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 | 明白消費拒絕被忽悠
iPhone 7都說要免費送無線耳機了,還死撐著用有線耳機是否太「情懷了」?雖說小獅子身邊很多人都習慣在坐車、跑步或者看書的時候用耳機聽音樂,卻少有朋友使用無線耳機的,細問之下答案讓小獅子噴飯,從「無線耳機是否太貴」、「無線輻射太大」、「無線耳機音質差」等等簡直要改變小獅子世界觀的理由真的很有必要開一期關於無線耳機的話題了。
——無線耳機價格很貴? 大把200元內的產品等著你!
無線耳機上市之初的確引發了很高的關注度,不過同無線鍵鼠比較類似的是無線耳機上市之初價格很貴,以至於關注無線耳機較早的消費者脆弱的內心裡給無線耳機打上了「買不起」的標籤,可人家主流無線鍵鼠套裝都被拉到了100元內,無線耳機這麼多年過去了,售價早已「親民」。
以京東為例,售價200元內的無線耳機數量超過6000個,品牌也基本覆蓋所有的主流品牌,在售價上已經同主流市場的有線耳機平齊,對大眾消費者而言絕對沒有購買壓力。
——無線耳機輻射大? 小到可以忽略的電磁輻射
關注IT設備輻射是件好事兒,可過猶不及的道理同樣值得重視。無線耳機無非是通過2.4G或藍牙傳輸音頻信號,其工作時的輻射相比接聽電話、微波爐等等設備的電磁輻射絕對是小到可以忽略,從人體健康的角度排斥無線耳機是非常不靠譜的。
小獅子囉嗦一句,很多有限耳機同時還具備FM天線功能,你確定它比無線耳機的輻射小?
——無線耳機音質差? 價格決定一切,聲音從來不便宜
音質、音效其實是一個蠻不好衡量的東西,上升到玄學的主觀體驗很難用簡單的好壞去評定,所以有關音質和音效的話題真的很難說,小獅子這裡也就從技術認知上談下,為何大家會習慣性地認為無線耳機音質差。
藍牙A2DP音頻傳輸有碼率的限制,高碼率的音頻就無法支持也就談不上音質了,編碼格式上也有硬性的要求。而對於2.4G無線耳機而言,信號串擾等等常見無線傳輸的影響基本也決定了無法和有線耳機競爭的現實。所以無線耳機給不少玩家都留下了音質差的認知,可除2.4G無線信號串擾問題不好解決外,藍牙模塊優劣和出廠調校,都能有效提升藍牙無線耳機的音質。
對於大多數普通用戶而言,無線耳機同有線耳機在音質上的細微差異其實很難分辨出來,尤其是200元以下成為首選的時候,無線和有線耳機的差異更小。
——藍牙是絕對主流 跑步就應該選擇無線耳機
2.4G無線信號串擾問題的確蠻尷尬的,這也讓藍牙成為無線耳機的主流。相比擠公車、飛機火車候車室等環境,跑步是人們使用無線耳機最貼合的場景,相比麻煩的有線耳機,自由的無線耳機絕對是跑步愛好者的最佳夥伴,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跑步場景下,耳機不但需要自由,更需要對汗漬、佩戴舒適感等多方面考量,相比音質,佩戴舒適感是運動耳機的核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無線耳機也不能太差,畢竟跑步會讓人們長時間使用耳機如果不能低音太轟或者高音太亮,過於冷靜的聲音讓人沒勁兒,High一點兒的聲音風格可讓跑步更「帶感」,可也會長時間刺激耳膜,很容易對耳朵健康造成傷害。
——怎樣的無線耳機適合我? 關注無線耳機的應用場景
佩戴舒適感和音質會是耳機類產品的重要選擇依據,可這類主觀的感受很難用一個相對標準化的選購技巧來評定,對於初接觸無線耳機的小夥伴而言,關注「怎樣的無線耳機更適合自己」以前,應該更多關注使用場景,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無線耳機。
對於在家裡或者辦公室環境下聽音樂、看電影的玩家而言,頭戴式無線耳機憑藉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性成為首選。
跑步等運動耳機則應選擇佩戴舒適且具有不錯防水設計的產品,尤其是產品重量,不能對運動造成負擔。
入耳式設計的無線耳機則擁有較大的應用適應性,無論是運動還是日常生活,都可以當做用戶日常伴侶。
——寫在最後:可貴的自由
無線耳機對小獅子而言,最大的吸引力在於自由,沒有線纜的束縛,不少小夥伴對有線耳機的適應仿佛當年對功能手機的適應一般,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或許體驗了無線耳機後,再也沒興趣用有線耳機了哦!無線IT設備的自由度會讓人依戀,而點ZAN也應該有習慣哦,小夥伴們,頂起!
編輯: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