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跟有些人聊天,感覺很有趣,就會喜歡並享受兩人的對話;而跟有些人聊天則感覺很無聊,恨不得儘快結束對話。雖然我們不能控制對方怎樣說話,卻能讓自己不要成為無趣的人,這就使得會說話變得越來越重要,並為成功社交奠定了關鍵的基礎。
不難發現優秀的訪談節目主持人大都具有十分強大的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被視為社交中的重要能力之一。最近給我印象深刻的是阿米爾.汗主持的《真相訪談》,節目討論的都是印度民生話題,關乎一系列令人心酸的事實,在訪談過程中,阿米爾.汗的每次認真傾聽、眼神交流、眼淚盈眶和心痛的表情都讓我感覺他是真心關心這些問題,達到了共情。
當然訪談節目主持人往往是傾聽的成分更多,他們的提問緊扣話題和被訪者,不用過多涉及自身,而在日常社交中,我們想促成有趣的對話,除了傾聽更要會說話,會說話的人一般表現為對他人說的話有濃厚的興趣,且懂得拿捏自己說話的程度,做到理解和換位思考。
會說話更像是一項技能,既然是技能,當然可以通過學習來習得,《所謂會說話,就是會換位思考》的作者卡洛琳.塔格特說:「良好禮儀的精髓就是讓他人感到舒服,而一次好的談話的精髓就是讓對方感到有趣。」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教人如何做到以上兩點,成為一個會說話會換位思考的人。
對話可分為面對面對話和非面對面對話,本書對二者均有談及,著重探討的是面對面對話,相比非面對面對話,這要求更高,不過二者皆有跡可循,掌握各自的重點並加以學習和練習,對促成優質的對話頗有益處。
無論是面對面還是非面對面對話,作者提醒我們都需要做一些談話前的準備,以便隨後能開啟一場溫暖又有趣的談話。