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7大區域14家規劃院集結,共享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不同實踐經驗

2020-12-21 騰訊網

面向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創新治理,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上海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鄉規劃》雜誌社聯合舉辦了題為《從「藍圖」到實踐——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的研討活動,全國7大區域14家規劃院集結,通過分析國土空間規劃、智慧城市建設、可持續生態發展的優秀案例,探討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的思路和方法。

虹橋商務區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核心節點,對示範區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現有虹橋商務區規模86平方公裡,已將長寧、閔行、嘉定、青浦四區的部分區域進行了空間整合,各區與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功能聯繫緊密,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功能片區。」

長三角一體化既是國家戰略,也是上海的又一次重大機遇。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濤認為,「深入推進示範區建設,要發揮好大虹橋的作用,將大虹橋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的核心內容,通過大虹橋與示範區的聯動,實現生態綠色與產城融合協調發展。」

他建議,上海應當推動虹橋商務區空間和功能整合,強化商務區核心職能,進一步發揮虹橋商務區對長三角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上海打造卓越全球城市。

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則展示了《江蘇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優秀案例,《江蘇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是國內首個編制完成的省級國家文化公園專項規劃,開創性地探索了國家文化公園空間規劃範式與實施路徑,為大運河沿線兄弟省份,以及長徵、長城、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的規劃編制提供了經驗借鑑。

如何實現高質量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大家認為,不僅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還要堅持以區域重大戰略為引領,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連接貫通並輻射帶動東中西、南北方協調發展,這是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系統的必然要求。

全國7大區域、14家省市規劃院參與此次研討。分別為上海復旦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寧波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武漢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貴州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西安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瀋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全國7大區域14家規劃院集結 共話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
    面向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創新治理,由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上海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鄉規劃》雜誌社聯合舉辦題為《從「藍圖」到實踐——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的研討活動,反映了國土空間規劃實踐正處於從工業文明時代轉向生態文明時代的發展階段,體現了國土空間規劃技術的創新實踐、也結合了城市更新與空間治理、品質社區、鄉村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的豐富成果,展示了全國7大區域、14家省市規劃院的成功經驗
  • 全國7大區域14家規劃院集結 共話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
    面向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創新治理,由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上海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鄉規劃》雜誌社聯合舉辦題為《從「藍圖」到實踐——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的研討活動,反映了國土空間規劃實踐正處於從工業文明時代轉向生態文明時代的發展階段,體現了國土空間規劃技術的創新實踐、也結合了城市更新與空間治理、品質社區、鄉村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的豐富成果,展示了全國7大區域、14家省市規劃院的成功經驗
  • 2020城市規劃信息化年會|百度地圖時空大數據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
    這些數據記錄著城市發展變遷,城市功能空間結構的演化,進一步輔助規劃決策。基於海量的軌跡數據,事件數據,利用AI技術挖掘得到全國的路況擁堵數據來感知城市的交通運行態勢,交通路況,支持從宏觀城市、行政區到微觀的道路分析不同區域擁堵指數、擁堵歷程和速度等,慧眼存儲歷史五年的交通數據,現狀和歷史的交通擁堵對比,可以為城市的精細化的治理提供決策支持。
  • ...希望杭州為全國「多規合一」後的國土空間規劃提供創新樣本
    與國際先進城市對標,杭州在綠色發展上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在昨日舉辦的論壇上,杭州市國土空間總規杭州編制團隊負責人首先結合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時代新要求,以及杭州地方現狀、問題、目標、規律,向與會學者展示了杭州國土空間總規實踐探索的思路。「我們立足杭州地理特徵和主要災害風險,開展『雙評價』,明確底線,構建全域空間保護格局。」
  • 張險峰:國土空間規劃的半程體會與思考
    第二階段,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出臺及其實踐的探索期。這個階段的標誌是以18號文為節點,以多規合一為基礎的國土空間規劃,真正開始了一系列在新語境下的實踐探索。在此過程中,三調結果不斷推遲,市級規劃指南幾易其稿,國家規劃尚在襁褓中,足見空間規劃之難,需要解決的問題格外的艱巨。那麼到底難在哪裡?
  • 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_2020年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資料...
    》中明確指出,在確定 城鄉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後,統籌優先劃定「三條控制線」,明確管控要求。註:轉自綠建斯維爾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11月3日發布,由15個部分構成,分為三大板塊,共60條。
  • 同衡規劃•助力中原 | 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與生態廊道...
    9月18日,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一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上,為貫徹落實中央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相關要求,由河南省自然資源廳主辦,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河南省國土資源調查規劃院和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承辦的
  • 市縣國土空間規劃指南下載_2020年市縣國土空間規劃指南下載資料...
    本指南適用於市級(包括副省級和地級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下簡稱市級總規)編制。地區、州、盟可參照執行。直轄市可結合本指南和《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指南》(試行)有關要求編制 市級總規是城市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制定的空間發展藍圖和戰略部署,是城市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市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行動綱領。
  • 總體規劃類 | 都江堰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評估
    國土空間規劃改革提出重點強化規劃「編制—審批—監督實施」的全鏈條治理,而「定期評估」是「建立目標導向與實施過程的有效連接」、形成邏輯閉環的關鍵環節,也是自然資源部要求2019年重點推進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與後續規划動態調整完善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為結合實踐編制並檢驗相關技術指南試行稿,自然資源部在全國範圍內展開試點評估工作,都江堰市成為自然資源部主導下「年度現狀評估」的四川省試點縣市。
  • 全國首個國土空間規劃條例,明年1月起施行!
    由此,《大連市國土空間規劃條例》將成為全國首個施行的國土空間規劃條例。 這不僅是大連市在國土空間規劃立法上的重大突破,在全國範圍來看也具有重要標杆示範意義。
  • 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國內外實踐與經驗啟示
    綜觀世界發達國家和我國城市建設空間的現狀,向地下要空間、要土地、要資源,已成為現代化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有效地開發利用地下空間不僅符合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的城市發展戰略要求,更是對實現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發展目標起到積極作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人類實踐,可上溯遠古時代。
  • 我市高標準做好國土空間規劃
    12月4日,我市召開高標準做好國土空間規劃,全力打造品質為先、宜居宜業新保定專題新聞發布會。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開展以來,我市緊緊圍繞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品質生活之城,建設品質為先、宜居宜業新保定的總目標,把國土空間規劃編製作為推動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地的「施工圖」,科學規劃、系統規劃、戰略規劃,力爭編制出貫徹黨中央和省委要求、符合保定實際和群眾期待、適應未來發展需求的好規劃。
  • 城鄉發展格局巨變,國土空間規劃究竟該如何應對?
    中西部城鄉空間呈現「城聚鄉散」的新趨勢集聚的縣城(營造活力特色)。縣城是行政、商業和文化的有機生命體,還將持續發展。鄉鎮人口要主動集聚到縣城,鄉村的文化隨之融入城市。要全力做大縣城,打造低門檻生態城郊,承接鄉鎮轉移人口。在河北省張北縣的全縣鄉鎮國土空間規劃中,我們加大全縣鄉鎮向縣城集聚的力度,做大縣城,縮小鄉鎮,構建「大城小鄉」的新格局。
  • 自然資源部發布會解讀《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
    為切實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和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加快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和確權登記制度,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自然資源部按照機構改革的新要求,在認真總結有關分類標準實施情況、充分汲取地方實踐經驗、廣泛徵求和聽取有關部委、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 自然資源部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為切實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和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加快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和確權登記制度,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自然資源部按照機構改革的新要求,在認真總結有關分類標準實施情況、充分汲取地方實踐經驗、廣泛徵求和聽取有關部委、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並於近日發布試行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 《如皋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編制...
    (五)智慧驅動、技術創新 建立覆蓋全域、涵蓋各類空間資源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形成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以信息平臺為基礎建立監測評估和預警制度;強化大數據分析對規劃方案的決策支撐作用,提升規劃編制的科學性。
  • 國家文化公園的空間規劃創新實踐——以《江蘇省大運河國家文化...
    近期,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上海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鄉規劃》雜誌社聯合舉辦題為《從「藍圖」到實踐——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的研討活動,通過分析國土空間規劃、智慧城市建設、可持續生態發展的優秀案例,探討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的思路和方法。
  • 全國統一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是如何建立的?自然資源部詳解
    封面新聞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分類指南》整合了原《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海域使用分類》等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為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加快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礎。
  • 鄉村收縮背景下的鄉村振興路徑與空間規劃支撐
    本次研究結合精明收縮的理念,直面鄉村收縮的現實,提出了應重點關注的空間準入門檻、功能用途管制、服務設施體系、共享管治模式等方面內容,並結合溧水的鄉村地區空間規劃實踐對相關路徑進行了探討,在總體空間布局、功能用途管制、設施服務網絡、鄉村治理創新等方面提出了剛性與彈性相結合的控制與引導方式,並且結合當前空間政策條件,提出了總體減量與存量更新相結合、空間糾錯與彈性預留相結合的空間供給方式,為鄉村地區的振興路徑
  • 《大連市國土空間規劃條例》明年實施
    明年開發商在"拿地"時,將會在地塊信息看到"規劃條件"。2021 年 1 月 1 日起,《大連市國土空間規劃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我國正式確立國土空間規劃法律地位之後,國內率先出臺的相關地方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