蜷川實花擅以濃鬱絢麗的色彩塑造夢幻般的世界,最近,這位著名日本攝影師以此前從未公開的黑白自拍像向人們展現了「接近於原生的,毫無戒備的的自我」。
蜷川實花——跨界於藝術、時尚與電影間的著名日本攝影師,擅以濃鬱絢麗的色彩塑造夢幻般的世界。花與金魚是蜷川實花最喜愛的拍攝主題之一。她偏愛怒放的豔麗鮮花,而非含苞待放的花蕾或是即將枯萎的花朵。盛放的鮮花在她的鏡頭下顯得極其濃烈瑰麗,幾乎溢出畫面;其鏡頭中的金魚則美麗卻脆弱。這兩個美豔卻易逝的形象,令人聯想到典型的日本哲學精神——在有限的生命中將自己綻放到極致。
蜷川實花拍攝的花與金魚
也正是這種對極致之美的捕捉使蜷川實花受到時尚品牌與媒體的喜愛,她長期為日本版《VOGUE》、《ELLE》等雜誌拍攝作品,並與CLINE、植村秀等時尚品牌數次合作。迄今為止,蜷川實花已經出版了約90本書,其執導的第一部電影《花魁》(Sakuran),因充滿浮世繪風格的瑰麗視覺效果而廣受好評,成為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和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特別項目。
甚少人知的是,在人們所熟悉的濃烈「蜷川色」之外,蜷川實花最初的作品其實是以黑白膠片開始的。與耀眼的生命形成鮮明對照的變形、停滯、枯萎甚至死亡也是其關注的主題。正在東京原美術館舉辦的展覽「蜷川實花:自我形象」(Mika Ninagawa:Self-image)展出了約150幅此前從未公開的作品,包括一系列黑白自拍像。蜷川實花將這組「自我形象」形容為:「接近於原生的,毫無戒備的自我。」
《黑色》(noir,2010年)
這組作品體現了她對不斷變化著的環境與社會的看法和解讀。她在其同名出版物中寫下這樣的句子:
「如果近看,我們將看見生命與死亡充滿了壓抑
色彩滿溢著黑暗,黑暗潛伏於色彩之中
我們的食物由各種死屍組成
花朵在走向死亡的途中綻放
寵物仍被囚禁在它們的牢籠之中
今天,生命在肆意的放任中出生
並一天一天走向死亡
這也是燦爛而輝煌的
來吧,
我將在每個寒冷一天中綻放到極致」
《種一棵樹》(PLANT A TREE,2011年)
《種一棵樹》(PLANT A TREE,2011年)
在2010年的春天,蜷川實花沿著東京目黑河以一種幾近瘋狂的方式拍攝盛開的櫻花。這些圖像體現了攝影的基本點之一——捕捉最輝煌的瞬間。蜷川對這組作品評論道:
「這本書中的照片都是關於目黑河畔盛開的櫻花的,我在一個春天的3個小時內拍攝了所有這些照片。這些照片只能在那一天中拍攝,而這些櫻花也只能在那一瞬間被記錄。」
儘管蜷川實花一直沒有停止拍攝自拍像,但這組自拍作品多年以來都沒有向公眾公開。與醒目的「蜷川色」不同,這組自拍像的大多都是黑白的,捕捉了蜷川實花毫無戒備的最真實狀態。在《自我形象:橡子在風中掉落的聲音》一書中,蜷川實花的父親,日本電影導演及話劇泰鬥蜷川幸雄寫道:
「我合上蜷川實花的展覽『自我形象』的畫冊小樣,鞦韆在院子的一角隨風搖晃著,蜷川小時候曾在上面玩耍。我試著將我孩子的內心世界與身體輕輕推入遙遠的背景中。」
《無題》(Untitled,8'38'',2015年)現場效果
這組三屏錄像裝置由蜷川實花與著名音樂人涉谷慶一郎和聲音藝術家Evala合作而成,以持續變化著的多重聲音和蜷川拍攝的影像構建了一個聽覺與視覺複合的感官世界。
(來源:藝術新聞中文版 撰文/F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