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創新治理,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上海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鄉規劃》雜誌社聯合舉辦了題為《從「藍圖」到實踐——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的研討活動,全國7大區域14家規劃院集結,通過分析國土空間規劃、智慧城市建設、可持續生態發展的優秀案例,探討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的思路和方法。
虹橋商務區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核心節點,對示範區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現有虹橋商務區規模86平方公裡,已將長寧、閔行、嘉定、青浦四區的部分區域進行了空間整合,各區與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功能聯繫緊密,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功能片區。」
長三角一體化既是國家戰略,也是上海的又一次重大機遇。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濤認為,「深入推進示範區建設,要發揮好大虹橋的作用,將大虹橋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的核心內容,通過大虹橋與示範區的聯動,實現生態綠色與產城融合協調發展。」
他建議,上海應當推動虹橋商務區空間和功能整合,強化商務區核心職能,進一步發揮虹橋商務區對長三角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上海打造卓越全球城市。
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則展示了《江蘇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優秀案例,《江蘇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是國內首個編制完成的省級國家文化公園專項規劃,開創性地探索了國家文化公園空間規劃範式與實施路徑,為大運河沿線兄弟省份,以及長徵、長城、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的規劃編制提供了經驗借鑑。
如何實現高質量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大家認為,不僅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還要堅持以區域重大戰略為引領,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連接貫通並輻射帶動東中西、南北方協調發展,這是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系統的必然要求。
全國7大區域、14家省市規劃院參與此次研討。分別為上海復旦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寧波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武漢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貴州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西安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瀋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