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
眼角處總會發現有分泌物存在,
是的,這就是眼屎。
眼屎我們每個人都有,不過有時多有時少,有時幹有時稀。除了尷尬,眼屎還有一項特殊功能:健康晴雨表。
特別是現代快節奏生活,人們長時間埋頭電子屏幕,加之飲食及生活習慣的不規律,都容易滋生「不健康」的眼屎,所以更加要注意。
在我們的眼皮裡有一塊像軟骨一樣的東西叫做「瞼板」,在瞼板裡整齊有序地排列著許多瞼板腺,瞼板腺會分泌一種像油脂一樣的液體。
白天這些油脂對眼睛起保護作用。在人睡著的時候,眼睛一直關閉,而油脂仍然在分泌,這樣積累起來的油脂和灰塵以及淚水中的雜質混在一起,這樣第二天早上醒來就有了眼屎。
正常的眼屎是由眼淚、瞼板腺分泌的黏液等物質組成的。一當你發現它時,基本已呈乾燥的小顆粒狀,量少,不會引起眼部不適,不愛粘人,有時它自己不吭聲就跑掉了,很容易被人們忽視。
只有當你「病了」,眼屎才會突然增多,且伴隨性狀改變。
急性過敏性結膜炎病人常出現一種黏稠白色絲狀物質,與膠水性狀十分相似,患者可能還會伴有異物感、眼癢等症狀。
尤其當兒童患上過敏性結膜炎,清晨醒來時,孩子常說可以從眼睛裡拉出絲來,往往就是黏性分泌物,家長需要特別注意了!
1、洗頭、洗臉時儘量保護好眼睛,避免其受到刺激。
2、飲食上避免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海產品等,這些食物也可能使眼睛發生或加重過敏反應。
3、抗過敏的眼藥通常含有激素,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尤其不要亂用抗菌素和抗病毒的眼藥水。
4、千萬不要熱敷,會加重眼睛的刺癢症狀。
眼部分泌物像清水一樣,比較稀,則要懷疑是不是病毒感染,比如感冒時鼻黏膜和結膜受到感染,造成反射性的分泌物增多。
兒童由於鼻梁骨發育尚未完全,部分孩子可能有內眥贅皮,伴有倒睫,常引起眼部刺激症狀,並有水性分泌物增多。
老年人若眼瞼位置異常,如瞼內翻、瞼外翻等,也會引起水樣分泌物增多。
另外,如果之前得過病毒性結膜炎,病毒會潛伏下來,一旦逮住機會(身體抵抗力下降時),便乘虛而入,導致復發。
1、避免過度勞累或熬夜;
2、不要外出照太多陽光,避免紫外線或是空氣中的細菌引起病毒復發;
3、兒童和老人如出現水樣分泌物增多,應及時到醫院眼科問診,看是否有倒睫、眼瞼內翻等異常,由醫生來決定是否手術治療。
細菌性結膜炎派來的膿性分泌物很「粘人」,還喜歡「拉幫結派」,早晨醒來睫毛被一大幫黃白色「眼屎」糊住,連睜眼都很困難。
眼睛灼熱、刺痛、有異物感,白眼球也變得非常紅。
日常生活中,手可能會接觸到各種細菌,如大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如不勤洗手,揉眼睛時就會令眼球受到感染,引起細菌性結膜炎,產生膿性分泌物。
1、別用手揉眼睛。
2、勤洗手,勤剪指甲。
3、毛巾、臉盆、枕頭等要經常煮沸消毒或陽光下曝曬。
4、為防止傳染他人,儘量不讓別人幫忙滴眼藥水,也不要和別人共用眼藥水。
5、規律使用醫生開的抗生素眼藥水。
6、眼睛有灼熱、刺痛感時,可以冷敷雙眼來緩解症狀,用毛巾包裹著冰袋冷敷5-10分鐘即可。
乾眼症與淚液分泌過少、淚腺異常有關,這時候會出現畏光、容易流淚、眼睛有異物感,較少出現癢、紅腫。
如果分泌物很像螃蟹吐的泡沫,則可能是乾眼症的特徵,或是因條件致病菌引起(如莫拉氏桿菌,致病能力較強)。
乾眼症除了眼睛有泡沫樣的分泌物外,對電腦時間久還會有刺眼、眼睛酸澀等症狀。
1、有意識地多眨眼,使眼淚均勻分布在角膜結膜表面;
2、多吃富含維生素A/C/E的蔬果,如胡蘿蔔、芒果、菠菜、豆類、檸檬等;
3、每天可熱敷眼睛1~2次,每次10分鐘。
4、做好防曬工作,外出可戴防紫外線太陽鏡。
如果你有嚴重過敏或整天盯著電腦,揉眼睛可能是你的習慣動作。這個動作能刺激迷走神經,減緩心跳、緩解壓力。然而,總揉眼睛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損害。美國《讀者文摘》雜誌網站盤點了揉眼睛的7個不良後果。
1.患上嚴重眼病。角膜組織受到摩擦會變薄、變形,甚至變得更接近於圓錐形。如果損傷嚴重,可能需要進行角膜移植。
2.角膜潰瘍。眼睛裡落入灰塵或睫毛會產生刺激,讓人做出揉眼睛的動作,但這會使情況更糟,有可能擦傷角膜。通常一兩天內就會痊癒,但如不加以治療,可能會導致潰瘍。用純淨水或生理鹽水衝洗眼睛是最佳方法。
3.加重青光眼。如果你已患有青光眼,摩擦可能會讓情況更糟。青光眼是由於眼內液體積聚引起的,會損害視神經並最終導致失明。揉眼睛會擾亂血液回流,可能導致神經受損和永久性視力喪失。
4.加重近視。美國眼科學會的研究發現,近視眼的人長期揉眼睛會導致視力進一步退化。
5.造成感染。不論你洗手或消毒多勤,手仍能沾上數千種細菌。用手觸摸眼睛會轉移細菌,從而導致結膜炎。
6.眼皮鬆弛。揉眼睛不僅僅會傷到眼球,還會使眼皮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失去彈性。
7.眼睛充血和黑眼圈。如果你用力揉眼睛,可能導致眼內細小血管破裂。這會引起眼睛充血,血液流向周圍組織,導致黑眼圈的形成。
看電腦、手機多了,眼睛是不是有點累了?視力是不是有點下降了?介紹幾個可快速、有效緩解眼睛各種不適症狀的「小動作」。
眼睛疲勞是眼睛最容易出現的問題。看書、看電視、玩電腦等用眼時間過長,或沒有好好的休息,眼睛就會處於疲勞狀態。這時,會感覺眼睛酸、脹或癢,閉上眼睛,這種感覺更加明顯,甚至還伴有流眼淚或視物模糊等。
這時可掐壓大拇指上的三個相鄰穴位,分別是明眼穴、鳳眼穴和大空骨穴。此三穴為經外奇穴,分別位於大拇指的指甲後方關節橈側、中間和尺側。
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夾住另一手大拇指,以指甲分別對這三個穴位予以刺激,以略微感到疼痛的力度掐壓,反覆10次。
本法有提神醒腦的功效,可達到快速有效緩解眼睛疲勞的目的。
中醫認為,頭部是五官和中樞神經的所在。在梳理頭髮的同時,能夠加強對頭部太陽穴、百會穴、風池穴、風府穴、通天穴等穴位的摩擦和刺激,可達到疏通頭部及全身的經絡,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的目的。
把雙手當成梳子,五指微屈,以指腹接觸頭皮,力度稍大,從前額到枕後、顳側及頭頂來回做梳頭動作,以此對頭皮進行梳理摩擦,直至頭部皮膚有溫熱感為止。
別小看這個小動作,它不僅能滋養發質,堅固髮根,減少脫髮,醒腦提神,而且還有止痛明目,緩解頭痛和預防感冒的作用。
人的耳朵上穴位眾多,它關聯著五臟六腑,經常對耳穴進行按摩,不僅可以治療失眠,還能有效地保護視力。
方法一:用拇指和食指對耳垂進行下拉、上提、拿捏和按揉,至耳垂皮膚發熱為止。
方法二:用拇指和食指沿著耳輪由下向上,由外向裡,慢慢揉捏、點壓,動作宜輕柔緩慢,直至耳朵溫熱為止。
方法三: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耳朵最裡側,反覆上下摩擦搓揉,至耳朵發熱為止。
以上三種方法都是通過拿捏、搓揉或牽拉等對耳部的各個穴位起到摩擦和刺激作用。不僅能有效地明目提神,還能很好的治療頭暈頭痛及耳鳴等症。
每天工作、生活忙個不停
加班、熬夜是常態,身體早已透支
自測一下你的眼屎還正常嗎?
綜合整理自健康之路、大專家和眼健康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