的更好、更快樂的小心得~小感悟~小看法~
希望我們能一起研究、一起發現、一起探險。
我們一起看見自己,看見自己的好,看見自己的壞,自己給自己源源不斷的、有溫度的愛!
今天想和寶貝們聊聊我對於逆境的看法~
這裡是正文鴨:
老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總會遇到逆境。
遇到交通事故、病痛傷亡是一種;
碰到疫情爆發,乃至金融危機、被小人中傷或陷害、丟工作、破產這樣的天災人禍也是一種;
夫妻兩口子打架、鬧離婚,或兒女叛逆不學無術也是一種。
境遇的突然變壞常常會使人焦慮不安,不服氣,一口氣咽不下去,怨天尤人,氣急敗壞,或者患得患失,輕舉妄動,自取其辱,自取其惱。
遇到逆境,多數人最常見的反應,就是怨——怨天、怨地、怨他人。
你在網上罵別人、罵社會、罵國外,找一大堆理由為自己辯解、開脫或是望著自己的傷口長籲短嘆……
這都沒有用,於事無補。
亞伯拉罕·林肯說:「為自己的局限因素辯解,那就真的受其局限。」
生活中的順境和逆境就像硬幣的兩面,如果我們只盯著自己的困難和不幸,任由消極心理防禦機制佔據我們的心,我們就會放棄行動,一步步喪失對生活的主動性。
面對困局,唯有自救。
畢竟多數的逆境,都不會要了你的命。
任何不帶有滅絕性質的逆境,只是讓你過得不像以前那麼舒服,但不是絕境。
事物的變化是相連續的,逆境是順境的準備,順境是逆境的鋪墊,順境中可能埋伏著逆境的因素,逆境中可能積累著順境的因素。
只要你該幹嗎就幹嗎,不停止學習,不停止工作,不停止前行的腳步,不過分誇大逆境帶給你的影響,不放棄你自己。
採取最可行的對應策略與步驟,不說、不做任何不智、不妥、無效、有害的言語和行動。
死中求生,禍中求福,否極泰來,逆境也是一種機遇。
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維,堅信事在人為,人定勝天,逆境也能迎風招展、逆風飛揚。
相信所有難題都有解開的一天,相信所有逆境都有轉變的時候。
今天你無法解決的問題,明天就會有辦法,
個人無法辦到的事,宇宙會有辦法,光陰會有辦法,歷史會有辦法。
對於你來說是天大的危難、挫折和逆境,放到歷史的長河裡,只怕連小菜一碟都談不上。
如果今天看這篇文章的你,正身處逆境,瑣事纏身。
請相信我,事情都會順其自然,根本不用你熬夜瞎想,把細碎的煩惱暫停關掉,把月亮掛好,今夜先睡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